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久久网|特污兔影院|中文字幕日本一区久久|天堂岛最新版在线bt天堂|草草影院ccyy国产日本欧美

首頁 > 新聞 > 正文

《山西省“十三五”環境保護規劃》出臺(全文)

時間:2017-01-22 14:42

來源:山西省人民政府 山西日報

環境質量改善難度加大。大氣方面,2015年全省11個設區的市環境空氣質量均未達到二級標準,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超標56%,采暖期大氣污染問題尤其突出;傳統煤煙型污染與臭氧、揮發性有機物(VOCS)等新型環境污染問題疊加。水方面,地表水重污染斷面比例仍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水質優良斷面比例低于全國平均水平,汾河中下游污染嚴重,城市黑臭水體大量存在。土壤方面,全省約1.94%的土壤調查點位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工礦業廢棄地問題突出。生態保護方面,我省煤炭等資源開采造成的生態破壞嚴重,歷史遺留的區域性生態環境問題依然突出,區域資源開發、城市建設與生態保護沖突嚴重。固體廢物方面,煤矸石、粉煤灰、冶煉渣等固體廢物歷史堆存總量仍然較大。總體而言,隨著環境治理措施深入推進,留下的很多環境問題都是難啃的硬骨頭,復雜性增強,解決的難度加大,改善環境質量的邊際成本增加、邊際效益下降。

環境風險易發高發態勢明顯。社會公眾對環境質量改善訴求越來越高,對環境風險容忍度越來越低。環境污染引發的社會矛盾呈上升勢頭,成為社會不穩定因素之一,2015年,全省環境來信來訪件次較2010年增加了75%。由于多年發展形成的布局型環境隱患和結構型環境風險日益凸顯,特別是我省化工行業存在近水靠城的分布特征,造成環境安全隱患多,影響公眾健康、社會穩定的環境突發事件風險不斷加大。

環境保護工作自身還有很多不足和差距。環境管理交叉錯配現象嚴重,多頭管理問題突出,職能交叉,執法主體和監測力量分散。環境執法監管仍需加強,基層執法基礎仍然薄弱,人員不足、素質不高、裝備不良等問題依然存在。部分企業環保設施因技術、資金、管理等原因導致污染治理績效低下,無法實現穩定達標排放,尤其是伴隨著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一些地方解決環境問題的責任和動力會減弱。有的環境監測數據與群眾感受不一致,探索和群眾認知相互對應的環境質量監測手段和表達方式已經成為當務之急。

二、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及工作目標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按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實行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強化污染防治與生態保護聯動協同效應,圍繞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項重點,加快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確保2020年,我省生態環境質量得到階段性改善,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穩固的環境基礎。

(二)基本原則。

堅持綠色發展。牢固樹立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理念,進一步強化環保法規和環保標準的硬約束,以環境保護優化發展布局,助推結構調整升級,降低資源能源消費量和污染物產排量,實現經濟綠色轉型和低碳發展。

堅持突出重點。集中力量推進重點行業、重點區域、重點流域的環境綜合治理,優先解決老百姓切身利益相關的突出環境問題。打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戰役,以大工程、大投入帶動大治理,持續推進環境質量改善。

堅持依法治污。深入貫徹落實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和《大氣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規,加強環境司法建設,強化環境執法監督,以嚴格的排污許可和責任追究、信息公開與社會監督為手段,對污染源、排放過程和環境介質依法統一監管,依靠法律和制度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堅持社會共治。加強政府和企事業單位環境信息公開,發揮社會組織作用,引導社會公眾有序參與環境決策、環境治理和環境監督,構建政府統領、企業治理、公眾參與的環境治理體系。倡導綠色生活生產方式,著力提升全社會的生態文明意識,形成生態環境保護的長效機制。

堅持深化改革。轉變環境治理理念和方式,改革生態環境治理基礎制度,加快形成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完善源頭嚴防、過程嚴控、后果嚴懲的監管體系。推進綠色金融,大力推進主體多元、手段多樣的資源環境市場制度建設,強化市場驅動激勵機制。

(三)規劃目標及主要指標。

總體目標:到2020年,大氣環境質量、水環境質量得到階段性改善,土壤環境質量保持穩定,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完成國家及省下達的減排任務,環境風險得到有效控制,生態修復治理初見成效,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面推進,全省的環境形象得到明顯改觀,生態環境保護質量與全面實現小康社會基本適應。

主要指標包括:

環境質量得到階段性改善。全省11個設區市PM2.5年均濃度下降20%,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到75.4%;全省地表水監測斷面達到或好于Ⅲ類的比例高于60%,劣Ⅴ類水體斷面比例控制在15%以下;太原市建成區基本消除黑臭水體,其他設市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比例控制在10%以內;農用地和建設用地土壤環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4項主要污染物完成國家下達的“十三五”總量減排任務;煙粉塵排放量比2015年減少10%。

生態環境保護得到加強。構建全省生態安全格局,生態保護紅線區面積占全省國土面積不降低;生態系統服務功能提升;完成3000個村莊的農村環境綜合整治。

環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危險廢物全部得到安全處置;廢放射源全部得到收貯處置;輻射環境質量繼續保持良好;污染事故安全處置率達到100%。

表2  環境保護“十三五”規劃指標體系

1485068357912653.png

1485068357596389.png

注:大氣環境質量改善、水環境質量改善、土壤環境質量改善、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等指標(標*號)按照環保部下達的指標值執行。

三、重點任務

(一)完善環境預防體系,服務綠色發展戰略。

1234567...10

編輯:李姝樂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xjxbtd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固廢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