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11-15 09:43
來源:河南省新鄉市政府
2.發揮市場作用。完善土地、礦產等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健全礦山環境治理和生態恢復保證金機制。采取政府購買服務方式,推動受污染耕地和以政府為責任主體的污染地塊治理修復。通過PPP模式,發揮財政資金撬動功能,帶動更多社會資本參與土壤污染防治。探索土壤污染治理項目與經營開發項目組合開發模式,推動受污染耕地和污染地塊安全利用。開展環保“互聯網+”等土壤污染防治模式創新,鼓勵各類投資進入環保市場,加快培育壯大一批環保產業龍頭企業。探索在“七類重點行業企業”建立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制度。〔市發展改革委牽頭,市財政局、環保局、人民銀行新鄉市中心支行、銀監分局等參與,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負責落實?!?p style="text-indent: 2em;">3.完善激勵政策。依法落實國家環境保護、資源綜合利用等方面的稅收優惠政策,對在完成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中表現突出的單位或個人按照規定給予表彰和獎勵,激勵相關企業積極參與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全面落實對終端測土配方肥生產、推廣的扶持政策;全面落實對有機肥的生產、加工、使用的獎勵扶持政策;全面落實對加厚農膜、可降解農膜等新型環保農膜的推廣應用和廢棄農膜綜合利用企業,對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企業,以及對實施垃圾分選處理、動力電池階梯利用和回收企業的激勵政策?!彩胸斦譅款^,市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委、國土資源局、環保局、住房和城鄉建設委、農牧局、地稅局、供銷社等參與,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負責落實。〕
4.推行綠色信貸。積極發展綠色金融,鼓勵政策性、開發性和商業性金融機構結合各自經營定位和優勢,加大對重大土壤污染防治項目發放綠色信貸的力度。支持銀行和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企業發行綠色債券,鼓勵對綠色信貸資產實行證券化。支持設立市場化運作的綠色發展基金,嚴格限制環境違法企業貸款?!踩嗣胥y行新鄉市中心支行、市環保局牽頭,市工業和信息化委、農牧局、銀監分局等參與,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負責落實?!?p style="text-indent: 2em;">(六)加強社會監督
1.加強社會監督。根據土壤環境質量監測和調查結果,適時發布全市土壤環境狀況?!捌哳愔攸c行業企業”要依據有關規定,向社會公開其產生的污染物名稱、排放方式、排放濃度、排放總量,以及污染防治設施建設和運行情況。依托網上政務服務平臺,積極推進土壤環境大數據開放共享,實施政府數據資源清單管理。〔市環保局牽頭,市發展改革委、國土資源局、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城市管理局、農牧局等參與,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負責落實。〕
2.引導公眾參與。實行有獎舉報,鼓勵公眾通過“12369”環保舉報熱線、信函、電子郵件、政府網站、微信平臺等途徑,對亂排廢水、廢氣,亂倒污泥、固體廢物等污染土壤環境的違法行為進行監督;有條件的地方可根據需要聘請環境保護義務監督員,參與現場環境執法、土壤污染事件調查處理等。鼓勵種糧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以及民間環境保護機構參與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彩协h保局牽頭,市國土資源局、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城市管理局、農牧局等參與,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負責落實。〕
3.推動公益訴訟。鼓勵依法對污染土壤等環境違法行為提起公益訴訟。因土壤污染而致使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受到侵害時,人民檢察院可依照相關法律規定支持符合法律規定條件的有關組織依法提起民事公益訴訟,對沒有適合主體提起訴訟、社會公共利益仍處于受侵害狀態的,由人民檢察院提起民事公益訴訟。對負有土壤污染防治職責的行政機關,因違法行使職權或者不作為造成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人民檢察院先行向相關行政機關發出督促其糾正違法行為或依法履職的檢察建議,行政機關拒不糾正或履行的,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仍處于受侵害狀態的,由人民檢察院提起行政公益訴訟。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當積極配合司法機關的監督、訴訟及相關案件辦理工作?!彩袡z察院牽頭,市中級法院、國土資源局、環保局、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城市管理局、水利局、農牧局、林業局等參與,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負責落實?!?p style="text-indent: 2em;">4.開展全民宣傳教育。制作掛圖、視頻,出版科普讀物,利用電視、廣播、微信、微博、新聞客戶端、報紙雜志等手段,結合世界地球日、世界環境日、世界土壤日、世界糧食日、全國土地日等主題宣傳活動,普及土壤污染防治相關知識,加強法律法規政策宣傳解讀,營造保護土壤環境的良好社會氛圍,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低碳生活方式。把土壤環境保護宣傳教育融入黨政機關、學校、工廠、社區、農村等單位的環境宣傳和培訓內容?!彩协h保局牽頭,市委宣傳部、市教育局、國土資源局、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城市管理局、農牧局、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糧食局、科協等參與,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負責落實?!?
編輯:劉影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