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12-04 10:10
來源:中國固廢網
據數據統計,2023年拉薩市生活垃圾處理量為1200噸/日,按照年增長率約5%計算,2024年至2027年為1450噸/日,2027年后約為1500噸/日。當前拉薩一期項目遠無法滿足近期和遠期全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置需求。
2023年5月拉薩二期項目正式開工建設。2024年11月26日,拉薩二期項目成功舉行點火儀式,標志著項目成功建轉運,創造了1年零5個月的高原建設奇跡。點火儀式當天拉薩二期項目迎來首批參觀者。
在世界的屋脊,有一片神秘而壯麗的土地——西藏,它以無盡的魅力吸引著每一位渴望探索與尋找心靈歸宿的人。它擁有世界上最壯麗的自然景觀,從世界之巔珠穆朗瑪峰的雄偉巍峨,到納木錯湖水的清澈寧靜,再到雅魯藏布大峽谷的深邃險峻,每一處都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它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是藏傳佛教的圣地,布達拉宮依山而建,在這里,可以感受到信仰的力量與寧靜;它歷史悠久而輝煌,從古至今,西藏的文化遺產和民族風情不僅屬于西藏人民,更屬于全世界,在這里,可以感受到跨越時空的歷史傳承與文化交融。
圖片攝于第19季中國水業萬里行
然而,這片神圣的土地也飽受垃圾的污染與困擾。目前拉薩市日收運生活垃圾約1200噸/日,2018年投運的拉薩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一期項目焚燒處理能力為700噸/日,還有每日500噸的垃圾采用填埋方式處置,對當地大氣、水、土壤造成嚴重污染。
據數據統計,2023年拉薩市生活垃圾處理量為1200噸/日,按照年增長率約5%計算,2024年至2027年為1450噸/日,2027年后約為1500噸/日。當前拉薩一期項目遠無法滿足近期和遠期全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置需求。而且拉薩市下轄的林周、尼木、當雄等區域依然采用填埋的方式處理垃圾。因此,拉薩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二期項目的建設已勢在必行。
01挑戰高海拔、低含氧量,創造建設與技術雙奇跡
拉薩市地處高原地區,平均海拔約為365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之一。高海拔導致氣溫相對較低,拉薩市年平均氣溫在7.5℃左右,冬季氣溫可降至零下十幾度,而夏季氣溫通常在20℃左右,年溫差較大;同時高海拔造成空氣中的含氧量相對較低,拉薩市的含氧量約為內地的70%。
垃圾的穩定焚燒需要充足的氧氣和足夠高的焚燒溫度。拉薩市特殊的地理、氣候條件對垃圾焚燒的技術與設備性能提出挑戰。
早在2018年,康恒環境機械爐排爐技術與設備便開始支持拉薩一期項目運營。康恒環境機械爐排爐完全能適應拉薩高海拔、低含氧環境,垃圾處理量和爐渣熱灼減率等均優于設計值。
康恒環境技術與設備的優異表現向拉薩市政府展現了卓越的技術與設備研發、制造能力。2022年8月,康恒環境中標拉薩垃圾焚燒二期項目。
這一次,康恒環境需要轉換角色,從技術與設備的供應者轉變為集項目投資、建設和運營為一體的環境綜合服務提供者。不僅需要提供先進的技術與設備,更需要通過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環境與能源綜合服務,實現拉薩市人與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2023年5月拉薩二期項目正式開工建設。從基坑開挖到項目點火,做到了安全零事故、建設無污染、工程質量超預期,在高原地區創造了1年5個月的建設奇跡。2024年11月26日拉薩二期項目成功舉行點火儀式,標志著項目成功建轉運。點火儀式當天拉薩二期項目迎來首批參觀者。
拉薩二期項目總處理規模達800噸/日,采用康恒環境自主研發并制造的康恒機械爐排爐,爐排面積大、長度長,垃圾停留達1.5-2.5h,能確保垃圾充分燃燒。據《中國科學院院刊》研究報道: 單爐處理規模越大,熱效率越高,碳減排效益越好。
拉薩二期項目主要處置拉薩市市區及下轄的林周、尼木、當雄、墨竹工卡四縣生活垃圾,服務人口超80萬。項目運營后預計年生活垃圾處理量可達29.2萬噸,年發電量約1.5億千瓦時。
同時,拉薩二期項目采用先進的煙氣處理工藝和一系列資源化解決方案。煙氣經處理后滿足生態環境部發布的《生活垃圾焚燒污染控制標準》(GB18485-2014)。廠區生活污水與生產污、廢水一同排入滲瀝液處理系統,經處理達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業用水水質》(GB/T19923-2005)標準后,作為循環冷卻水補充水回用。垃圾焚燒后產生的爐渣經處理后可用于行道磚,有效實現資源的循環與再利用。
點火儀式現場拉薩市城市管理局黨組書記、副局長方文偉同志表示:“項目的運營將極大提升全市生活垃圾處置能力,有效解決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問題,將垃圾變廢為寶,助力拉薩市生活垃圾零填埋目標的實現。”
02文化共融造福民生,秘訣是多元、平等與包容
拉薩市是西藏自治區的首府和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藏族人口的重要聚居地,也是藏族文化重要發源地和傳承地。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拉薩全市常住人口為867891人,拉薩市常住人口為867,891人,其中藏族人口為608,856人,占常住人口的70.15%。藏族文化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魅力。
拉薩二期項目的建筑設計融入了藏族文化元素,主體建筑像一座古城,同時采用立體感線條突顯項目科技感,通過棕白主基色展示建筑與環境的融合,既有屬地化特色,又與周邊環境融為一體,成為拉薩市新地標。
拉薩二期項目在員工招聘與發展方面關注并尊重藏族員工。截至2024年8月,全職員工總數48人,其中藏族員工15人,占比31%。拉薩二期項目每月召開民主生活會及團建活動,促進民族團結與融合。2023年拉薩二期項目被曲水縣聶當鄉人民政府評為民族團結先進企業。
為促進當地人才培養,拉薩二期項目與西藏大學生態環境學院成立“實踐教學基地”,通過資源整合與優勢互補,為當地學生,尤其是藏族學生提供豐富的實踐機會,促進大學科研成果的轉化和應用。
拉薩二期項目還把對員工的關懷擴展至周邊藏民社區。在項目負責人帶領下,員工們前往藏族貧困戶家中獻愛心,幫助藏民解決生活生產問題。愛出者愛返,拉薩二期項目團隊的愛心付出收獲了當地藏民的感恩回饋,項目多次收到當地村委會發送的錦旗。
拉薩,這片坐落在群山懷抱中的圣地,宛如一方未被塵世污染的凈土。藍天如洗,白云悠揚,陽光透過稀薄的空氣,為這片土地披上神秘而圣潔的光輝。在這里每一處風景都散發著自然的純凈與和諧。相信未來通過康恒環境先進的固廢處置技術與管理賦能,這片凈土將不再受到垃圾的污染與困擾,相信這里的居民將在更潔凈更友好的生活環境中幸福地生活。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