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久久网|特污兔影院|中文字幕日本一区久久|天堂岛最新版在线bt天堂|草草影院ccyy国产日本欧美

首頁 > 新聞 > 正文

環規院孫寧:醫療廢物處置的挑戰加大,短板如何補齊?

時間:2020-02-25 09:24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孫寧

與此同時,廣東省生態環境廳印發了《廣東省生態環境廳關于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期間醫療廢物應急處置工作的通知》,會同省衛生健康委聯合印發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醫療廢物收集運輸處置工作指引》;四川省生態環境廳印發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醫療廢物應急處置污染防治技術指南(試行)》,河北省生態環境廳編制印發了《河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醫療廢物應急環境管理工作手冊(試行)》《醫療機構指導手冊》《醫療機構執法指南》《醫療廢物處置單位指導手冊》《醫療廢物處置單位執法指南》《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環境應急監測指南》等6本疫情期間環境管理相關工作手冊和技術指南。福建省生態環境廳利用省級生態環境大數據平臺的固廢危廢管理系統,每日匯總福建定點醫院醫療廢棄物的產生、轉移以及處置單位接收和處置臺賬等信息,實現與各定點醫院、處置單位重點點位的視頻聯網。

分析各省發布的文件可以看出,將盡快確保醫療廢物應急處理能力之需和確保處置過程中人員安全放在了突出位置上。相關省市生態環境部門主要領導大力開展現場調研和辦公,協調解決應急處置過程中的困難和需求。

3、疫情期間醫療廢物處置狀況

3.1 湖北(重點是武漢)的處置歷程

湖北13個地級市中,除隨州以外、宜昌市有2個危險廢物運營資質外,其他11個地級市均有一家從事醫療廢物集中收集和處置的企業,全省醫療廢物處置設施設計能力為180噸/天左右。武漢市采用設計處置能力50噸/天的焚燒處置設施,2019年處理負荷率達到96%,孝感和黃岡市為的處置設施設計能力分別為5噸/日(2019年負荷率為85%左右)和10噸/日(焚燒設施,2019年負荷率為86%)。疫情發生后湖北各個地級市都不同程度存在處理能力不足的問題,其中武漢、孝感、黃岡、荊州市等地市問題突出,1月26日以來,孝感市醫療廢物的收集量已從平時3噸/日增加到13噸/日,黃岡市從每日3.6噸增加到15噸/日,武漢市從45噸/日增加到100噸/日以上。

以武漢為例,疫情發生后,武漢市醫療廢物處置中心首先發揮作用,隨著廢物數量的增加,改建了武漢北湖云峰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焚燒設施處理醫療廢物。1月30日開始位于襄陽的中油優藝環保科技有限公司通過收集武漢部分醫療機構產生的廢物并運輸至襄陽進行異地處置的方式處理武漢產生的醫療廢物。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建設過程中配套建設就地處置設施,2月初先后投入了投運。隨后隨著小型就地處置設施陸續到達武漢后,在方艙醫療機構和一些產生量較大的定點醫療機構采用小型設施開展就地處置。該期間武漢市生活垃圾焚燒廠協同處置醫療廢物30余噸。目前武漢醫療廢物主要通過醫療廢物集中處置設施(當地和外運)處置、就地新建焚燒處置設施和就地新建非焚燒處置設施等三種方式進行處置,其中就地處置均為分散型。截至2020年2月19日,武漢全市實際處置醫療廢物110噸/日左右。

為應對后續還可能增加的醫療廢物處置壓力,生態環境部向武漢市調撥10臺處置設施,各區緊急采購15臺移動式處置設施以及贈送的一臺移動處置設施,目前中國節能集團環保公司緊急援建30噸/日的醫療廢物高溫蒸汽處理設施,計劃在2月底投入運營,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南京中船等單位共同援建的醫療廢物焚燒處置方艙也于近期完成現場安裝并投入使用。屆時全市將形成170噸/日以上的處理能力。

3.2 其他省市的處理狀況

2月4日起湖北黃岡下屬的武穴市醫廢突增,采用華新水泥下屬的武穴華新水泥公司水泥窯協同處置產生的醫療廢物,截至2月8日,已焚燒廢物5.48噸,黃岡、黃石等地的醫廢也已交由華新水泥處置。北京水泥龍頭企業金隅集團下屬的北京水泥廠承擔了北京應急情況下醫療廢物的焚燒處置任務。在江浙兩省,東江環保所屬危廢處置基地的醫療廢物日均處理量增加了30%-40%。位于惠州的廣東省危廢綜合處置中心應急配置了每天處置4噸的醫療廢物和1萬多張感染患者床位的處置能力。新三板公司環科股份、中節能集團旗下清潔技術企業、上海環境旗下南充嘉源環保等均被列為危廢處置企業應急備用。廣東省汕尾市、山東省東營市、福建省莆田市、廣東省珠海市、湖北省仙桃市等地均利用了生活垃圾焚燒設施應急處置疫情期間醫療廢物。山東各市從本市危險廢物處置、生活垃圾焚燒、水泥窯協同處置單位中確定至少一家作為醫療廢物備選處置單位,要求處置能力必須滿足醫療廢物處置需求,一旦現有醫療廢物處置單位或設施無法正常運行,立即啟用備選處置單位,最大限度消除各類隱患。目前,16市共明確醫療廢物備選處置單位22家,全省備選處置能力已達到894.2噸/日。

4、暴露的主要短板和挑戰

本次應急處置過程中暴露出我國醫療廢物應急處置管理和應急處置設施管理中明顯的問題和短板,主要表現在:

4.1 管理性問題

醫療廢物應急管理上存在的主要問題是:

(1)思想認識明顯不足。一些地方政府和生態環境部門對醫療廢物應急處置的現實意義缺乏認識。本次疫情發生后,一些地方管理部門對阻擊疫情攻堅戰的重要性、復雜性、嚴峻性和持久性缺乏足夠的認識,醫療廢物應急處置管理的主動性明顯不強,等、靠、要思想還比較明顯。

(2)應對醫療廢物處置的應急管理和應急處置裝備(包括轉運車輛、轉運箱、應急處置設施等)儲備明顯不足,依靠大規模的行政手段的“臨時抱佛腳”做法使得應急處置總體處于被動狀態。《醫療廢物管理條例》是醫療廢物處置的根本性文件,基本沒有涉及療廢物應急方面的管理內容,這是很重要的缺失。2009年制定的HIN1疫情醫療廢物應急預案和2020年1月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醫療廢物應急處置管理與技術指南有“一疫一策”的感覺,突發情況發生后,臨時制定相應的應急措施,疫情結束后,應急管理工作就結束了,導致正常情況下,大家都不重視應急制度、應急設施、應急技術、應急操作人員等應急管理和應急設施的配置,醫療廢物應急管理的連續性、落地性明顯不足。

4.2 技術性問題

醫療廢物處置能力和支撐技術上暴露的問題可概括為“三缺乏一隱患”。“三缺乏”是指缺乏醫療廢物應急設施、缺乏醫療廢物轉運車輛和轉運箱、缺乏應急設施現場處置人員。本次武漢醫療廢物應急處置過程中表現較為明顯。“一隱患”是指處置設施處置效果方面,難以達到正常情況下環境排放標準要求,火神山和雷神山采用的應急焚燒處置設施總體技術水平較低,設施體系不健全,給環境和現場操作人員身心健康帶來隱患和威脅。同時廢物具體類型復雜,含水量比正常情況下收集廢物的含水量明顯偏高,對焚燒設施的運營不利。

編輯:趙凡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xjxbtd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固廢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