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10-29 09:16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劉琪
(2)環境效益
解決了作業主體多元問題,精細化作業模式,著力形成環衛一體化專業標桿。按照“一體化、全覆蓋”的要求,將原分散在住建、水務、交通、園林、環衛、街道等部門的保潔職責全部打包整合,形成“一攬子”項目。環衛作業覆蓋面在原基礎上,向外延伸到道路紅線以外的建筑物墻面,達到了“墻到墻”,一舉實現了“一把掃帚掃到邊”。解決環衛突發狀況問題,針對各種極端天氣與特殊時期應急保障,優化作業管理。對霧霾天氣、空氣粉塵場所適時出動多功能抑塵車,將漂浮在空氣中的污染顆粒物迅速逼降地面,凈化空氣;對暴雪天氣,在路口、橋面及時噴灑專業配置除雪劑,有效防止路面結冰,“雪停路凈”全面保障人民群眾安全出行;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關鍵時期,有效保障創文創衛工作。
解決環衛技術落后問題,通過技術革新,不斷提高綜合作業能力。京宿環境公司根據宿遷環衛作業的特點有效創新技術15項,通過“互聯網+”信息技術手段,與當地城管局“專線”對接,建立智能調度管理平臺,實行北斗+GPS和基站三模定位方式,能夠綜合評估、檢測作業情況,快速響應、調度和處理應急衛生保障問題,工作效率大幅度提升。
圖 8 宿遷市區環衛保潔市場化PPP項目
12.鄭州市經開區環衛市場化服務項目
概況
鄭州市經開區環衛市場化服務項目于2017年3月正式運營,目前服務范圍為鄭州市經開區107國道以西(含)、機場高速以東、隴海鐵路以南、經南九路以北區域,作業范圍內道路面積約320萬平方米,綠化面積約226萬平方米、門前區域約39萬平方米、公廁27座,提供市政道路清掃保潔、門前五包管理、綠化養護、公廁管理、道路垃圾清運及道路兩側城市立面的清理和保潔等項目。
該項目涉及道路50余條,要求主次干道機械化清掃率達到100%,主要道路衛生質量達到“雙五標準”,即:每平方米地面浮塵不超過5克,地面垃圾滯留時間不超過5分鐘。目前項目部已投入大中型作業車輛171臺,現擁有員工1500余名(管理人員30名、保潔人員1300余名、司機105名、公廁人員53名)。
2017年初,通過公開招標確定傲藍得為鄭州市經開環衛市場化服務的中標單位,服務期一年,之后兩年為續簽合同。
項目亮點
作為典型城市項目,經開項目主次干道清掃保潔全部實現機械化,機械化清掃率達到100%,主次干道施行深度保潔、聯合清洗和精準揚塵的作業模式,主次道路衛生質量達到“雙五標準”,在背街小巷、人行道等采用人機結合的無死角作業模式,同時依托智慧環衛管理平臺,形成動態智能化精益作業調度的閉環管理體系。
1. 機動車道:采用“一沖二洗三噴霧”的作業模式
2. 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人掃機收、機掃機收、人機聯合”作業模式
3. 秋季落葉:“吹、掃、運”工藝
4. 冬季除雪:“鏟、掃、運”工藝
經開項目屬國家中心城市的核心區,作業標準較高,周邊小區、工廠集中,建筑工地較多,路邊停車波峰期明顯。針對該項目標準要求高、管理難度大的特點,鄭州傲藍得環保科技有限公司采取“一路一策”精細化打造實施策略,根據不同路況量身定制“道路分級+場景+標準+方法”聯動一體的項目組合打造方式,滿足精細化管理標準。
經過兩年多時間的運營,經開區項目成效顯著,2016-2018年連續三年獲得河南省清洗保潔優秀示范項目、優秀環衛服務單位、度清除冰雪“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鄭州電視臺對項目“雙五標準”精細化作業進行專題報道,受到政府和居民的一致好評。
實施效果
(1)社會效益
經開項目共聘用環衛工1500余人,其中90%以上為當地城中村閑散勞動力,實現了就地就近就業,每人每月發放工資2000元左右,年收入兩萬余元,解決了當地閑散勞動力的就業問題,緩解了政府壓力。
(2)環境效益
鄭州市經開項目主次干道實現百分百的機械化清掃率,達到“以克論凈”質量標準,有效抑制了道路揚塵,減少垃圾二次污染,減少大氣污染排放,市民生活環境得到了顯著改善,得到了政府和市民的一致認可。
(3)經濟效益
引入社會資本、緩解政府財政壓力,減少一次性投入。
圖 9 鄭州市經開區環衛市場化服務項目
13.中環潔沈陽環信項目環境衛生管理與創新發展示范案例
概況
公司主要負責轄區內街路、非物業小區、廣場、綠地、鐵路沿線、水體的保潔工作;立面保潔;轉運站管理及垃圾清運;公廁管理和清掏;冬季除運雪等環衛服務。本項目區域總面積約50平方公里,作業面積分別為:街路總面積600余萬平方米、非物業小區保潔面積280余萬平方米、廣場綠地總面積約4萬平方米、鐵路沿線約16公里。項目包含環衛設施主要有垃圾轉運站17座、公廁30座。
項目亮點
編輯:陳偉浩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