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12-09 11:46
來源:中國水網
作者:木林森
比如,身邊有人在創業時,因為沒有做好充分的市場調研而盲目投入大量資金,最終導致負債累累、人財兩空。如果能夠復盤他的決策邏輯,某種程度上可以吸取部分經驗,避免類似的事發生在自己身上。
——對時代——
即使當下非常艱難,財政一團糟,生意不好做,我們還是不能躺平放棄挖掘新機會。
當前AI爆火,近兩年大廠紛紛砸錢,虧損連連。有沒有想過:為什么燒錢還要投入?AI殺手級應用到底什么時候能出現?
實際上,時空穿越算法已經告訴我們答案了。歷史上的殺手級應用都是要等技術和平臺出現后的2-3年以后,比如:微信的出現和增長爆發是在移動互聯網技術發展起來2-3年后,美團和滴滴的大幅增長是在O2O模式出現2-3年后……這種現象是完全符合歷史規律的。現在還沒有殺手級應用涌入我們的視野,不代表沒有好的公司或者這個領域不值得投資,因為爆款應用的孵化、并進入主流視野是需要有一段周期的。但如果真等到那個時候再入場的話,第一輪AI紅利期已經結束了。
所以我們看到各行各業都在布局基于自身行業的大模型具體應用開發。傅老師在今年的演講中也提到E20在探索開發水務環保行業的AI原生應用。
第二,洞察+抓本質。
《教父》里最經典的臺詞:花半秒鐘就看透事物本質的人,和花一輩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質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運。
猴子能夠發現玻璃管的存在并繞過去取香蕉,而蜜蜂則會反復沖撞玻璃。
人們看見的表象,往往只是海平面上的冰山一角,而真正有影響性作用的,恰恰是海平面以下的絕大部分。
認清自我的現實狀況,洞察他人的真實動機,探索外界的運行法則。
一個善于洞察本質的人,能夠透過層層迷霧,看清事物的真相。他們不會被虛假的繁榮所蒙蔽,也不會被一時的困境所嚇倒。也許有天賦異稟的選手,不過更多的是在歲月的磨礪中逐漸培養起來的智慧。
世界的運行法則,一套顯性秩序(陽面),一套隱形秩序(陰面)。前者是生活的日常,是道德的規訓,是社會的期待;后者是利益的角逐場,是人性的幽微,是社會的真實面貌。“有道者”能夠看到這兩套秩序的并存,既能在顯性秩序中保持好自己的道德底線,同時又能在隱性秩序中駕馭好規則、看透人性、掌控事件的發展和走向。
05.寫在最后
有不少朋友看到“道德經”三個字就發怵,認為它消極避世,或者離自己太遙遠,提不起興趣甚至內心有些抵觸。薛總解析《道德經》的精妙之處就在于他融通了《道德經》與“個人成長和組織成長、個人管理和組織管理、個人戰略和組織戰略”,以獲得更好的認知力為目標。結合當代社會,《道德經》的解法可以有成百上千種。不過對于職場人來說,這種解法讓《道德經》沒那么遙遠了。
一本好書,不在于讀者熟記里面多少知識、認同作者多少觀點,尤其是解析管理要義和攀登認知階梯的書,給人以啟發為宜,倘若能促使人改變行為堪稱良師益友。閱讀的過程,我是實實在在地在修、在改,雖然慢,但也希望做到日拱一卒。
最難能可貴的是,薛總以自身經歷貫穿全文,以躬身入局的姿態翱翔于《道德經》的天地,毫無保留地剖析自己,智勇真純。畢竟,見過世上太多面具,這份真摯讓人動容。
在我拖拖拉拉寫本文的時候,薛總已經開始勤勤懇懇修改第二版了。看吧,自律給人自由。
愿大家都能在薛總的書中自得其樂。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何患修道無窮!
往期書評
流水拾花:薛濤解析管理之道與認知之得(一)“人生若只是初見”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