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5-10 17:20
來源:山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五、重點工程
未來一段時期,貫徹落實國家關于推進能源生產和能源消費革命的總要求,圍繞水能、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地熱能、海洋能、核能七類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資源,結合我省資源稟賦和開發利用基礎,規劃實施“綠色電力供應工程”、“綠色熱力保障工程”、“綠色燃料補充工程”、“區域能源轉型示范工程”、“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示范工程”、“新能源微電網應用示范工程”、“科技創新工程”等七大工程,不斷增加清潔能源供應,轉變能源發展方式,推進全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展。
(一)綠色電力供應工程
加快推進風電、光伏發電、生物質發電、核電發展,不斷擴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電應用范圍和規模,積極提高電網接入和消納能力,不斷優化電力工業結構。“十三五”期間,綠色電力新增裝機容量1900萬千瓦左右;“十四五”~“十五五”期間,新增裝機容量4500萬千瓦左右。
風電。重點圍繞打造陸上、海上“雙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近期,重點抓好華能蓬萊、華電龍口、國電長清、大唐平度、華潤費縣一批集中式、規模化風電場開發,建成陸上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適時啟動魯北、萊州灣、長島潮間帶及近海風電場建設。遠期,繼續擴大陸上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開發規模;建成魯北、萊州灣、長島3個百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場,啟動渤中、半島北、半島南海上風電場建設,海上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初具規模。“十三五”期間,全省新增風電裝機容量680萬千瓦;“十四五”~“十五五”期間,新增裝機容量900萬千瓦。
光伏發電。重點實施五大光伏發電示范工程,“十三五”期間,全省新增光伏發電裝機容量870萬千瓦;“十四五”~“十五五”期間,新增裝機容量1500萬千瓦。塌陷地光伏發電工程,以濟寧微山、任城、鄒城,棗莊滕州、市中區、嶧城區,泰安新泰,菏澤巨野、鄆城等地煤礦、石膏礦塌陷較為集中的區域為重點,采取統一規劃、集中連片、分步實施的方式,打造魯西南塌陷地光伏發電基地。黃河三角洲鹽堿灘涂地光伏發電工程,充分利用東營河口、利津,濱州沾化、無棣,濰坊濱海、壽光、昌邑等區域鹽堿灘涂地,結合當地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資源條件及電網輸送要求,加大光伏發電開發利用力度,形成魯北光伏發電聚集區。高效生態農業光伏發電工程,重點在青島、濰坊、德州、聊城、菏澤等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區域,結合種植、養殖業發展,按照集約高效、綜合開發、立體發展的原則,建設一批農光、漁光等互補類高效生態農業光伏發電示范工程。“千萬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工程,利用工業園區以及工業企業、商業企業、公共建筑、居住建筑等屋頂,按照分散開發、集中管理的方式,打造一批分布式光伏發電規模化應用示范區。光伏扶貧工程,按照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要求,2016~2018年,重點在建檔立卡貧困村、貧困戶,集中組織開展光伏扶貧工程,增強“造血”功能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力爭惠及10萬個貧困戶,讓貧困群眾獲得長期穩定的收益。
生物質發電。在魯西北、魯中等農作物秸稈豐富地區,重點建設農作物秸稈為主的生物質發電項目;在魯南木材加工聚集區和農作物秸稈豐富地區,重點建設農林生物質發電項目;在膠東半島果樹枝椏柴資源豐富地區,重點建設林木資源為主的生物質發電項目。在垃圾、廢水無害化處理集中地區和畜禽規模化養殖地區,合理布局垃圾和沼氣發電項目。“十三五”期間,全省新增生物質發電裝機容量80萬千瓦;“十四五”~“十五五”期間,新增裝機容量270萬千瓦。
核電。圍繞打造國家東部沿海重要的核電基地, 以高溫氣冷堆、AP1000壓水堆、CAP1400大型先進壓水堆示范和商業化應用為核心,安全穩妥推進核電建設。“十三五”期間,建成海陽核電一期、榮成高溫氣冷堆示范工程,新增裝機容量270萬千瓦;“十四五”~“十五五”期間,力爭全面建成海陽、榮成核電基地,啟動第三核電廠址建設,新增裝機容量1795萬千瓦。
專欄:綠色電力供應工程
風電:
陸上風電基地:重點推進煙臺、青島、濰坊、東營、濱州等市沿海陸域,淄博、泰安、濟寧、臨沂、棗莊等市山區,以及有序推進德州、菏澤等市平原地區風電場開發。
海上風電基地:規劃魯北、萊州灣、渤中、長島、半島北、半島南等六個百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場。其中,魯北海上風電基地位于山東省北部近海,海域范圍主要涉及濱州和東營海域范圍,場區海域總面積為367平方公里,規劃裝機規模135萬千瓦;萊州灣海上風電基地位于山東省萊州灣海域內,涉及東營市、濰坊市和煙臺市的部分海域,場區海域總面積為722平方公里,規劃裝機規模280萬千瓦;長島基地位于山東省長島縣附近海域,場區海域總面積為363平方公里,規劃裝機規模175萬千瓦。
光伏發電:
塌陷地光伏發電工程:重點推進濟寧、泰安市新泰采煤沉陷區光伏領跑示范基地建設,逐步推進棗莊蔣莊礦區、柴里礦區以及菏澤巨野礦區等地區塌陷地光伏發電工程建設。
黃河三角洲鹽堿灘涂地光伏發電工程:重點推進東營河口、利津,濱州無棣、沾化,濰坊壽光、昌邑、濱海等鹽堿灘涂地光伏項目建設。
高效生態農業光伏發電工程:重點在青島、濰坊、東營、德州、聊城、菏澤等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區域,打造高效生態農業光伏發電示范工程。
“千萬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工程:重點在工業企業、商業企業、公共建筑、居住建筑等建筑物屋頂,發展分布式光伏發電。
光伏扶貧工程:堅持“省級統籌、縣負總責,統一規劃、分步實施,政策扶持、合力推進”的總體思路,建立健全政府補助、社會幫扶、金融支持、幫扶單位和用戶出資等多種途徑相結合的資金籌措機制,因地制宜推進戶用分布式、村級小型電站、集中式電站建設。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