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12-30 09:10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汪茵
12月20日,湖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左健在“2019(第十三屆)固廢戰略論壇”上分享了她在中日之間垃圾分類細分領域方面的比較研究成果。
近兩年來,垃圾分類話題熱度居高不下,行業內不少人認為垃圾分類不僅僅涉及技術問題,更涉及到公共管理問題。在這一方面,日本、德國等有著豐富垃圾分類實踐經驗的發達國家的做法成為固廢行業內許多人研究的內容。12月20日,湖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左健在“2019(第十三屆)固廢戰略論壇”上分享了她在中日之間垃圾分類細分領域方面的比較研究成果。
左健
日本的固廢管理
日本垃圾分類的歷史課題和對策
日本自二戰后面臨嚴重的環境問題,蚊蠅滋生,流行病擴散,為改善公共衛生水平,保持舒適的生活環境,日本將固廢處理作為環境衛生對策,制定了《清掃法》。
到20世紀60-70年代,日本進入了高速發展期,產業廢棄物快速增加,公害問題日益突出,《廢棄物處理法》出臺并進行了多次修訂。
20世紀80年代,日本進入了泡沫經濟時期,廢棄物產生量不斷增加的同時,成分也變得更為復雜。雖在早前就已提出再循環利用,但卻難以應對日益增長的廢棄物處理量,構建“循環型社會”的理念應運而生。
20世紀90年代,日本廢棄物治理的主要課題聚焦到了廢物產生抑制和回收利用,針對各種資源垃圾的回收利用、有害物質(包括二惡英)控制、以及可應對固廢種類和性質多樣化的處理體系,出臺了《環境基本法》、《二噁英對策特別措施法》、《產廢處理指定設施整頓法》、《容器包裝回收利用法》、《家電回收利用法》,并二次修訂了《廢棄物處理法》。
進入21世紀,日本開始推進3R以構建循環型社會,并進一步加強產業廢物處理對策,以及非法投棄對策,出臺了《循環型社會構建推進基本法》,針對建設廢棄物、食品廢棄物、PCB、廢車和小型廢家電回收利用的一系列個別法,以及《產廢特別措施法》,并再次修訂了《廢棄物處理法》。
日本現有的法規體系:
日本現有的法規體系以促進循環型社會的構建為主要目標,出臺了《資源有效利用法》,從產品設計和制造階段下手,提高產品的“環境友好”程度,構建制造商自主回收和再生利用體系;出臺了多種資源垃圾的《回收利用法》,促進資源垃圾的再生利用;出臺了《循環基本法》,明確了循環型社會的定義是抑制天然資源消耗、減少環境負荷;確立了資源循環利用和廢物處理的優選順位原則,依次是:①減量、②再使用、③再生利用、④熱回收、⑤妥善處分。
針對循環型社會的構建進程,設立了三個定量考核指標:
“入口指標”:資源生產性= GDP/天然資源投入量,2020年的目標值為46萬日元/噸(2010年37.4萬日元/噸)。
“循環指標”:循環利用率= 循環利用量/(循環利用量+天然資源投入量),2020年的目標值為17%(2010年15.3%)。
“出口指標”:最終處分量=最終填埋量,2020年的目標值為1700萬噸/年(2010年1900萬噸/年)。
左健強調,法規制度的建立是最基本工作,真正實現目標需要切實可行的計劃和社會各單元的貫徹執行。她以《容器包裝循環利用法》為例,介紹了日本通過對塑料容器制造企業和食品制造企業征收廢包裝材料再生利用費,促使生產企業優化設計以減少包裝量,促使使用企業減少使用和提高再利用率。
日本現有的固廢法規體系
目前的固廢處理及3R對策
左健介紹了日本社會為促進公眾與企業對3R的理解與合作,推出了一系列宣傳活動:
3R 促銷月 :為尋求公眾和企業對“3R”的理解與合作,每年10月被指定為“減量、再利用和回收利用促進月”(3R促進月),相關部委、地方政府和組織開展各種倡議活動。
3R促進全國大會(2006-):由環境省和地方政府共同舉辦的論壇,將民眾、企業和政府聚集在一起,交流構建循環型社會的相關知識和經驗,并為每一位參會者提供一次檢討其“生活方式”的機會。該大會的前身是自1992年以來一直舉辦的“垃圾減量促進全國大會”。
環境大臣對循環型社會創建功勞者表彰(2006-):顯著成就的個人、公司和組織、每年“3R促進全國大會”上舉行頒獎儀式。
環保購物運動(2000-):環境省與3R活動推進論壇以及經濟產業省,連同地方各級行政機關、分銷商和消費者團體,共同開展“環保購物運動”。
3R 推動大師:環境部長委托3R推動大師(容器/包裝廢物產生控制推動員)啟發教育民眾。
對策成果—日本固廢總產生量的變遷
在采取上述措施之后,日本的固廢總產生量呈現出下滑趨勢;固廢最終填埋量逐年下降,減量化量逐年上升,變化也十分顯著;資源化量和循環利用率隨著相關法規的不斷出臺而逐年上升;二噁英物質在日本各界的廣泛關注和系列措施后,環境濃度下降到1997水平的1%。
日本固廢總產生量的變遷
編輯:陳偉浩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