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11-02 14:28
來源:中國人大網
作者:張德江
2017年11月1日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上,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做了關于檢查《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 環境防治法》實施情況的報告,報告中提到,檢查發現,我國對不同固體廢物的產生分布、利用處置、污染特性等方面的專項科學技術研究比較薄弱,專業平臺少,技術人員不足,科研經費投入不夠。利用處置固體廢物的標準規范體系不夠健全、技術水平偏低、技術儲備較少。傳統制造業升級改造急需的先進適用技術研發滯后,鋼渣、磷石膏、赤泥等一批難利用工業固體廢物治理關鍵技術研究不足。農業廢棄物處理技術集成不夠,亟待構建適合不同區域的綜合治理技術模式。垃圾滲濾液和污泥處理先進實用技術有待突破。危險廢物監管中存在鑒別單位少、鑒別過程長等問題,相關風險損害評估、事故預警應急、信息平臺建設等方面也有待加強等,全文如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建設生態文明、保護生態環境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內容,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美麗中國的時代選擇。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牢牢把握我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征,牢牢把握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從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高度,堅定不移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將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確定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強調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建設美麗中國,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貢獻。黨的十九大報告為我們做好新時代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深入貫徹落實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持把加強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作為履職盡責的重點方向,從立法和監督兩個方面持續發力,積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法治化、制度化。堅持用嚴格的法律制度保護生態環境,制定和修改環境保護法、大氣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海洋環境保護法、環境保護稅法等重要法律,正在認真審議土壤污染防治法,努力構建系統配置最嚴格的環境保護法律制度。同時,堅持問題導向,發揚“釘釘子”精神,扎實推進環境資源領域法律實施監督工作,已經檢查了6部法律實施情況,聽取審議了國務院7個專項報告;運用專題詢問、聽取審議整改落實情況報告、組織專題調研等方式加強跟蹤監督,全面推動環境保護法律制度有效實施。
防治固體廢物污染,與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密切相關,是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為全面檢查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以下簡稱“固廢法”)貫徹實施情況,推動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貫徹落實,推進環境質量改善,保障人民群眾健康,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于今年5月啟動開展“固廢法”執法檢查。現在,我代表執法檢查組向常委會作報告,請審議。
一、執法檢查總體情況
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監督工作計劃安排,全國人大環資委先后赴北京、河南等7個省市開展了前期調研工作,并詳細制訂了執法檢查工作方案。全國人大常委會專門成立了“固廢法”執法檢查組,我擔任組長,陳昌智、沈躍躍、張平、艾力更˙依明巴海副委員長和環資委陸浩主任委員擔任副組長,成員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相關專門委員會組成人員和部分全國人大代表共48人組成。5月22日,執法檢查組召開了第一次全體會議,我主持會議并講話。陳昌智副委員長對這次執法檢查作了具體部署。王勇國務委員出席會議,環境保護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農業部、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土資源部、衛生計生委等8個部門的負責同志在會上作了工作匯報,商務部、交通運輸部、海關總署、質檢總局等4個部門提交了書面匯報材料,執法檢查組開展實地檢查的10個省(區、市)人大常委會負責同志和部分全國人大代表參加了會議。檢查組還邀請有關專家進行了專題講座。
這次執法檢查始終堅持問題導向,檢查內容包括:城鄉生活垃圾、工業固體廢物和農業廢棄物污染防治情況,危險廢物監管和進口固體廢物管理情況,垃圾分類等配套法規制度的制定和執行情況,固體廢物污染防治責任落實和監察執法情況,法律實施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對修改完善“固廢法”的意見和建議等。今年6月至8月,執法檢查組分為5個小組,由我和四位副委員長帶隊,分別赴陜西、湖南、山西、天津、浙江、廣西、江蘇、福建、上海、吉林等10個省(區、市)開展執法檢查工作,檢查組深入到33個地市(區),共召開22次座談會,聽取了地方政府和有關部門的匯報,實地查看了112個單位和項目。各執法檢查小組分別形成了分組報告。委托自查的其他21個省(區、市)人大常委會對本行政區域內“固廢法”實施情況進行了檢查,并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交了檢查報告。在匯總各方面情況后,執法檢查組形成了執法檢查報告稿。9月19日,我主持召開執法檢查組第二次全體會議,討論了執法檢查報告稿,聽取了國務院及有關部門的意見。
“固廢法”執法檢查是本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在環境保護領域監督工作的持續發力,也是今年監督工作的重點。整個工作規程都是按照執法檢查“六個環節”工作機制來設計和安排的,具體來說有幾個突出特點:一是執法檢查力度大、覆蓋面廣。委員長、副委員長親自帶隊赴地方檢查,多位常委會委員、專門委員會組成人員和人大代表參加,檢查地域覆蓋全國31個省(區、市)。二是突出問題導向、邊查邊改。檢查內容緊扣生活垃圾分類、畜禽養殖廢棄物處理和資源化、危險廢物監管和進口固體廢物管理等黨中央高度關注、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重點難點問題,深入研究、“對癥下藥”,推動解決問題、改進工作和法律實施。三是檢查方式多樣、扎實深入。執法檢查組采取定點檢查與隨機抽查相結合的方式,深入到固體廢物產生、收集、轉運、處理處置和監督管理一線,全面了解法律實施情況。還通過新聞媒體開展網上問卷調查,征求社會各界對執法檢查的意見和建議。四是監督與立法相結合、標本兼治。檢查組多次召開座談會,聽取國務院相關部門、地方政府、各級人大代表和基層執法人員的意見和建議。認真梳理、深入研究“固廢法”本身存在的與實際工作不適應、與其他法律不協調的問題,為法律修改完善打下良好基礎。
編輯:劉影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