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27 09:31
來源:E20環境平臺
作者:E20黨支部
黨的二十大,深刻影響所有產業的變革與發展,也必然拉開環境產業深入探索未來高質量發展戰略的大幕。
環境事業關系生態文明,環境產業是政策驅動性強的產業。作為智庫引領的環境領域縱深服務生態平臺,E20環境平臺已有22年歷史。認真領悟二十大精神,是E20環境平臺的職責和任務。
黨中央要求二十大的學習和講解要讓人民群眾“聽得懂,能領會,可落實”。E20黨支部是具有使命感的基層黨組織,支部定位為黨在環境產業的使者,黨在非公領域的幫手。認真學習二十大精神,成為E20黨支部進行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的自覺行動。基于此,E20黨支部第一時間組織企業員工對二十大精神進行了集體學習和專題解讀。
E20黨支部將相關學習的心得體會,系統整理成冊——《在中國式現代化的藍圖中探尋環境產業高質量之路》,其中既有對中國共產黨新時代大政方針的理解,也有對二十大之后環境產業方向的認識,還有對二十大以后民營經濟發展路徑的建議。
自2023年1月10日起,本網站將陸續推出系列心得體會總結。本文為系列第二十四篇。
工程性央企,通常指跨界而來的建筑類企業。在環境產業的規模拉動時代,即污水、垃圾BOT市場快速發展的時代,環境治理需求是點狀的,工程性央企以污水處理廠、垃圾焚燒廠建設為環境領域業務主要增長點。“十三五”時期,在“水十條”、“土十條”等政策文件的驅動下,環境治理進入了以效果為導向的系統性治理時代,環境治理需求是線性的、系統的,例如廠網河的系統性治理,循環產業園的統籌性治理。而“水十條”催生的水環境治理PPP項目的施工規模巨大和對墊資的高要求也給予工程性央企進入的契機。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項目是廠網河系統性項目,但對于工程性企業而言,仍然為多點工程的累積疊加,只有個別工程性央企通過項目經驗的積累,形成了以工程為基礎的系統性規劃建設及后端的運營服務模式的雛形。
二十大報告中明確釋放了系統施治信號,強調要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的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意味著系統施治時代正在到來。環境產業的單點治理需求釋放基本結束,多治理對象系統集成必然是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因而工程性央企的未來發展必然面臨著二次選擇,選擇其他建設市場需求正處于快速釋放期的領域,或繼續在環保領域、在系統施治的要求下,結合前期積累的項目經驗,發揮央企優勢,從施工企業升級為專業化、系統化的環境治理服務主體。
與其他環境治理服務主體相比,工程性央企具有區域面積大、工程體量大等獨特經驗,這也是此類央企之前在其他領域所積累的差異化優勢。借助前期經驗,發揮特有優勢,在系統施治的大趨勢下,提升對系統化的理解,提升對長效機制的理解,提升對環境產業商業模式的理解,擺脫工程性思維,改變“重工程、輕運營”的慣性思維是轉型升級的必然之路。此外,工程性央企在參與市場化環境治理項目時,要建立有效的市場化激勵機制和決策機制,搭建環境產業生態鏈。
未來,工程性央企應發揮自身優勢,以區域為核心,以鏈接為前提,以系統施治為切入點,嘗試商業模式創新與多業態的融合,并在綠色、低碳、循環的服務理念下,助力環境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學習二十大目錄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