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11-06 19:52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李曉佳
收運體系逐步完善
寧波垃圾分類采用四分法,將垃圾分為:廚余垃圾(餐廚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收運體系也是垃圾分類中非常重要的環節,近年來,寧波中心城區新采購各式收運車500余輛,專門從事垃圾收集工作。
垃圾分類熱潮,將環衛行業推入公眾視野
垃圾分類經歷了從無到有的過程,從一開始的不為人知、不被理解,甚至被人冷嘲熱諷,到現在成為大眾關注的行業。
在此之前,環衛是一個關注度很低的行業。既沒有錢也沒有人,整個隊伍綜合素質也不高,很少有領導關注,資金投入更是少之又少。
習總書記強調,垃圾分類就是新時尚。將環衛行業推入公眾視野,成為全國熱點。真正打開了環衛行業的市場大門,近兩年,大量的資金涌入環衛,給環衛行業帶來了新的機遇。
因為總書記親自在關注部署,社會的關注度必然變高。而對政府管理人員來說,曝光度也更高,工作的透明度更高。行業的發展必然大有可為。
寧波垃圾分類的六年時間中,不論是寧波,還是世行專家,都感到很自豪,因為在一定程度上,寧波引領了潮流。
城市環衛管理系統的迭代需求
伴隨著環衛市場化的推進,城市環衛管理系統的迭代需求也越來越多。余寧強調,這就要求政府要加大引導推動力度,如法律、政策以及基礎設施建設等的支持。
“垃圾分類是社會治理的一個試金石”,在社會治理的背景下,垃圾分類需要更多的公眾參與。
余寧表示,寧波六年多的垃圾分類實踐過程中,明顯感覺到企業帶來的價值。在這個過程中,寧波在各個細分市場都投入了很多資金。如花費10億做垃圾分類基礎設施,包括中轉站建設、點位改造,以及終端處置設施的建設。還有管理宣傳,也花了近五千多萬。
垃圾分類帶來的細分市場很多。在這個過程中,政府也有很多新的需求,希望得到升級:
收運裝備的升級需求
隨著強制垃圾分類的推行,廚余垃圾的單獨收運對車輛提出很多的要求,比如不斷提高的含水量,都對收運車輛提出了新的要求。余寧強調,企業的發展需要跟上政府的需求。環衛行業很到程度上以政府需求為主,如果企業家沒有去研究政府的升級需求,在今日的環衛市場競爭中,就會面臨被淘汰的危機。
服務隊伍的升級需要
寧波垃圾分類推進中,項目的外包企業比較多,垃圾收運體系中120多個作業主體,有七、八十家是外包企業。這就會面臨人員很雜,素質參差不齊,很難管理的問題。
未來這樣的項目配置會越來越多,這就要求企業作業細節的規范升級。其次,垃圾分類受到社會普遍關注后,更多的公民會參與進來,溝通和交流會越來越多,這就要求,作業企業的溝通引導(輿論引導)能力升級。這些都對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轉場站的改造需要
以往的老舊中轉站,還存在“低、小、散+擾民”的問題,會直接影響環衛作業在民眾中的好感度。
環衛升級后,要求現代化的中轉站,具備“視覺美觀+運轉高效+環境友好”,無論是外景還是內部設施,都要做到全面的升級和完善。
設施技術的升級需要
以往垃圾要么是進焚燒廠,要么是進填埋場。但隨著垃圾分類的推進,也對后端對應的垃圾處理設施提出了新的需求,比較受關注的就是對新處理技術的需求。如固體分選技術、厭氧產沼技術、沼氣提純技術、污水處理工藝等。
隨著智能化手段進入垃圾分類行業,智能化手段的很好應用也成為目前項目中比較受關注的點,希望通過更多智能化的手段識別垃圾分類的質量,如打開垃圾袋掃一掃,就知道廚余垃圾質量如何。
監管服務的升級需要
從隊伍監管的角度來講,監管服務的升級也是需要的。如車載視頻、車載導航等,希望實現全覆蓋。通過信息化監管,實現監管的有效性。
監管服務的升級需要,對環衛管理隊伍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時對企業也提出了新的需求。余寧表示,十幾年前,寧波在城市管理中就引入了市場化的機制,解決了很多城市發展中的頑疾。
余寧表示,寧波是市場化相對充分的城市,也希望更多的優秀企業帶來新的前沿技術,帶給寧波更多的新理念和新變化。
相關閱讀:專家把脈寧波“垃圾革命”:打通從源頭到終端的“城市靜脈”
編輯:李曉佳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