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久久网|特污兔影院|中文字幕日本一区久久|天堂岛最新版在线bt天堂|草草影院ccyy国产日本欧美

首頁 > 新聞 > 正文

垃圾分類一周年,吐槽單來了

時間:2020-08-31 09:26

來源:環保多巴胺

作者:莫龍庭

最近適逢上海垃圾分類一周年,各方對這一年上海實行垃圾分類以來出現的各類現象開展了火熱的討論,意見不一。本文就此熱點闡述了一些看法,希望給行業同仁們提供參考。

相關閱讀

薛濤年度報告(下):垃圾分類之辯—四大博弈 紅藍交織

從做公號以來,筆者堅持以干貨類文章為主,對個人主觀類文章一向謹慎,畢竟大家的時間都很寶貴。

但最近適逢上海垃圾分類一周年,又看到一些自媒體開始瞎帶節奏,甚至有權威官方媒體的報道也有誤導之嫌,于是就想著啰嗦幾句(吐槽也是一種生產力呀)。

image.png

干垃圾要破袋么:降低KPI指標VS熱值及成本

前兩日在小區扔干垃圾,看到社區阿姨在將部分干垃圾袋拆開,檢查里面是否混有濕垃圾和可回收物。

從政治角度來講,我想,我是能夠理解的,作為一個執行力超強的國家,任何政策從頂層制定到向下任務拆解,這是一個必然過程。但由此很多事情,到了基層也就加重了負擔,所謂“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從頂層考核和管理來講,要想推動垃圾有效分類,就要考核垃圾分類的純凈度,這個指標從市到區,從區到街道,從街道到小區,從小區到分類志愿者,環環相扣。于是,也就有了阿姨的干垃圾破袋。

但從專業角度來看,目前業界已經普遍比較認可干垃圾中混雜一點濕垃圾是無妨礙的,甚至是必要的。

由于目前的焚燒爐設計熱值是根據分類前的生活垃圾熱值設計的,分類后垃圾的熱值大幅上升帶來了系列問題。數據顯示,上海分類較好的小區干垃圾熱值在2100-3300大卡/公斤,相對于混合垃圾的1200 -1600大卡/公斤,熱值提高約500-1600大卡/公斤,比設計熱值提升約30%。垃圾熱值高,使得焚燒爐爐膛溫度明顯上升,造成結焦加重,為保證安全穩定運行,需要減少垃圾處理量來維持熱負荷不變。后期還需對焚燒爐進行調整和改造,對鍋爐燃燒和配風等也需要做相應調整等。

從生活角度而言,偶有大意或偷懶,或者為丁點濕垃圾單獨增加一個塑料袋并不劃算的時候,我們需要有一個容錯機制,不宜太過苛求。

當然,這是一個不宜公開去宣傳的事情,畢竟一放就亂也是我國傳統:)。但至少,請在考核中適度調整KPI,不要過多介意干垃圾中的純凈度問題,減小一點基層員工的壓力和居民的負罪感。

參考閱讀:

E20研究院潘功:“這里,勝似花開”-垃圾分類新時尚,固廢產業新格局

E20研究院潘功:“無廢城市”推動下有機固廢資源化利用的機遇與挑戰

濕垃圾要破袋么:管理與人性的博弈,能復制推廣么?

作為此次上海垃圾分類的關鍵內容,濕垃圾破袋一直都處于爭議之中。

從官方角度來看,百姓百條心,垃圾分類難,初期必須引入一套嚴格的管理制度,通過要求居民破袋,實時檢查垃圾分類成果,并由此培養居民分類習慣,使得垃圾分類可以長期延續下去。

從邏輯上講,這完全沒毛病。

但另一方面,這種模式極大的增加了百姓垃圾分類的意愿和成本(每天上班前匆忙去扔濕垃圾的童鞋應該最能體會這句話的意思,普通上班族真的已經夠辛苦了)。同時,對于維護分類的志愿者而言,由于濕垃圾桶因為破袋,需要2-3天清洗一次,同時破袋導致周圍環境變差,附近居民怨言更多。

因此,這種模式對參與雙方都要求較高,政府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百姓需較高素質的配合,從而直接影響了上海模式的全國復制推廣性。

參考閱讀:

廚余垃圾迎首波躍升,魯豫冀粵等地餐廚垃圾藍海持續......

解讀丨廚余垃圾可焚燒?垃圾填埋再無發展?分散焚燒迎機遇

系列一 | “先有雞先有蛋”?垃圾分類凸顯廚余垃圾產能不足

從配角到主咖,餐廚垃圾處理市場的爆發期來了嗎?

世界級難題:國外月亮并不都是圓的

嚴格的說,上述上海的模式不光是全國推廣難,說大一點,這甚至可以說是一個世界級難題!

從去年垃圾分類開始大力推廣,大家應該多少都有看過朋友圈類似爆款文章,基本上就是國外發達國家垃圾分類做得有多好,我們應該怎么學習云云,文章洋洋灑灑,圖文并茂。

看得不少讀者心向往之,感嘆老外素質高!

但事實上,作為這次垃圾分類核心內容的濕垃圾,很多發達國家是并不強制要求對廚余垃圾進行分類的,且不說餐飲習慣不一的歐美國家,即使東方的日本、新加坡、韓國也不要求,更別提還要破袋處理了(想想美國全民戴個口罩有多難)。例如在日本,廚余垃圾是歸類到可燃垃圾里面的,也就是與我們的干垃圾一塊兒送往焚燒廠。而在新加坡,去年環境與水資源部和國家環境局才正式提議,從2024年起,將立法強制大型商業及工業機構開展餐廚垃圾源頭分類,更別提針對居民的強制分類了(參加從項目視角看兩只黑天鵝背后的餐廚垃圾發展史)。

image.png

當然,國外廚余垃圾不如我國產量大,含水高等,他們所面臨的壓力較小也是一個客觀實情。

提這個點并不是要說:看,別人家的孩子也不過如此,他們就沒有我們值得學習的地方。而是想說,很多事情不必過度神圣化老外,也不必妄自菲薄,充分尊重人性和客觀規律,垃圾分類一步一步來或許更得章法。

編輯:趙凡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xjxbtd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固廢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