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13 09:13
來源:E20環境平臺
作者:E20黨支部
黨的二十大,深刻影響所有產業的變革與發展,也必然拉開環境產業深入探索未來高質量發展戰略的大幕。
環境事業關系生態文明,環境產業是政策驅動性強的產業。作為智庫引領的環境領域縱深服務生態平臺,E20環境平臺已有22年歷史。認真領悟二十大精神,是E20環境平臺的職責和任務。
黨中央要求二十大的學習和講解要讓人民群眾“聽得懂,能領會,可落實”。E20黨支部是具有使命感的基層黨組織,支部定位為黨在環境產業的使者,黨在非公領域的幫手。認真學習二十大精神,成為E20黨支部進行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的自覺行動。基于此,E20黨支部第一時間組織企業員工對二十大精神進行了集體學習和專題解讀。
E20黨支部將相關學習的心得體會,系統整理成冊——《在中國式現代化的藍圖中探尋環境產業高質量之路》,其中既有對中國共產黨新時代大政方針的理解,也有對二十大之后環境產業方向的認識,還有對二十大以后民營經濟發展路徑的建議。
自2023年1月10日起,本網站將陸續推出系列心得體會總結。本文為系列第十九篇。
當前環境產業基礎公共服務的收益很低。那么如何提高收益呢?在高質量發展的大背景下,環境產業要想獲得高收益,就必須要重新定義服務帶來的美好、定義高水平、定義高質量。
重新定義美好的價值就是高質量的著力點。高質量的著力點不是無害化本身,當前無害化的大部分工作已經完成,無害化不能盲目地提高排放標準,標準提高一點,就意味著公共服務巨大的財政投入,是不能承受之重。美好的價值(高質量的著力點)是建立在無害化基礎上,是無害化之后的一系列延伸。例如:環境治理:無害化之一是從惡臭消失的過程,而美好可能是香氣陶醉、景色迷人;噪音控制:無害化是噪聲消除的過程,而美好可能是美妙的音樂;黑臭水體治理:無害化是去除黑臭的過程,而美好可能是優美的瀑布噴泉。
環境服務的高質量升級,就好比大學的食堂。大學食堂的一樓是基礎服務,不可以有高的收益,就好比我們的達標排放。高質量的初級就是二樓的小炒,那是一種為舌尖上的美好而付費的,可以有較高的收益。要想獲得更高水平的收益,就必須上三樓,那里可以點餐不受一樓公共服務的限制。
因此,無害化只是環境產業的起勢,并不是高質量的本質,一個環保企業如果只停留在無害化本身,是沒有高收益的前途的,污染治理的基礎服務深入和延伸,需要在無害化之后,重新定義美好,從中實現價值。
如何定義高質量、定義美好呢?定義美好需要建立相應的標準,以達成高質量和美好的價值共識,如企業標準“領跑者”團標,其實是定義價值的標準,通過高水平的標準引領,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從而增加中高端產品和服務有效供給,形成高質量發展的有效支撐。
學習二十大目錄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