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9-19 14:32
來源:青海省發改委
9月18日, 青海省能源局發布《青海省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規劃(2019-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第二次信息公示》,稱青海省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規劃(2019-2025年)環境影響報告書征求意見稿已編制完成,現按照《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辦法》的要求向公眾公示如下環境影響評價信息。
一、 環境影響報告書征求意見稿全文的網絡鏈接及查閱紙質報告書的方式和途徑
與本規劃利益相關及關心本規劃的任何單位或個人若需要查詢本規劃環境影響報告書征求意見稿,可從即日起登陸“http://fgw.qinghai.gov.cn/通知公告”查閱本規劃環境影響報告書征求意見稿;若需要查閱紙質報告書可按照下述第四條的聯系方式聯系查閱。
二、 征求意見的公眾范圍
青海省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規劃(2019-2025年)4個項目附近可能受影響的公眾、團體和單位,以及對本規劃關注的公眾。
三、 公眾意見表的網絡鏈接
公眾登陸“http://fgw.qinghai.gov.cn/通知公告”下載公眾意見表填寫,反饋。
四、 公眾提出意見的方式和途徑
公眾可通過填寫公眾意見調查表、傳真、電子郵件、信函等方式向規劃單位或環評單位實名反饋意見,并請留下聯系方式,以便及時向提出意見的公眾反饋公眾意見采納與否的意見。聯系方式:
1. 規劃單位:青海省能源局
地址:西寧市城西區新寧路14號 郵編:810008
聯系人:孫博 聯系電話:0971-6334968 電子郵箱:qhsnyjdlc@163.com
2. 環評單位: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西北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
地址:西安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團結南路22號 郵編:710075
聯系人:龔潔 聯系電話/傳真:029-89583759/3749
電子郵箱:gongjiea@nwepdi.com
五、 公眾提出意見的起止時間
公眾提出意見的起止時間為即日起至本規劃環境影響報告書送審本出版前。
青海省能源局
2019年9月17日
青海省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規劃(2019-2025年)環境影響報告書
(征求意見稿)
前言
青海省位于中國西部,雄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東北部。因境內有國內最大的內陸咸水湖——青海湖而得名,簡稱“青”。青海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故被稱為“江河源頭”,又稱“三江源”,素有“中華水塔”之美譽。青海省地理位置介于東經89°35′~103°04′,北緯31°36′~39°19′之間,全省東西長1200多公里,南北寬800多公里,總面積72.23萬平方公里,占全國總面積的十三分之一,面積排在新疆、西藏、內蒙古之后,列全國各省、市、自治區的第四位。青海北部和東部同甘肅省相接,西北部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相鄰,南部和西南部與西藏自治區毗連,東南部與四川省接壤,是聯結西藏、新疆與內地的紐帶。
隨著城鄉環衛一體化工作逐步順利推動,鄉鎮和農村生活垃圾將全部納入統一的收運體系,各市(縣)垃圾量處理將顯著增加,如西寧市、格爾木市等市(縣)垃圾填埋場日處理量最大超出原有設計規模100%,將造成填埋場設計服務年限急劇縮短。
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屬于現代化垃圾處理資源利用技術,不僅能充分節約土地資源,改善城鄉環境衛生狀況,又能最大化實現生產系統和生活系統循環鏈接,推進資源全面節約和循環利用。建設城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設施對加快自治區垃圾處理產業化進程,逐步實現垃圾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減少垃圾填埋場對區域水環境、大氣環境及土壤的污染及促進城市經濟、社會、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為做好青海省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的規劃和選址工作,積極推進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落地,改善城鄉人居環境,提高生態文明建設水平,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委、住建部等五部委《關于進一步做好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規劃選址工作的通知》(發改環資規〔2017〕2166號)要求, 青海省能源局組織編制了《青海省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規劃(2019-2025年)》(簡稱《規劃》)。
(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和《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條例》相關規定,2019年7月12日青海省能源局特委托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西北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我公司”)對《規劃》進行環境影響評價,進一步優化規劃的實施過程,協調規劃和環境保護的關系。
(2)接受委托后,我公司按照規劃環評的有關要求,于2019年7月對規劃的4個項目進行了現場收資工作。
(3)2019年7月18在青海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網站上進行了規劃環境影響報告書第一次環評信息公示。
(4)2019年9月編制完成了《青海省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規劃(2019-2025)環境影響報告書》(征求意見稿),提出了對規劃內容的調整建議,并將建議反饋給規劃單位,除I條外,其他建議均取得規劃編制單位同意和認可。規劃內容的調整建議主要包括:
I、鼓勵跨區域合作,統籌規劃生活垃圾焚燒處置設施建設
根據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的服務半徑,建議調整海東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的服務區,將西寧東部垃圾納入項目服務區,互助縣納入西寧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的服務區。
根據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的建設規模及調整后的服務半徑,建議調整西寧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處理規模為4×750t/d,一期建設3×750t/d(2019-2022年),二期建設1×750t/d(2023-2025年);海東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處理規模為2×750t/d同時建設(2019-2022年),不分期。
規劃編制單位考慮互助縣運往西寧市運距過長,西寧市生活垃圾增長情況,未采納本條意見。
II、鼓勵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實施熱電聯產。
III、有針對性的提出大氣污染防治措施。
IV、進一步核實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情況,統籌規劃生活垃圾焚燒處置設施。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