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2-03-20 14:40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李冬輝
目前我國城鎮生活垃圾年產量過億噸,約占世界垃圾總產量的20%左右,且每年以8%-9%的速度增長,我國正面臨垃圾圍城的嚴峻形勢,而生活垃圾收費是籌集垃圾處理經費的重要方式之一。目前在我國開征垃圾處理費的城市中,大多以定額收費方式為主,而這種收費的方式偏于簡單,征收率過低。因此近幾年來,陸續有地方城市采用了按水量收費的征收方式,提高垃圾處理費用的征收率,但是由于該類收費方式以用水量來衡量,同樣存在不可避免的缺點,如何做到垃圾收費的公平、全面、高效,仍需有關部門與地方政府在實踐中不斷的去探討、權衡。
定額收費仍為主流形式 按水量收費漸被地方采用
我國目前的生活垃圾收費方式主要是針對城市生活垃圾而言,其中城市居民為直接的收費群體,收費方式主要有定額收費、按水量收費和垃圾計量收費三種形式。在我國開征垃圾處理費的城市中,絕大多數采用定額收費方式。據了解,根據我國對2009年垃圾處理收費與支出情況的統計分析,全國有57.2%的設區城市出臺并實施了生活垃圾收費政策。在374個征收垃圾處理費的城市中,有369個采用定額收費的方式。而近幾年來,陸續有一部分城市采用了按水量征收垃圾處理費的方式,并且這種收費方式還持續不斷的被各地方采納。
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日前發布消息稱,擬將生活垃圾處理費由現行的按戶定額計收改為按水量收費,并擬于3月30日舉行價格聽證會。2011年,海口開始實行按水量征收垃圾處理費,居民0.49元/噸,機關事業單位0.33元/噸,電子工業0.29元/噸。另外新疆烏魯木齊、湖南邵陽、廣東惠州及中山等城市也在2005年以來陸續采用了該種收費方式,并且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據統計,自2005至今,廣東中山市居民生活垃圾處理費實際收繳率已達97%,而收費成本僅為1%。從這點看來,按水量消費從根本上解決了垃圾處理費收繳過程中的“收繳率低”和“收費成本高”的難題。
按水量收費仍存缺陷 還需各方考量
對于目前普遍實行的“按戶收費”制度,存在居民排放垃圾數量與其支付處理費用無關、無法體現丟垃圾者付費原則的缺陷,因而無法實現“垃圾減量”的激勵。為提高垃圾處理費征收普及率,越來越多的城市改革垃圾處理費收費模式,采用按水量征收辦法。但根據用水量收取垃圾處理費,同樣存在不可避免的缺點,水量征收垃圾費針對的是用水行為,而不是垃圾排放行為,用水量與垃圾產生量不存在必然的關系,如何權衡收費比例,實現收費公平性,按水量收費是否能夠作為定額收費向計量收費過渡的形式,仍需國家及各部門的協調,不斷完善收費體制,進而實現城市垃圾處理費收繳的公平公正。
相關鏈接:
定額收費:指以住戶(或個人)為收費單位,按統一的費率每年或每月征收垃圾處理費用。
按水量收費:是指采用“水消費量折算系數法”計收生活垃圾處理費的收費方式。“水消費系數”即每消費1噸水的社會經濟活動或生活過程所產生的生活垃圾量的比率。
計量收費:指以每戶(或個人)產生垃圾數量的多少征收垃圾處理費用,依據處理單位生活垃圾所需的費用作為收費標準的收費方法。
編輯:李冬輝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