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10-28 09:32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李少甫
近日,財政部經濟建設司網站發布財政部就全國人大代表王毅在今年全國兩會上提出的“關于保障垃圾處理產業健康穩定發展的建議”作出答復?!洞饛汀芬唤浌_迅速引發行業熱議,在此,E20研究院對垃圾焚燒發電補貼政策進行了梳理,對此次事件進行了深度解讀。
近日,財政部公布了一份全國人大建議的答復,其中關于對垃圾發電項目予以補貼的問題,《答復》說,“經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行業協會等方面認真研究,一方面,我們擬對已有項目延續現有補貼政策;另一方面,考慮到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效率低、生態效益欠佳等情況,將逐步減少新增項目納入補貼范圍的比例,引導通過垃圾處理費等市場化方式對垃圾焚燒發電產業予以支持。另外《答復》中提到,“下一步,我們擬對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助政策進行調整,放開目錄管理,由電網企業直接確認符合補貼要求的項目及對應補貼金額?!?p style="text-indent: 2em;">《答復》一經公開迅速引發行業熱議,E20研究院對垃圾焚燒發電補貼政策進行梳理,對此次事件進行深度解讀。
摘要
①可再生能源補貼作為能源政策在調整能源結構中具有重大歷史意義,其主要目的是為了實現“2020、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分別達到15%、20%的能源發展戰略目標,進一步促進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加快對化石能源的替代進程”的戰略目標。
②多部法規確認垃圾焚燒發電是可再生能源,作為進入“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指導目錄”的垃圾焚燒發電,獲得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貼合情合理。
③可再生能源法中已提及補貼可“根據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技術的發展適時調整”。這一點在風電和光伏方面已經得到證實,對現在或未來可能的垃圾焚燒補貼退坡并不應感到意外。
④可能的退坡方式有4:1調整標桿電價;2國補變省補;3由電網企業直接核定補貼對象和金額,國家調整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以補貼電網企業;4轉由市場解決(處理費);
⑤補貼退坡存在的問題:
1調整標桿電價方式最直接,減少部分國補份額,對企業的影響(/噸)≈280*退坡量;
2省補或市補相較于國補,法律力度降低,不確定性上升;
3電網企業直接核定補貼需要核定標準,目前尚未出臺,有政策不確定性;
4轉處理費,相當于支付主體由國家基金調整至省、市甚至縣級財政,存在支付風險
另外,如國補全部取消,處理費需上調50元左右,實施存在不確定性。
⑥結論:此次財政部經建司的《答復》中部分陳述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誤導性。垃圾焚燒發電屬于國家支持發展的可再生能源。但與同屬于可再生能源的風電和光伏發電存在一定區別,目前來看尚不具備充分的補貼退坡條件。但在一定時間,技術充分發展、相關政策及市場充分完善后,酌情減少或取消具有合法性、合理性和操作性。
正文
1.能源結構
《答復》中提到“在固定電價補貼政策支持下,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行業快速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為調整能源結構做出了突出貢獻”以及“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貼政策屬于能源政策,設立目的是解決能源結構問題”。
我國目前的能源結構中過度依賴以煤炭為主的化石能源,可持續發展水平較低。因此,為了促進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增加能源供應,改善能源結構,保障能源安全,保護環境,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我國在2005年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后于2009年12月進行修訂)?!犊稍偕茉捶ā返诎藯l:“國務院能源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根據全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中長期總量目標和可再生能源技術發展狀況,編制全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規劃,報國務院批準后實施。”
按照《可再生能源法》要求,國家發改委牽頭出臺了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在2016年公布的《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提出“實現2020、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分別達到15%、20%的能源發展戰略目標,進一步促進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加快對化石能源的替代進程”,這便是《答復》中提到的“能源結構”問題。
2.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法》中明確可再生能源是指風能、太陽能、水能、生物質能、地熱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
《可再生能源法》第十條:“國務院能源主管部門根據全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規劃,制定、公布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指導目錄?!?p style="text-indent: 2em;">國家發展改革委2005年11月發布《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指導目錄》(發改能源[2005]2517)。其中第62項明確“城市固體垃圾發電(包括燃燒發電和填埋場沼氣發電)”為可再生能源。
《電網企業全額收購可再生能源電量監管辦法》(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令第25號)(2007)第二條“生物質發電包括農林廢棄物直接燃燒發電、農林廢棄物氣化發電、垃圾焚燒發電、垃圾填埋氣發電、沼氣發電。”
3.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貼政策
根據《可再生能源法》第十四條,對于納入《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指導目錄》的項目,國家實行可再生能源發電全額保障性收購制度。
根據《可再生能源法》第二十四條,國家財政設立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資金來源包括國家財政年度安排的專項資金和依法征收的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收入等。
編輯:程彩云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