時間:2019-11-13 09:07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趙凡
運輸模式– 直運和轉運相結合的模式
根據前期設備的更新迭代,銅陵市推出兩種運輸模式,第一種是直運模式,廚余垃圾和其他垃圾都采取直運模式。第二種是轉運加直運模式,廚余垃圾直運,其他垃圾轉運。
在決定采用哪種運輸模式之前,需要對收集中轉設施的配置情況進行調研。陳敬喜以人民社區為例對設施配置需求進行測算。首先,我們對人民社區的高層建筑數量、棟低層建筑數量、物業狀況、每天垃圾產生量、中轉站布局、定時定點投放點等都進行了統籌的考慮和考量,然后制定整個配置計劃:配置定時定點投放點40個,四分類垃圾桶200個,7輛電動短途駁運車,其他垃圾車2輛,廚余垃圾車1輛。
接下來,陳敬喜重點介紹了直運模式。通過前期細致調研工作,我們對各個小區的垃圾量進行了統計分析,得出的結論是干濕垃圾的比例為7:3,于是,配套相應的車輛,在各個小區有一個集中交付點,進行一個串聯的收集,這就是其他垃圾的直運模式。
其他垃圾的直運模式
廚余垃圾收運路線規劃,對垃圾量進行核算,配備相應的車輛,單趟運距是35公里。廚余垃圾我們實際上是實行叫公交式模式,即按點停靠。因為小區的道路比較狹窄,廚余垃圾車一般沒有辦法進小區,所以只能在小區的外面設置集中交付點。前端居民定時定點投放的,廚余垃圾的收運也是定時定點的,物業在規定時間把垃圾拉過去,車輛按點停靠,按線運行,定時定點收集,這就是廚余垃圾的直運模式。
廚余垃圾收運路線規劃
廚余垃圾桶車對接示意圖
下圖為廚余垃圾桶車對接示意圖,居民定時定點投放,定時全程密封運輸至集中交付點,后裝壓縮車對接。
下圖為其他垃圾和廚余垃圾分類收集、運輸示意圖,廚余垃圾是直運的方式,其他垃圾與干垃圾采取分類收集,轉運和直運相結合的這種模式。
垃圾分類新政下的銅陵市收運處置全景圖
垃圾分類收集運輸是垃圾管理理念、認知的升級,更是一場環衛作業模式的革命。垃圾分類收集運輸全鏈條很長,需要鏈條上的每一個環節上的人在認知上和理念上都有一個新的升級。第二,清潔直運是中小城市垃圾分類收集運輸的較優模式。銅陵目前有兩條廚余垃圾的直運路線,既可以提高效率,又避免混裝混運,同時也解決一部分垃圾中轉站的鄰避效應。另外,關停并轉的中轉站可以改造為廚余垃圾的交付點,也可以改造為環衛工人電動車的充電點。第三,清潔直運需要精細管理,嚴格的流程管控。銅陵市有三百多個物業公司,管控著各個小區,他們需要定時定點把廚余垃圾運到集中交付點,這就需要有精細化的管理和嚴格的流程管控。第四,垃圾分類收集運輸模式的重構,實質是利益和分工的調整。特別利益這一塊,前端要求物業公司要配備相應的車輛,要重新調配相應的人員,對物業公司來講,觸碰的利益很大,相關部門協調的時候困難很大。
相關閱讀: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