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久久网|特污兔影院|中文字幕日本一区久久|天堂岛最新版在线bt天堂|草草影院ccyy国产日本欧美

首頁 > 新聞 > 正文

江蘇最新規劃:2030年底 68座垃焚廠 12.4萬噸/日(含規劃全文)

時間:2020-04-09 10:25

來源: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3月31日,江蘇省發展改革委發布消息,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做好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規劃選址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有關要求,省發展改革委會同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生態環境廳、自然資源廳,編制印發了《江蘇省生活垃圾焚燒發電中長期發展指導規劃(2019-2030)》(以下簡稱《規劃》)。《規劃》結合江蘇實際,提出了全省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設施建設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主要目標、規劃任務、重點工程、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和保障措施,全面指導2030年前我省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及其配套設施建設。

  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做好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規劃選址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有關要求,省發展改革委會同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生態環境廳、自然資源廳,編制印發了《江蘇省生活垃圾焚燒發電中長期發展指導規劃(2019-2030)》(以下簡稱《規劃》)。《規劃》結合江蘇實際,提出了全省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設施建設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主要目標、規劃任務、重點工程、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和保障措施,全面指導2030年前我省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及其配套設施建設。

  根據《規劃》, 2019-2021年,我省將新(改、擴)建垃圾焚燒廠32座,項目建成后,預計可新增焚燒處理能力2.7萬噸/日,總投入資金188.5億元,到2021年底,全省共有垃圾焚燒廠60座,焚燒處理設計能力7.9萬噸/日,全省生活垃圾焚燒處理比例達到80%以上。2022-2030年,我省將新(改、擴)建垃圾焚燒廠39座,項目建成后,預計可新增焚燒處理能力4.5萬噸/日,總投入資金約286.9億元,到2030年底,全省共有垃圾焚燒廠68座,焚燒處理設計能力12.4萬噸/日,全省生活垃圾焚燒處理比例達到85%以上。焚燒發電是生活垃圾處理的重要方式,對實現垃圾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改善城鄉環境衛生狀況,解決“垃圾圍城”、“垃圾下鄉”等突出環境問題具有重要作用。

  江蘇省發展改革委

  2020年3月31

  江蘇省生活垃圾焚燒發電中長期發展指導規劃(2019-2030年)

  一、指導思想、原則和目標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堅持新發展理念,按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要求,把生活垃圾處理處置作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支撐城鎮化健康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重點領域,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統籌規劃,以資源化為發展目的,著力破解設施“鄰避”難題,加快推進全省生活垃圾焚燒發電以及飛灰處置、爐渣資源化利用等配套設施建設,提升建設、運營管理水平,推進生活垃圾分類,促進城鄉公共資源均衡配置,為不斷改善城鄉人居環境、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奠定堅實基礎。

  (二)基本原則

  1.統籌規劃、分步實施。充分與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城市市政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以及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市縣國土空間規劃等做好銜接,堅持先規劃、后建設,有序推進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及其配套設施建設,使其既要滿足當前一段時間的需要,又能為未來發展預留空間。

  2.合理布局、共建共享。倡導集約節約和共建共享理念,鼓勵利用既有生活垃圾處理設施用地建設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鼓勵采取產業園區選址建設模式,統籌不同類型城市廢棄物的處理處置,形成一體化項目群,探索跨區域統籌建設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實現一定區域內共建共享,有效化解“鄰避效應”,引導形成“鄰利效應”。

  3.建管結合、提質增效。堅持建設與管理并重,做好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設施系統與局部、建設與管理、需求與時序、投資與融資等各方面的統籌協調工作,針對不同地區實際情況,提前規劃及科學論證,選擇先進適用技術,建立健全建設、管理、維護長效機制,提高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及其配套設施的建設標準、運行效率和管理服務水平,保障城市健康運行。

  4.創新機制、多管齊下。針對垃圾焚燒發電設施的基礎性、公益性特征,建立完善高效的投入機制、開放共享的運行及管理制度。深化垃圾焚燒發電設施的供給方式改革,拓寬資金來源渠道,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垃圾焚燒發電及其配套設施的投資、建設與運營。

  (三)主要目標

  加強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建設,著力破解設施“鄰避”難題,提高垃圾焚燒發電及其配套設施的建設標準和運行管理水平,實現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能力、布局等與實際需求相配套,推進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與資源化利用的全面提檔升級。

  至2021年,蘇南、蘇中地區基本實現生活垃圾全量焚燒,蘇北地區以焚燒為主、衛生填埋為輔并逐步減少原生垃圾填埋,全省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達到7.0萬噸/日,生活垃圾焚燒處理比例達到80%以上。

  至2030年,全省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達到10萬噸/日以上,生活垃圾焚燒處理比例達到85%以上。

  二、規劃任務

  (一)完善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設施布局

  合理布局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制鎮產生的生活垃圾就近納入市、縣(市)垃圾處理設施集中處理,原則上建制鎮不得單獨建設垃圾處理設施。近期內,建設無錫、徐州、常州、蘇州、南通、連云港、淮安、鹽城、揚州、鎮江、泰州和宿遷等地的27個垃圾焚燒發電廠項目;至2030年,進一步填補不足,實施33個生活垃圾焚燒廠新(擴、改)建設項目,實現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設施全覆蓋。

  圍繞新型城鎮化的要求,按照區域統籌發展、設施共享的原則,科學選址,統籌城鄉垃圾處理設施布局和能力建設,減少“鄰避”影響。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選址應符合國土空間規劃要求,盡量遠離生態保護紅線區域,環境防護距離滿足國家及省環境影響評價的相關要求,并嚴格按照《生活垃圾焚燒處理工程項目建設標準》等相關規范要求建設。打破行政區劃限制,在具備條件的地區建設區域性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和飛灰無害化處理處置設施,服務范圍向相鄰縣(市)延伸,發揮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設施的規模效應,推進集約化發展模式,實現相關設施的區域共建共享共管及融合發展。積極推進垃圾分類工作,研究探索廚余垃圾、餐廚廢棄物與生活垃圾焚燒協同處置。

編輯:趙利偉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xjxbtd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固廢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