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11-13 09:07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趙凡
作為全國首批26個垃圾分類試點城市、全國46個垃圾分類重點城市和全國11個“無廢城市”試點城市之一,安徽銅陵是國內垃圾分類起步最早的城市之一。銅陵已經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垃圾收運體系,在由E20環境平臺主辦的“2019(第二屆)環衛一體化高峰論壇”上,銅陵市城管局副局長陳敬喜以銅陵市垃圾收運體系的重構為切入點,與與會嘉賓分享了自己對垃圾收運的思考和探索。
陳敬喜
作為生活垃圾分類和無廢城市雙試點城市,銅陵市非常關注垃圾分類收集和分類運輸。銅陵市主要是從兩方面著手,一方面,聚焦宣傳引導居民,另一方面,聚焦建設一個真正適合銅陵市的垃圾分類收運體系。對標銅陵市的分類收集和分類運輸的需求,目前,銅陵市已形成重構垃圾收運體系路線圖。
重構垃圾收運體系路線圖,首先,要開展基礎調研,對整個現狀進行分析,以問題為導向,提出整體的解決方案。最終要實現垃圾的精準分類收集和分類運輸,“精準”不僅是時間上的精準,還有空間上的精準。
之后,對收運體系進行了評估,一共四個指標:設施的完備性、布局的合理性、模式的實效性,作業的環保性。
接著,就是方案的制定。垃圾收集轉運體系方案制定要重點考慮六個方面:環衛規劃、處置設施、收集設備、收運路線時間、運輸車輛、中轉設施。銅陵市做了“2016-2030年的環衛規劃”,收運體系要根據規劃發展的趨勢,對方案做很好的銜接,不斷優化調整,能達到運轉順暢。
銅陵市垃圾收運體系現狀
收集運輸方式
銅陵市垃圾收集運輸方式
銅陵市采取的是混合垃圾的收集運輸方式,居民將垃圾投入到垃圾桶,之后,小區保潔人員將混合垃圾倒入人力板車或三輪車,運送到中轉站或拉臂車池,然后,轉運車輛再運送至焚燒廠。實際上,這種混合垃圾的收集運輸方式存在很多問題,例如,前端辛辛苦苦將垃圾分類,到后端運輸階段根本沒有相應的分類設施進行分類運輸。
環衛設施布局
再看環衛設施布局,銅陵市中部片區環衛設施密集,北部片區設施稀少。銅陵是丘陵城市,目前,中部片區人口比較密集,很多中轉設施、環衛設施都是開發商小區配套建設的,但是比較小,比較散,而且它的服務半徑只有三百米到五百米。北部片區是新城區,將來的人流物流全部都要向北部新區集中,北部片區設施比較少,但是比較先進。
收集/中轉設備
銅陵市的很多前端收集、中轉設備都非常簡陋,只有部分設施是能夠滿足環衛設施分類收集運輸的要求。銅陵市的很多垃圾中轉站都是可以水平移動的箱子,它的容積率、壓縮比都非常低,老化也比較嚴重。也就是說,收集/中轉設備也存在很多問題。
運輸車輛
銅陵市的垃圾運輸車輛也存在很多不足,還有一部分車輛是國三標準,而根據排放標準,國三車輛是必須要強制報廢的。
解決方案:重構收運體系實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的計劃安排
三年內,銅陵市計劃關閉全部拉臂車點和部分中轉站,改造提升中轉站。此外,還要對車輛要進行更新迭代,重點配備直運后裝壓縮車。同時,規劃廚余垃圾收運交付點、收運路線和時間,協調物業和環衛收運隊伍的對接。遠期來看,銅陵市將實現清潔直運為主,兼具集中轉運,設施設備機械化、密封化、信息化,最后達到智慧環衛。
合并優化站點,升級改造
“銅陵市將對圖中一些黑色的箭頭區域進行整合優化,要對這些進行關閉,同時要把這些垃圾分到周邊相應的站點,目前整個轉運量比較小,我們對它進行升級改造,目前中轉站比較陳舊,比較落后,老百姓投訴比較多,特別是除臭、防塵,升級改造的時候把這些功能配置配進去?!标惥聪步榻B道。
建設更新場站設施
更新場站設施計劃
銅陵市計劃全部淘汰人力板車和沒有經過密封的小板車、垃圾桶等,新的垃圾桶、轉運設備的顏色、規格等完全按照標準配備。對散亂的垃圾桶配備,銅陵市已經印發了相關方案,要建設集中投放點,在全市要建1100個集中投放點。同時,一些生活垃圾中轉站也要進行改造,改成相對智能水平移動的智能壓縮箱。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