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10-31 09:24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劉琪
該項目通過專家立項成為住建部2017年4月唯一的環境工程科技類垃圾分類示范項目,并于2018年11月通過項目驗收。此外,該項目下有多個小區,如錢塘梧桐藍山、香山人家等分別被評為浙江省級和余杭區級垃圾分類文明示范小區,其中余杭區東湖街道入選為2018生活垃圾分類示范案例。
實施效果
該項目的實施,有效地改善該區域環境狀況,提升了城市形象和公民幸福指數;有效提升環衛管理水平,讓工作便捷高效;破解垃圾圍城,推動垃圾減量及生態環境綜合治理;有利于實現環境與地方經濟協調可持續發展;通過管控平臺化,數據職業化實現政府、企業和公眾的互動共贏,實現垃圾減量達到50%,為生活垃圾源頭減量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圖 2 杭州市余杭區智慧垃圾分類一體化項目
3.景觀地埋式垃圾桶項目
概況
福田保稅區聯合金融大廈垃圾收集及管理存在問題主要在于:每日產生大量廚余垃圾,因不能及時處理,在街道邊堆積大量垃圾桶;高溫天氣污水橫流,氣味難聞。
深圳市邁睿邁特環境產業有限公司根據客戶的實際問題,對場地、商戶以及垃圾源做了詳細的調研,做了垃圾處置的規劃方案。通過項目的實施,原先在路邊擺放的各類垃圾桶和堆垛物通過分類全部移至地下進行存儲。投料器增加了身份管理系統,除了對應的物業和商業單位允許投放外,其余的垃圾不能夠隨意的丟棄。同時地埋式垃圾桶還有除臭和滿溢傳感,當垃圾桶滿時,會自動發送信息給物業單位,并鎖掉投料器,使得物業在清理清潔垃圾時非常的方便?,F場很干凈,周圍被改造成植被,環境與先前天壤之別。
物業是該項目的直接受益者,因為該項目直接降低了物業的勞動力,同時使垃圾清運效率得到很大的提升,工作環境也大幅改善。
項目亮點
景觀地埋式垃圾桶這個項目,核心主要是兩點:一個是“景觀”、一個是“智能”。景觀主要指,原先的垃圾堆垛場所是蚊蠅滋生,臟亂差的一個環境,現在是可以賦予“綠色”、“造型”、“文化”等氣息的一個場所。讓“垃圾桶”變得高大上起來,這個不是形象和門面的工作,而是我們生活的城市應該有的一個樣貌。
智能主要是指垃圾桶輔之以精密的傳感器,實現滿溢傳感、智能滅火、智能除臭等功能,并且這些信息可以即時的傳輸到后臺管理。當垃圾桶布點成網時還能根據大數據分析實現環衛清運車輛的合理調配,提升儲運效率,減少儲運成本。增加智能身份識別系統還可以很好的管理和監控垃圾投放的實際情況。另外地埋式作為垃圾的臨時存儲方式,相較于目前的地面垃圾桶堆垛,明顯的它在存放管理,污染控制等方面都優于后者。
目前聯金項目實施后,多地環衛部門的領導和工作人員,其他相關物業單位的負責人都到現場參觀了解。非常認可垃圾儲運景觀化、地埋管理的方式,認為這的確是解決現在垃圾存儲轉運問題的一條新路線。
實施效果
(1)社會效益
推動垃圾儲運的升級,改善社區環境,提升城市形象和老百姓生活感受。和源頭垃圾分類相配合,逐步實現前端分類的目標。
(2)環境效益
改善當前的垃圾儲運環境,改善環衛、物業人員的工作環境,減少垃圾為污染源對周邊的影響。消除人們對垃圾桶避之不及的觀念。智能的投料器還能提供環境監測的功能。可以作為城市環境監測的各個終端存在。
(3)經濟效益
作為前端分類不可或缺的一個組成部分,結合源頭垃圾的分類,可以很好的解決垃圾干濕分離、可回收垃圾的存儲管理,為后端垃圾處理減負。提高轉運的效率,提高垃圾可回收利用率,提高人們在垃圾儲運、分類管理方面相關的意識。國內專業研究做過分析:垃圾分類可回收利用率每提升1個百分點,意味著可以節約百億的成本。所以這是一個積少成多,具有幾何效應和蝴蝶效應的項目過程。
圖 3 景觀地埋式垃圾桶項目
4.靖安縣生活垃圾分類及鄉鎮環境整治政府購買服務項目
概況
本項目服務期為10年,服務內容為轄區內城區及鄉鎮(含秀美村莊)的垃圾分類收集及處理。靖安縣位于江西省西北部,宜春市北部,屬國家長江中游城市群、南昌大都市區、昌銅高速生態經濟帶三大規劃區內。靖安風景優美,是全省首個國家級生態縣、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全國首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全國河湖管護體制機制創新試點縣、全國森林可持續經營試點縣。
項目亮點
僑銀環保靖安縣垃圾分類工作正如火如荼地開展,在提升全縣居民垃圾分類意識的同時,也為多地破解“垃圾圍城”問題提供了可行的路徑。僑銀垃圾分類模式受到眾多政府領導、媒體和居民的認可與支持。
在靖安,僑銀環保堅決按照“政府主導、市場運作、部門配合、全民參與”的原則,先試先行,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積極探索垃圾智慧分類運營模式,對垃圾前端分類、中端收運、末端處理實施全鏈條管理,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垃圾處理的創新之路,嚴防“源頭分類、中端混運、后端混合”問題。
僑銀環保靖安垃圾分類項目,是以互聯網+為基礎,以大數據分析為導向,運用互聯網智能分類平臺,將智能設備與傳統分類桶相結合,提高覆蓋率,降低成本,實現有效追根溯源,數字化體現居民分類知曉率、參與率、正確率,最終達到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效果。
編輯:陳偉浩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