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10-31 09:24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劉琪
圖 5 垃圾分類管理平臺工藝流程圖
項目亮點
本項目亮點包括:
1.運營低成本低
相比較“智能箱”解決方案的高成本、使用率低、局限性大的現狀。本解決方案使用了低成本設備與芯片的軟硬件技術,在保障四分類全覆蓋、居民高參與的提前下,運營成本保持在較低水平。
2.分類數據采集與展現
解決方案支持“四分類”數據的全面采集、分析與可視化展現。
3.高擴展性
具備多種場景、設備、運營模式的服務能力,滿足不斷變化的運營需求。
4.通過大規模應用考驗
本解決方案已支持20萬戶以上居民的垃圾四分類運營,經受住大規模、高穩定性應用考研。
實施效果
(1)社會效益
垃圾分類是全民參與的社會化行為,居民參與的有效性,有效的分類運輸與處置,是垃圾分類成敗的關鍵。在這個過程中,是否具備數據化管理、挖掘與分析的能力,尤為重要。本解決方案能夠幫助運營者與管理者掌握垃圾分類前端分類收集、中端分類運輸、后端分類處置的全環節情況,真正為“垃圾分類”這一社會行為提供幫助。
(2)環境效益
垃圾分類的初衷,是為了減少垃圾填埋與焚燒量,提高可再生資源利用水平,降低環境污染。有效的垃圾分類數據跟蹤與管理,是實現這一目標的剛性能力。本解決方案,能夠幫助政府、企業從前端分類到后端處置實現全鏈條管理,為“垃圾減量”目標提供助力。
(3)經濟效益
本解決方案,核心之一是對于各類垃圾產生的源頭與走向進行數據化跟蹤,為“誰污染,誰付費”這一未來環境保護經濟體系的運轉提供堅強保障。
圖 6 垃圾分類管理平臺
7.上海周浦鎮垃圾分類整體解決方案
概況
上海周浦鎮垃圾分類整體解決方案項目位于上海周浦鎮的瑞陽苑小區,該小區由多幢小高層、高層組成,擁有1303戶居民。結合上海強制分類背景及該小區實際情況,聯運環境在該小區實行“四化六定”運營模式。目前該小區內配置一組四分類智能垃圾箱、一組積分兌換發袋一體機、兩組智能兩分類垃圾箱。
該小區自2019年5月開始運營,伴隨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的實施,小區內對干垃圾、濕垃圾實行定時定點投放,投放時間為上午07:00——09:00,下午18:00——20:00。經過幾個月的項目運營,該小區垃圾分類參與率由最初的45%上升到81%,分類正確率由30%上升到85%。
聯運環境在上海周浦鎮試點小區和農村垃圾分類,服務內容包括:垃圾分類前端設備的投放;可回收物收集運輸處置;濕垃圾的二次分揀及清運、處置。該試點將生活垃圾分為濕垃圾、干垃圾、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分別投放至相應制定容器中。濕垃圾由利用專用車輛收集車運至濕垃圾處理房進行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可回收物運至再生資源回收企業,進行回收利用和資源化處理;有害垃圾處理委托具備相應資質的單位進行無害化處理,確保分類后的有害垃圾得到安全處;干垃圾送至填滿場或焚燒廠進行處理。
項目亮點
運營垃圾分類“四化六定”模式,在小區內,設立固定的投放地點和建立固定的投放時間段,由居民自行前往投放點投放,志愿者現場做檢查及打分。其它時間段,由業主自行投放至分類設備中,通過監控攝像和掃碼巡檢,實現垃圾溯源。投放智能設備額外有投放積分,所有積分可以一起累積,每月排名,公示在紅黑榜上。
實施效果
經過一段時間的項目運營,該小區取得了良好的分類效果。小區內垃圾投放由原來的定時撤桶逐漸過渡為減少2處固定分類箱投放點,便于垃圾分類投放,清運的高效運轉。分類箱自帶監控攝像,可以實現24小時監控,減少志愿者人數和值守垃圾箱時間。分類箱具有稱重和溢滿報警的系統,便于及時清運,做到垃圾不落地。截止2019年8月,該小區垃圾分類參與率由最初的45%上升到81%,分類正確率由30%上升到85%。
圖 7 上海周浦鎮垃圾分類整體解決方案
8.紹興市可再生資源項目
概況
聯運環境紹興可再生資源項目囊括越城區戢山和北海兩個街道,共計26個社區37743戶居民。目前已經建設完成18個站點,實際自營交投點16個。截止目前居民已累計辦卡7524張,總回收量近400噸。
聯運環境紹興可再生資源項目采用站點回收和預約上門回收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可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回收種類包括廢紙、廢玻璃、廢塑料、廢橡膠(輪胎)、廢舊衣服、廢舊家電、廢舊有色金屬等幾乎所有廢舊物品。通過設立在社區的回收服務網和智能分類設備,鼓勵居民主動進行可再生資源的投遞回收,同時針對不同居民的實際需求,提供預約上門等便民服務。居民通過回收網點回收的可回收物將以積分形式返到為居民特制的積分卡上,積分可至聯運環境公司對接的商超兌換商品,對居民直接返利。
編輯:陳偉浩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