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12-21 17:14
來源:廣西壯族自治區環保廳
第二十四條 項目單位要健全項目檔案管理。項目應當單獨建檔,歸檔內容包括工程前期工作材料、審批、招投標、監理、驗收、資金、質量及其它管理和審批文件等。
第二十五條 自資金文件下達之日起,項目應當按月報告項目進展情況。項目業主應當于次月3日前將上月項目進展情況匯報到所在地環境保護部門。材料包括:項目進展情況的文字性敘述(蓋公章),項目施工形象進展照片,監理單位的月監理情況記錄,項目存在問題,資金使用及撥付情況,下步工作計劃等。縣級環境保護局應當在次月5日前將轄區所有項目上月進展情況匯總上報設區市環境保護局,設區市環境保護局應當在次月的7日前將轄區所有項目上月進展情況匯總與審核,并將項目進展匯總表及相關材料報送環境保護廳。項目完成驗收后的第二個月起停止報送進展情況。
第七章 項目驗收
第二十六條 2016和2017年度中央土壤污染防治專項資金支持的項目由自治區環境保護廳組織項目總體驗收。2018年及以后的專項資金支持項目,土壤環境監管監測能力建設及提升類的項目驗收要求由環境保護廳負責,其余類型項目由項目所在地設區市環境保護局組織項目總體驗收。
第二十七條 在項目總體驗收前,項目業主要及時組織施工單位對項目完成情況、實施效果、資金使用情況等進行驗收,并按國家和自治區有關規定組織竣工驗收和竣工決算,市、縣兩級環境保護部門和財政部門參與。
土壤污染風險管控類、污染地塊治理與修復類、受污染耕地治理與修復類、重金屬污染防治類項目還需要委托有資質的單位開展驗收監測、資金審計以及編制竣工驗收報告,第三方驗收監測報告和資金審計報告作為竣工驗收報告附件體現。驗收報告編制單位、資金審計單位、驗收監測單位不得為與施工、監理中標單位有關聯的單位。監測達到預期目標的,資金使用規范的,可向環境保護廳(項目所在地設區市環境保護局)提出項目驗收申請,提交項目竣工驗收報告。
第二十八條 環境保護廳(項目所在地設區市環境保護局)收到項目驗收申請后,應當及時組成驗收組并召開項目驗收會,驗收組由自治區、市、縣環境保護部門代表、財政部門代表以及技術專家組成。技術專家由環境保護廳在《廣西土壤環境管理專家庫》隨機抽取不少于4名相關環保領域及1名財務方面的專家,并通知專家參會。驗收組在驗收過程包括現場勘查,審閱竣工驗收報告、工程及環境監理報告,形成驗收意見,并由出具驗收結論。未通過驗收的,責令相關責任方限時整改。
第二十九條 項目驗收通過后,項目所在地設區市環境保護局應當在地方人民政府或者本部門網站發布公告,公布項目實施情況和驗收結果。相關驗收材料提交環境保護廳備案。環境保護廳定期將完成驗收的項目告知財政廳。
第八章 監督檢查與廉政紀律
第三十條 按照國家要求,環境保護廳會同財政廳對項目實施和資金使用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定期開展項目實施成效評估和資金績效評價,內容主要包括項目實施情況、任務完成情況、主要成效;資金使用的安全性、規范性和有效性等。檢查和評價結果將作為下一年度安排項目和資金的重要依據。
第三十一條 相關市級環境保護、財政部門要建立健全監管制度,加強對項目和資金的監督和管理,重點對項目實施進度、建設管理、資金使用以及土壤質量改善情況等進行監督檢查。檢查過程中,如發現項目建設規模、內容、技術路線等擅自進行重大調整、實施進度遲緩以及騙取、挪用專項資金等行為的,市級環境保護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及時下達整改通知書并報環境保護廳備案,市財政局應當采取暫停撥付資金、追繳已撥付資金等措施,直至有關問題整改完成。
第三十二條 各級環境保護、財政部門應當按照信息公開要求,在有關政府網站上公布資金安排和使用的詳細情況、項目安排和具體實施情況等信息,接受社會監督。
第三十三條 為規避廉政風險,不允許第三方公司無償參與項目建議書、項目場地環境調查報告、風險評估報告和項目實施方案編制等有關工作。
第三十四條 各項目業主、各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財政部門等有關單位與人員要熟知《公務員法》、《行政監察法》、《預算法》、《招標投標法》、《政府采購法》、《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等國家有關規定,在項目申報、分配、實施、監管、驗收過程中不得發生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提供虛假申報材料、惡意串通等騙取專項資金等違法違紀行為。
第三十五條 專項資金要實行轉款專用、轉賬核算,任何部門、單位和個人不得擠占、挪用、虛報專項資金、不得擅自改變專項資金用途。
第九章 附 則
第三十六條 國家直接安排補助轄區的土壤污染防治項目和專項資金支持的自治區本級項目,在項目實施和監督過程中參照本辦法管理有關規定執行。
第三十七條 各市可根據本辦法,結合實際,制定本地區的項目和資金管理實施細則,加強統籌規劃,規范項目和資金管理,明確工作分工,落實責任,全面推進土壤污染防治工作。
第三十八條 本辦法由環境保護廳、財政廳負責解釋。
第三十九條 本辦法自印發之日起實施。
編輯:劉影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