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21 10:52
來源:生態環境部
2月16日至17日,生態環境部在京召開2023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會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總結2022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分析當前面臨形勢,安排部署2023年重點任務。生態環境部黨組書記孫金龍出席會議并講話,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出席會議并作工作報告。
會議指出,2022年是黨和國家歷史上極為重要的一年。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制定了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描繪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宏偉藍圖。黨的二十大報告系統總結了新時代十年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的舉世矚目重大成就、重大變革,對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作出重大決策部署。全國生態環境系統要充分認識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重大意義,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自覺在全面學習、全面把握、全面落實上下真功見實效,切實把思想統一到黨的二十大精神上來,把力量凝聚到黨的二十大確定的各項任務上來,推動黨的二十大戰略部署轉化為工作任務,落實到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各方面全過程。
會議強調,黨的二十大報告深刻闡釋了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本質要求和必須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則。習近平總書記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的重要講話,深刻闡述了中國式現代化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是對中國式現代化理論的極大豐富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之一。全國生態環境系統要深刻把握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的使命任務,更加自覺將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放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大局中去考量,更加自覺投身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的偉大實踐。
會議指出,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引領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的光輝旗幟。全國生態環境系統要堅持把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作為理論武裝的重中之重,自覺做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模范踐行者。要堅持和加強黨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全面領導,切實擔負起生態文明建設的政治責任,深入推進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要保持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的戰略定力,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堅決守住生態環境底線,推動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要堅定不移貫徹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方針,不斷提高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針對性、科學性、有效性。
會議強調,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一個系統工程,要切實增強系統觀念,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整體性推進。要把生態環境保護融入黨和國家事業大局,顧大局、懂全局、干本職、悟本行,對標對表黨中央決策部署,深刻思考研究生態環境部門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中的切入口和主要抓手,在落實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要求中把牢綠色發展方向不偏航,在深入推進環境污染防治中把握好工作的節奏和力度,解決好人民群眾身邊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要用改革創新的辦法,推動解決制約生態環境保護事業發展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
會議指出,實現新時代新征程的目標任務,對各級領導干部的精神狀態、能力素質、作風形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全國生態環境系統要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一刻不停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建設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高素質干部隊伍,著力鍛造生態環境保護鐵軍。要強化理論武裝,更加深刻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好、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要做到胸中有“數”,牢記“國之大者”,對國情省情市情和縣情、生態環境保護基本情況、生態環境領域各類風險及其成因做到了然于胸。要努力使工作接地氣、通俗化,讓各項生態環境保護政策更好為群眾所掌握、為基層所掌握。要善于運用法治方式推進工作,做到依法行政、依法治理、依法保護。要學會做群眾工作,深入扎實開展調研,把暖民心、順民意的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
會議認為,2022年,面對復雜嚴峻國內外形勢以及疫情持續反復沖擊,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生態環境系統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定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統籌疫情防控、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扎實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全國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繼續下降,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目標順利完成,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來之不易的新成效。
一是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認真抓好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研究宣傳闡釋,穩步推進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研究中心建設,與中宣部共同編寫出版《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學習綱要》。將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作為重要政治任務,有力引領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深入推進、制度體系不斷完善、治理水平有效提升。多措并舉支撐服務穩住經濟大盤,出臺貫徹落實扎實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實施細則,在嚴守生態環保底線的基礎上加快重大投資項目環評審批,建立推進“十四五”生態環境領域重大工程實施機制。扎實推進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深入推進區域重大戰略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推動“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落實落地,嚴格“兩高一低”項目環評審批,著力探索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的技術方法和工作路徑。扎實完成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持續推動做好督察整改“后半篇文章”,繼續牽頭攝制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警示片和黃河流域生態環境警示片。引領推動《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第二階段會議取得圓滿成功,推動大會通過歷史性的“昆明—蒙特利爾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以下簡稱“框架”)。全力防范與化解生態環境領域風險隱患,妥善處置各類突發環境事件,推進危險廢物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和廢棄危險化學品等危險廢物風險集中治理,完成全國1萬余座尾礦庫環境風險排查,積極推進治理重復信訪、化解信訪積案。有力保障核與輻射安全,完成核與輻射安全隱患排查三年行動,頒發6臺核電機組建造許可證、2臺核電機組運行許可證,批準核電廢物近地表集中處置場運行,持續推動電子輻照加速器專項監督檢查,組織完成國內首批乏燃料公海鐵聯運,完成金上—湖北800千伏特高壓等電磁輻射項目環評審批。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