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08-31 09:26
來源:環保多巴胺
作者:莫龍庭
參考閱讀:
可降解塑料袋:偷換概念,你在為情懷買單么?
而在廚余垃圾破袋模式中,除了上面講的檢查分類成果,這項政策也有在前端剔除塑料雜質的考慮。
因此,在去年七月上海推出史上最嚴垃圾分類條例之時,淘寶上的可降解塑料袋作為一種幾乎理想的解決方案就火了一把。
今年 1 月,發改委和環境部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7 月發改委等九部門再次發布《關于扎實推進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進一步推火了可降解塑料袋。筆者順手在淘寶搜了一家銷量靠前的賣家,可見其單月銷售量即達到5500件以上,盡管價格比一般塑料袋貴不少,但大家的環保熱情還是非常高漲的。
那么,可降解塑料袋對于廚余垃圾的分類到底有用么?
首先,在當前需要破袋的前提下,所有塑料袋都會扔到干垃圾里面,因此沒有必要討論是否需要可降解塑料袋。我們此處主要討論的是未來居民養成了習慣,濕垃圾無需破袋的情況下,用可降解塑料袋的作用。
對于一般居民而言,可降解塑料契合了大家心目中一個樸素的愿望,即廢塑料被丟棄或填埋后,塑料制品都可以降解回歸自然,從而解決了白色污染。但顯然這里有一個概念陷阱,即買家理解的降解條件≠賣家宣傳的降解條件。
首先,從邏輯上,在自然條件下,可降解塑料是不會有很快很明顯的降解發生,因為若降解的話,這個產品從生產、庫存、流通,到我們手中時如何保證還可以使用?
其次,從技術層面來看,現在最熱門的生物分解塑料,代表品種為PLA(聚乳酸,從使用玉米提出淀粉再經轉化而來)和 PBAT。從實驗結果來看,據《PLA 在受控堆肥條件下的生物降解行為研究》,PLA 在特定堆肥條件下(相對濕度調節至 50%左右,溫度 58℃( ±2)),維持 90 天后的生物分解率為 88.4%。也就是說,在工業堆肥條件下,PLA可降解塑料袋能基本降解。
雖然是12年的研究,但這倒與商家的解釋基本吻合,只是顯然,普通居民并沒太能理解工業堆肥條件的意義,那位埋在地里試驗的小哥,你還是等到明年再去看看吧。
而三個月的周期,也遠大于環保企業的堆肥降解周期,這就將直接影響企業生產的有機肥產品商品性和銷路。從這個角度,可降解塑料袋似乎在廚余垃圾領域暫時用處不大,大家在日常中不要亂丟塑料袋遠比買幾個可降解袋對環境作用貢獻更大。
當然,未來只要居民養成了分類習慣,不用可降解關系也不大,畢竟現在的除雜手段也是可以事先將塑料袋分離出來的。
參考閱讀:
廚余粉碎機:有條件的也未嘗不可
從現實角度而言,廚余粉碎機可能的確是懶人最便捷的方式了。
盡管有專家提出多種質疑,但個人認為有條件的還是可以上的。例如其中廚余垃圾中整體含油較少,冷凝油堵塞概率較小,至于粉碎后帶來的污水cod增加,污水廠不開心,現在尚不好評估,但此前也有做污泥資源化利用的時候又吐槽我國污水COD低的聲音,因此還需整體來評估(其實污水COD的問題更明顯的還體現在廚余垃圾就地處理上)。只是部分小區及街道的市政污水管網尺寸較小,粉碎后的物料的確可能帶來管網堵塞風險,需格外注意。
總體而言,有條件的居住區、家庭可安裝廚余垃圾處理裝置,不宜一棒子打死。這一點,在今年5月實施的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也作出了明確的保障。
參考閱讀:
可回收物:最有成就感的分類實踐
早在垃圾分類之前,我國即有龐大的拾荒大軍,他們會在路邊垃圾桶或中轉站乃至垃圾填埋場,去挑選有價值的可回收物,因此完全可以想象,其工作環境的惡劣和辛苦。
小時候,筆者即經??煽吹健笆盎拇筌姟睆穆愤吚袄锓瓝焖芰掀康?,從那時候起,就心安理得地將喝完的礦泉水瓶放在路邊,而非扔到垃圾桶里。
因此,現在每次在家將可回收物分好,就成了做分類時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情。而從源頭做好可回收物分類,也是未來更將實現再生資源產業整體升級的關鍵(當然,對于部分底層百姓而言,這可能也使得他們喪失了少數可獲得的一種謀生方式,這也是值得政府進一步關注的)。
此外,個人也并不建議當前階段去做可回收物的進一步精分細分,相關媒體也不宜大肆鼓勵宣傳,比如上海有的小區打造的十分類,以及將外賣盒用自來水洗干凈再回收等。且不說單次清洗或精細分類帶來的經濟性問題,光是由此給居民帶來的額外勞動和道德要求也是并不利于培養整體居民長期分類回收習慣。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