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9-19 14:32
來源:青海省發改委
委托譜尼測試集團陜西有限公司2019年9月對在海東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規劃項目地、格爾木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所在地、玉樹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所在地的土壤環境現狀進行了取樣監測,監測因子包含《土壤環境質量 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36600-2018)表 1的基本項目45項及特征因子:銻、鈷、二噁英類(總毒性當量)、鉈、錳。
西寧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采用西寧湟水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委托青海賽維斯環境?檢測有限公司在西寧市垃圾焚燒場擬建廠址2019年7月23日進行的環境空氣監測結果,監測因子包含HCl、H2S、NH3、Hg、Pb、Cd、As、二噁英等48項。
監測結果:與《土壤環境質量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36600-2018相對照,項目廠址區域的土壤環境現狀因子均低于標準中篩選值的第二類用地限值。土壤對人體健康的風險可以忽略。
3.9 輻射環境質量現狀
根據《2018年青海省生態環境狀況公報》,2018年青海省電磁輻射環境質量總體良好。電磁輻射設施周圍及城鎮環境電磁輻射水平低于《電磁環境控制限制》(GB8702-2014)規定的公眾暴露控制限值。
3.10 生態環境質量現狀
根據《2018年青海省生態環境狀況公報》,2018年青海省生態環境狀況總體保持穩定。通過生物豐度、植被覆蓋、水網密度、土地脅迫、污染負荷指數綜合評價,全省縣域生態環境以“良”為主;與上年相比,各縣生態環境狀況指數變化幅度在-0.02~1.86之間,生態環境狀況穩中向好。
全省41個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環境質量考核縣域中,生態環境狀況為“良”的縣域33個、“一般”的縣域為7個、“較差”的縣域為1個。與去年相比,41個縣域生態環境狀況指數的變化幅度在-0.02~1.86之間,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生態環境狀況穩中向好。
3.11規劃實施的制約因素
從環境角度出發,規劃實施存在以下幾點制約因素:
3.11.1 鄰避效應
鄰避效應是指居民或當地單位因擔心項目建設對身體健康、環境質量和資產價值等帶來的諸多負面影響,從而激發人們的嫌惡情結,滋生“不要建在我家后院”的心理,即采取強烈和堅決的、有時高度情緒化的集體反對甚至抗爭行為。
盡管垃圾焚燒發電被大力推廣,但也因二噁英排放問題飽受爭議,從而產生“鄰避效應”,造成垃圾焚燒發電項目選址困難,掣肘了行業的健康長遠發展。
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的鄰避問題,公眾關注度較高,容易引起群體性事件。垃圾焚燒項目產生鄰避問題的原因,主要是項目選址不科學不規范,項目選址管理不一致不統一,以及對項目周邊人群及社會公眾溝通不夠造成的。
3.11.2 污染物長期穩定達標排放
由于垃圾焚燒行業的準入門檻不高,部分小企業依靠政府補貼勉強運行,難以實現污染物排放的有效控制,造成當前少數已投產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污染物排放不達標。作為環保和新能源項目,垃圾焚燒發電污染物排放都應該達標。少數項目不達標是對整個垃圾焚燒發電行業的傷害,嚴重損害人民群眾的信心,特別是在當前鄰避效應仍然明顯的情況下,個別單位不負責任、污染物排放超標,很容易轉化為對整體行業的不信任。
3.11.3 水資源
青海省整體上屬于資源性缺水地區,隨著青海省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規劃(2019-2025)的逐步實施,必然加大對水資源的需求,進一步加劇部分水資源承載力較弱地區的超載負荷,如何合理有效配置區域有限的水資源是生活垃圾焚燒發電發展過程中必須重點解決的問題之一。
4.環境影響識別與評價指標體系
4.1環境影響識別
4.1.1環境污染類影響識別
規劃的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施工期主要活動包括:土石方工程、打樁、建構筑物施工、安裝工程施工、材料和設備運輸、建筑物料堆存等;運營期主要活動包括:主廠房、煙氣凈化車間、公輔工程運行過程中“三廢、一噪”排放等。
評價結合規劃的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各評價時段主要活動、區域環境特征,對其涉及的環境要素可能造成的影響進行識別,識別結果見表4.1-1。
(1)廢氣
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產生的廢氣主要包括垃圾焚燒煙氣及垃圾池、卸料大廳、滲濾液收集處理系統等產生的H2S和NH3等惡臭物質。
(2)廢水
廢水主要為滲瀝液、車間清潔及沖洗排水、化學水處理系統高懸浮物廢水、化學水處理系統高含鹽廢水、余熱鍋爐排污水、冷卻塔排水、生活污水和廠區污水處理站濃水。
(3)噪聲
垃圾焚燒廠產噪設備主要為風機、汽輪機、發電機、攪拌機、通風機、冷卻塔等噪聲。
(4)固體廢物
規劃的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運行期間產生的固體廢物主要是垃圾焚燒后產生的爐渣、煙氣處理系統捕集的飛灰、廠區污水處理站產生的污泥、職工生活垃圾、廢活性炭、廢布袋和廢機油等。
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環境影響要素及污染因子識別表,見表4.1-1。
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土壤環境影響源及影響因子識別表,見表4.1-2。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