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04-02 13:08
來源:四川省發改委
四川省發改委于近日印發《四川省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
規劃提出,以農村垃圾、污水治理、 “廁所革命”為重點,有序推進農村人居環境突出問題治理和監管能力建設,持續推進農村生產生活方式清潔化,全面提升農村人居環境質量。
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建立健全農村生活垃圾管理制度,將農村生活垃圾管理納入現有管理部門職能范圍。建立行政村常態化保潔制度,鼓勵配備專職環衛管理人員,在行政村建立和完善保潔員、清運員、監督員 “三員”隊伍。全面推行 “戶集、村收、鎮運、縣處理”城鄉環衛一體化模式,積極探索適合高原 (三州)地區和地處偏遠、生活欠發達地區的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方式,建立 “因地制宜、分類收集、村民自治、市場運作”的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機制。推行適合農村特點的垃圾就地分類和資源化利用方式,開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試點示范。開展非正規垃圾堆放點排查整治,推廣壓縮式、封閉式收運方式,提高村莊垃圾集中收集點和轉運設施的衛生水平。
推進農村污水治理。大力實施農村生活污水治理 “千村示范工程”,開展農村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因地制宜實行污染治理與資源利用相結合、工程措施與生態措施相結合、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污水處理方式和運行維護模式,總結和推廣適用于不同地區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以鄉鎮政府駐地和人口規模較大的中心村為重點,分類確定排放標準,建立激勵約束機制,推動城鎮污水管網建設和處理能力向周邊村莊延伸覆蓋,確保農村污水得到有效處理。
推進農村 “廁所革命”。按照群眾接受、經濟適用、維護方便、不污染公共水體的要求,結合各地實際普及不同類型的衛生廁所,統籌有關政策和資金,重點開展農村戶用衛生廁所建設和旱廁改造,依托村委會、村民活動中心等公共場所配套建設鄉村公共廁所,消除農村無廁戶現象。實施糞污治理,推進農村廁所糞污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探索完善鄉村垃圾、污水、廁所運營管理體制機制,將廁所糞污治理與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有效銜接,統一規劃、建設和運行。加強教育和倡導,培育和提升公眾的廁所文明意識。
全文如下:
四川省鄉村振興戰略規劃 (2018—2022年)
前 言
為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決策部署,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 《鄉村振興戰略規劃 (2018—2022年)》和 《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開創新時代 “三農”全面發展新局面的意見》, 特編制《四川省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
本規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在把握四川鄉村發展規律和現狀的基礎上,明確階段性目標任務,細化實化工作重點和政策措施,部署重大工程、重大計劃、重大行動,確保鄉村振興戰略落地落實。
本規劃是指導各地、各部門編制本地規劃和專項規劃,分類有序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依據。
第一章 規劃背景
黨的十九大作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科學論斷,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歷史任務,在 “三農”發展進程中具有劃時代的里程碑意義。四川要切實抓住歷史機遇,增強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把鄉村振興戰略貫徹好、規劃好、實施好。
第一節 重大意義
四川地域廣闊、地形地貌復雜,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均有分布,各地發展條件差異大,區域發展不協調、不平衡問題明顯。同時,我省作為農業大省,鄉村面積大、人口多,城鄉之間發展不平衡、農村發展不充分的問題尤為突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加快推進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跨越,對決勝全面小康社會、建設經濟強省,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建設我省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基礎。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農村經濟是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實現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有利于推動農業從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增強我省農業創新力和競爭力,有利于擦亮四川農業大省金字招牌,為我省經濟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建設美麗四川的關鍵舉措。農業是生態產品的重要供給者,鄉村是生態涵養的主體區,生態是鄉村振興的最大優勢。四川是長江上游重要的生態屏障和水源涵養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補齊生態短板,加強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走生產生活生態融合之路,有利于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新格局,實現百姓富、生態美的統一。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傳承發揚我省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效途徑。四川素稱 “天府之國”,具有悠久的歷史傳承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是我國農耕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傳承天府農業精耕細作的優良傳統和歷史文化,挖掘農耕文明新內涵新價值,推進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有利于在新時代煥發出鄉風文明的新氣象。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健全現代社會治理格局的固本之策。社會治理的基礎在基層,薄弱環節在鄉村。四川村莊數量多、分布廣,社會治理任務尤為繁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健全黨組織領導下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有利于構建我省共建共治共享的現代社會治理新格局。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實現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抓手。四川是全國6個扶貧任務最重的省份之一,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點在農村,難點在 “四大片區”,攻堅在深度貧困地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引導資源要素向農村貧困地區流動,有利于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有利于增進農民福祉,提高民生保障水平,促進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讓全省農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編輯:王媛媛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