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12-07 14:45
來源:廣東省東莞市政府
中國固廢網獲悉,為加強廣東省東莞市餐廚廢棄物管理,促進源頭減量和資源回收利用,保障食品安全,維護城市環境衛生,近日,東莞市人民政府發布關于印發《東莞市餐廚廢棄物管理辦法》的通知,全文如下:
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市府直屬各單位:
現將《東莞市餐廚廢棄物管理辦法》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東莞市人民政府
2017年11月30日
東莞市餐廚廢棄物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加強本市餐廚廢棄物管理,促進源頭減量和資源回收利用,保障食品安全,維護城市環境衛生,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廣東省城鄉生活垃圾處理條例》《城市生活垃圾管理辦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于本市行政區域內餐廚廢棄物的產生、收集、運輸、處理及其相關的管理活動。
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餐廚廢棄物,包括餐飲垃圾和廚余垃圾。
餐飲垃圾是指餐館、飯店、單位食堂、農貿市場等餐廚廢棄物產生單位(含個體工商戶、下同)在食品生產、經營活動中產生的食物殘余、食品加工廢料、過期食品和廢棄食用油脂。廢棄食用油脂是指在食品生產、經營過程中產生的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動植物油脂、從餐飲垃圾中提煉的油脂以及含油脂廢水、經油水分離器或者隔油池分離處理后產生的油脂。
廚余垃圾是指家庭日常生活中丟棄的果蔬及食物下腳料、剩菜剩飯、瓜果皮等易腐有機垃圾。廚余垃圾應當與其他生活垃圾分開處理,并逐步進行集中處理。
第四條 本市餐廚廢棄物管理應堅持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原則,實行統一收運、集中處理。
第五條 市城市綜合管理部門負責本市餐廚廢棄物收集、運輸和處理的監督管理工作。
各鎮街(園區)城市綜合管理部門按照規定的職責,負責轄區范圍內餐廚廢棄物的管理工作,督促轄區內餐廚廢棄物產生、收運及處理單位做好餐廚廢棄物的收集、運輸和處理工作,定期將餐廚廢棄物排放登記情況上報市城市綜合管理部門。
市環保部門負責餐廚廢棄物產生、收運、處理單位的污染防治措施及排水許可的監督管理。
市農業部門負責畜禽生產場所的監督管理,依法查處無證生產動物源性飼料產品以及使用未經高溫處理的餐館、飯店和食堂的泔水飼養畜禽的違法行為。
市商務部門應當指導餐飲業行業協會強化行業自律,引導餐飲服務企業將餐廚廢棄物交給取得收集、運輸和處理許可的企業收集、運輸和處理。
市食藥監部門負責查處餐飲服務活動中以餐廚廢棄物為原料制作食品的違法行為,并對餐飲服務環節是否按規定處理廢棄油脂和餐飲垃圾進行監督檢查。
市質監部門應當加強對以餐廚廢棄物為原料加工企業的工業產品(非食品類)質量、標準的監督管理。
市公安部門應當加強對餐廚廢棄物收集運輸車輛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
第六條 餐廚廢棄物產生單位應當按照規定履行餐廚廢棄物處理的相關義務。
餐廚廢棄物收運、處理單位應該嚴格遵守相關規定,做好餐廚廢棄物的收運、處理工作。
第七條 餐廚廢棄物處理費,是指對餐廚廢棄物進行收運、處理所發生的費用(已包含在生活垃圾處理費中,無需再另行收費)。其收費標準由市價格主管部門按照我市生活垃圾處理費征收管理政策制定。
餐廚廢棄物收運、處理企業的服務費單價實行市場調節價。具體按特許經營協議約定的標準執行。
第八條 餐飲行業協會應發揮行業自律作用,規范行業行為,推廣餐廚廢棄物源頭分類減量,逐步將餐廚廢棄物的管理工作納入餐飲行業自律范圍。
第二章 收運、處理管理
第九條 從事餐廚廢棄物經營性收運工作的單位,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向市城市綜合管理部門提出申請,依法取得城市生活垃圾經營性清掃、收集、運輸服務許可證。
從事餐廚廢棄物經營性處理工作的單位,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向市城市綜合管理部門提出申請,依法取得城市生活垃圾經營性處置服務許可證。
未取得城市生活垃圾經營性服務許可證的單位或個人,不得從事餐廚廢棄物經營性收運、處理活動。
第十條 市城市綜合管理部門應當通過招投標等公平競爭方式確定餐廚廢棄物收運、處理單位,并與其簽訂特許經營協議。
特許經營協議應當明確餐廚廢棄物收運范圍、服務標準、服務費單價、監管程序、經營權期限、經營權撤銷的條件等內容。
餐廚廢棄物收運單位,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配備符合國家相關標準和技術規范的餐廚廢棄物運輸專用車輛,車輛具有餐廚廢棄物專用運輸車標識、全密閉自動卸載運輸和防臭味擴散、防遺撒、防滲瀝液滴漏功能,安裝行駛及裝卸記錄儀,并依法取得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車輛行駛證;
(二)企業經營管理體系健全,組織結構設置合理,具備健全的技術、質量、安全和監測管理制度并有效執行;
(三)具有固定的辦公場所及機械、設備、車輛停放場所;
(四)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條件。
餐廚廢棄物處理單位,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餐廚廢棄物處理廠的選址符合城鄉規劃,并取得規劃許可文件;
(二)具有成熟可靠的餐廚廢棄物處理工程技術方案,采用的技術、工藝符合國家有關標準;
編輯:劉影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