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7-03 17:56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丁寧、潘功
本次發改委對綠色發展價格的指導意見中再度明確要建立健全城鎮生活垃圾處理收費機制,并提出“補償成本”、“合理盈利”的收費標準,對于我國大部分地區長達數十年未改變的垃圾處理費提供了及時、合理的調整思路。
鼓勵各地創新垃圾處理收費模式,提高收繳率,一方面鼓勵各地環衛部門積極創新,通過收費方式的改變解決“收不上來”的難題,另一方面也體現了互聯網時代便民服務的要求。在群眾“只跑一次”、“無紙化辦公”的倡導下,便捷的垃圾收費將更易于被廣大接受。而隨著環衛市場化大潮的涌起,智慧環衛的發展已經走上新的高度,在新時代背景下我們面臨著怎樣的垃圾分類和收費新機遇,也成為了行業熱議的焦點之一。E20環境平臺主辦的首屆環衛一體化高峰論壇將于2018年7月12-13日在福州舉辦,論壇將以“智慧一體化 環衛新征程”為主題,誠邀政學企各界人士共話垃圾分類,為全面推進垃圾分類,落實收費機制改革出謀劃策。
此外,文件還提到“鼓勵各地制定促進垃圾協同處理的綜合性配套政策,支持水泥、有機肥等企業參與垃圾資源化利用”,在鼓勵垃圾分類的行業東風下,這一提議對居民分出的廚余垃圾、餐館等非居民單位產生的餐廚垃圾、農貿市場等產生的菜場等易腐垃圾的“去路”提出了明確建議。過去長期以來前端垃圾分類與后端分類處理的銜接往往由于經濟利益驅動,被地溝油、垃圾豬等非法利益鏈攔截,由于配套政策缺失,多數餐廚、低價值可回收垃圾等處理企業面臨著難以為繼的運營困境。通過因地制宜的協同處理配套政策進一步跟進,垃圾前端的分類投放與末端的分類處理將銜接有望。
原文:
(二)完善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和減量化激勵機制。積極推進城鎮生活垃圾處理收費方式改革,對非居民用戶推行垃圾計量收費,并實行分類垃圾與混合垃圾差別化收費等政策,提高混合垃圾收費標準;對具備條件的居民用戶,實行計量收費和差別化收費,加快推進垃圾分類。鼓勵城鎮生活垃圾收集、運輸、處理市場化運營,已經形成充分競爭的環節,實行雙方協商定價。
E20研究院解讀:
本《意見》為目前各省實踐探索中的垃圾收費機制提供了明確的設計思路。
根據收費對象的性質不同,將居民和非居民端收費加以區分對待。
大多數城市的經驗證明,在收費機制的制定和推廣過程中,針對非居民單位的收費機制之于居民端更加簡單可行,實操性強,因而鼓勵對非居民單位全面推行垃圾計量收費,直接體現“多污染、多付費”的原則。此外,作為促進垃圾分類的經濟手段,為培養非居民單位垃圾分類意識,提高資源化水平,鼓勵對分類垃圾與混合垃圾實行差別化收費,通過經濟刺激倒逼垃圾分類。
對于居民單位的垃圾收費機制則相對復雜,不可一蹴而就。原則上鼓勵計量收費,但具體方案仍需結合各地實際情況確立,“一刀切”的政策不可取。面對不同類別垃圾、不同地區居民等錯綜復雜的收費情況,智慧環衛技術手段的采用有望成為“解藥”。對于居民征收垃圾處理費,一方面是為了培養“污染者付費”的意識,將垃圾處理費從完全的“政府買單”變為“使用者付費+政府適度補貼”這種更為合理健康的模式;另一方面則是希望通過收費來鼓勵居民減少不必要的浪費,提高源頭減量化程度,而差別化收費標準則鼓勵其積極參與垃圾分類。
此外,在垃圾處理費的定性方面,本《意見》指出“鼓勵城鎮生活垃圾收集、運輸、處理市場化運營,已經形成充分競爭的環節,實行雙方協商定價”。
上海城投集團有限公司戰略企劃部高級主管王強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明確指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正處于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已進入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的攻堅期,也到了有條件有能力解決生態環境領域突出問題的窗口期,另外,克強總理近年來一直強調放管服,減少政府收費。環境問題和水務問題一樣,也是存在政府、企業和公眾用戶三方面的關系,這是三方共同的責任,要明確三方的責任邊界。《意見》出臺,傳統的將生活垃圾完全由政府托底保障的認識會逐步得到糾正,況且地方政府也受制于財政壓力或債務限制,必須建立使用者或污染者付費的價格機制才能促使三方共同努力解決環境問題。王強認為,垃圾處理費發展的趨勢已經非常明確,目前我國已經不再是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明確有力的頂層設計,對未來各項配套機制的設計至關重要。與此同時,還要進一步推動環衛市場化,向集團化、高端化邁進。城鎮生活垃圾全流程交由市場運作后,有兩大優勢將會凸顯:1)使用者/污染者付費的原則得到體現,通過經濟手段對使用者和污染者的行為加以約束,通過企業運作提高效率; 2)從根本上解決基礎設施規模擴大以后的資金問題,以用戶付費為主,政府補貼為輔,明確用戶付費和政府補貼的邊界。補貼為前補貼,僅為輔助作用,主要是靠市場化的價格機制。
原文:
(三)探索建立農村垃圾處理收費制度。在已實行垃圾處理制度的農村地區,建立農村垃圾處理收費制度,綜合考慮當地經濟發展水平、農戶承受能力、垃圾處理成本等因素,合理確定收費標準,促進鄉村環境改善。
(四)完善危險廢物處置收費機制。按照補償危險廢物收集、運輸、貯存和處置成本并合理盈利的原則,制定和調整危險廢物處置收費標準,提高危險廢物處置能力。綜合考慮區域內醫療機構總量和結構、醫療廢物實際產生量及處理總成本等因素,合理核定醫療廢物處置定額、定量收費標準,收費方式由醫療廢物處置單位和醫療機構協商確定。加強工業危險廢物和社會源危險廢物處置成本調查,合理確定并動態調整收費標準;在確保危險廢物收集、運輸、貯存、處置全流程監控,違法違規行為可追溯的前提下,處置收費標準可由雙方協商確定。
E20研究院解讀:
針對垃圾收費中農村垃圾和有害垃圾兩個收費對象和收費主體相對特殊的類別,其收費標準、收費方式等需另行考慮。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