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10-31 10:06
來源:中山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二是建立領導機構和工作機制。成立中山市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試點工作組,組長由市政府常務副市長擔任,副組長由市發展改革局、經濟和信息化局、環境保護局、沙溪鎮主要領導擔任,成員包括市發展改革局、經濟和信息化局、公安局、財政局、物價局、國土資源局、環境保護局、住房城鄉建設局、農業局、衛生局、城鄉規劃局、城管執法局、食品藥品監管局、工商局、質監局、沙溪鎮有關領導及華南公司負責人。試點工作組下設辦公室,設在沙溪鎮政府。相關職能部門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配合落實試點工作試點工作組。每季度召開聯席會議,溝通交流試點工作開展情況,研究解決試點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推進試點工作順利開展。
三是明確試點工作任務。試點期間,沙溪鎮政府協調政府機關食堂、公辦學校飯堂和公辦事業單位飯堂向華南公司免費提供餐廚垃圾,未達到華南公司餐廚垃圾處置設施處理量部分,沙溪鎮政府可協助華南公司向餐飲企業收集,所需費用由華南公司自行承擔。
自2013年開始華南再生(中山)資源有限公司作為餐廚垃圾處理試點單位開展餐廚垃圾回收處理的試點工作,試點工作開展至今積累了一定經驗,但從整體情況看,該公司能夠收集到的餐廚垃圾有限,無法保障項目的常態化運營。并且該試點用餐廚垃圾制作動物蛋白,主要用于制作魚類飼料。由于餐廚垃圾成分復雜,產品的質量控制難度大,難以取得國家關于此類原料銷售的相關審批批文,試點項目在實施一段時間后停止。
(6)糞便無害化處理情況
中山市從2008年就啟動了糞便無害化處理廠項目,由于項目第一次選址辦理土地證需要太長時間,就重新進行選址。按照當時的政策和市政公用設施集中合理布局的原則,擬已特許經營方式委托國有企業依托城市污水處理廠建設糞便無害化處理廠,并開展了可研、環評等一系列前期工作。在項目立項時,國家關于公用設施特許經營政策有變化,原方案未能通過審批,項目再次中斷。目前正在調整方案,重新開展前期工作。
綜上分析,整體來看上述各項規劃目標大部分完成,垃圾收運機械化、密閉化運輸比重和清掃收集服務范圍基本達到規劃目標,但是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急需迅速提高。而制約垃圾無害化處理率的關鍵在于垃圾綜合處理設施建設進度進展延緩,這導致了全市在“十二五”規劃末期的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僅為45%。隨著生活垃圾分類收集的推廣,城鎮垃圾中的可回收垃圾以及農村生活垃圾中的可回收垃圾、有機易腐垃圾和惰性垃圾均得到分類處理,不進入生活垃圾收運系統,使得全市生活垃圾的有效處理率達到90%。由于分類收集對于垃圾分流的效果具有不確定性,因此,建設充足的處理設施,提高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是從根本上解決垃圾問題的關鍵。
(一) 存在的主要問題
中山市“十二五”期間在環衛工作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以中心組團、北部組團和南部組團垃圾綜合處理基地為核心的“村收集、鎮轉運、市處理”生活垃圾收運處理系統已經基本形成,收運處理及監管等各個環節得到進一步完善和提升,城鄉保潔覆蓋率達到100%,垃圾日產日清。通過市、鎮財政補貼和收取垃圾處理費等方式,環衛經費有了充分保障。城鄉生活垃圾收運處理逐步走向制度化、規范化、專業化。
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現在:
(1)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處理能力不足,有待進一步提高。
2014年底,全市城鄉生活垃圾日產生量達到4986噸,每年仍在高速增長,而設施無害化日處理能力是2170噸(中心基地和北部基地的焚燒處理能力分別為1050t/d和970t/d,坦洲鎮垃圾衛生填埋場的處理能力為150噸/日),且坦洲鎮垃圾衛生填埋場即將滿容封場,總無害化處理能力嚴重不足。處理能力的提高不僅要滿足垃圾處理總量的需求,同時要滿足分類收集系統配套的分類處理的需求。
(2)提高垃圾綜合處理能力,不同類型的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急需加快建設。
根據《廣東省城鄉生活垃圾處理“十三五”規劃》以及相關要求,城鄉生活垃圾處理“十三五”比“十二五”規劃的規劃內容有了較大擴充,需要將餐廚垃圾、糞便、大件垃圾以及建筑垃圾等不同類型的垃圾均列為規劃內容。為與未來政策順利銜接,需要加快組織建設相應的收運處理系統。
目前,中山市餐廚垃圾、糞便、大件垃圾以及建筑垃圾等不同類型的垃圾無害化、資源化收運處理設施均在前期工作階段,尚未形成處理能力,垃圾綜合處理體系尚未形成,這對于提高全市垃圾收運處理水平形成嚴重制約,也成為深入開展分類收集的瓶頸。
(3)應急設施欠完善,影響全市垃圾收運處理安全運營。
由于與附近村民及當地政府尚未達成一致意見,中心基地和北部基地已建成的衛生填埋場還無法接受原生垃圾,無法實現應急的功能。在中心基地和北部基地的垃圾焚燒廠停爐檢修(每年約65天,處理能力分別下降約30%和50%)及應急狀態時,垃圾無處可去,給相關部門和鎮區造成巨大壓力。
(4)垃圾收運體系建設水平需進一步提升。
雖然全市已經建立起了“村收集、鎮轉運”的收運體系,但由于歷史原因及新建項目選址、環評困難等客觀原因,垃圾收運系統的設施建設水平普遍偏低,特別是二次污染防治措施普遍不足,只能勉強達到相關標準。這不僅制約了垃圾收運處理水平的進一步提升,也與中山市的城市發展階段不相適應。需要在“十三五”期間加大力度,進一步提升以垃圾收集點、垃圾轉運站為核心的垃圾收運系統建設標準。
三、“十三五”規劃需求分析
(一) 生活垃圾處理需求預測
(1)垃圾成分預測
垃圾成分預測方法采用生活垃圾-氣化率相關比率預測方法。
國內外有關研究一致表明,城市垃圾成分受氣化率、飲食結構、氣候、流動人口量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其中影響量大的是氣化率。不同地區或城市所做研究顯示:城市垃圾中易腐物含量及含水率隨氣化率提高呈正比變化,而灰渣比例則明顯減小;同時氣化率變化也隱含著其它因素的變化。
編輯:程彩云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