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1-22 09:44
來源:生態環境部微博
《方案》主要提出六方面的重點任務:一是強化頂層設計引領,發揮政府宏觀指導作用;二是實施工業綠色生產,推動大宗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總量趨零增長;三是推行農業綠色生產,促進主要農業廢棄物全量利用;四是踐行綠色生活方式,推動生活垃圾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五是提升風險防控能力,強化危險廢物全面安全管控。六是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培育產業發展新模式。
下一步,我部將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會同相關部門和單位,啟動試點城市篩選工作,組建專家團隊,指導各地試點實踐,力爭通過兩年試點,在全國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示范模式。
全國生態環保工作會議部署2019年工作
劉友賓:
四、全國生態環保工作會議部署2019年工作
1月18-19日,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總結2018年工作進展,分析當前生態環境保護面臨的形勢,安排部署2019年重點工作。
2019年,生態環境部將堅定不移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定不移貫徹落實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堅定不移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堅定不移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堅定不移打造生態環境保護鐵軍,做到穩中求進、統籌兼顧、綜合施策、兩手發力、點面結合、求真務實,進一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協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
將重點做好以下12項工作:
一是積極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支持和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實施。繼續推進全國“三線一單”編制和落地并制定指導意見。制定實施支持民營企業綠色發展的環境政策舉措。
二是加強重大戰略規劃政策研究制定。推進“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和邁向美麗中國生態環境保護戰略等前瞻性研究,結合生態環境職責的“五個打通”,謀劃好中長期生態環境保護工作。
三是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認真落實《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進一步強化區域聯防聯控,繼續實施重點區域秋冬季攻堅行動。
四是全力打好碧水保衛戰。深入落實《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全面實施長江保護修復、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渤海綜合治理、農業農村污染治理等攻堅戰行動計劃或實施方案。
五是扎實推進凈土保衛戰。抓好土壤污染防治法落實,持續實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繼續做好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工作。組織實施“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方案和廢鉛蓄電池污染防治行動方案。
六是加強生態保護與修復。全面開展生態保護紅線勘界定標,推進生態保護紅線監管平臺建設。制定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監管辦法。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
七是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深入實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督促落實好《“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加快推進全國碳市場建設。組織研究氣候變化中長期目標任務。
八是持續提高核與輻射安全監管水平。深入貫徹核安全法,加快完善核安全法規標準體系,協調推進落實國家核安全相關政策,進一步完善核與輻射安全管理體系。
九是大力推進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執法。推動出臺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規定。啟動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統籌安排強化監督工作。
十是深化生態環境領域改革。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推進重點行業排污許可證核發。深入推進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改革、省以下生態環境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
十一是提高支撐保障能力。推進有關法律法規標準的制修訂,深入開展重點領域科技攻關,推動加快設立國家綠色發展基金。推動建設地下水環境監測體系,構建國家生態狀況監測網。基本完成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工作。
十二是全面加強黨的建設。落實全面從嚴治黨政治責任,鞏固“以案為鑒、營造良好政治生態”專項治理成果,著力打造生態環保鐵軍。
會前,生態環境部召開了2019年全國生態環境系統全面從嚴治黨工作視頻會議,對全系統全面從嚴治黨工作進行部署。會議期間,套開了全國生態環境系統扶貧工作會議,對扶貧攻堅戰相關工作作出安排。
下面,請劉炳江司長介紹情況。
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劉炳江司長
2018年全國338個地市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9.3%
劉炳江:新聞界的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
借此機會,先向大家拜個早年,祝大家新春快樂。首先,我謹代表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對大家長期以來對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謝!借此機會,我就大氣污染防治有關情況作簡要介紹。
一、2018年全國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主要進展
一是黨中央、國務院對打贏藍天保衛戰進行戰略部署。2018年6月,國務院印發《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明確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總體思路、基本目標和主要任務,確定打贏藍天保衛戰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全國人大組織開展《大氣污染防治法》實施情況執法檢查,推動各項法律要求得到全面落實。國務院成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領導小組,進一步強化組織領導。各省(區、市)結合實際,制定實施方案,細化分解任務,層層傳導壓力。各有關部門分工負責、密切配合,完善配套政策,建立長效機制。
二是推動產業、能源、運輸和用地結構持續優化。穩步推進化解鋼鐵、煤炭過剩產能,持續開展“散亂污”企業整治。全國達到超低排放限值的煤電機組約8.1億千瓦,占全國煤電總裝機容量的80%;完成工業爐窯排查治理1.3萬臺(座),完成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治理2.8萬家。全國淘汰10蒸噸/小時以下燃煤小鍋爐3萬余臺,北方地區清潔取暖試點城市由12個增加到35個,完成散煤治理任務480萬戶。印發《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行動計劃》,全面統籌“油、路、車”,今年1月1日,全國全面供應國六汽柴油。全國鐵路貨運總量同比增長9.1%,淘汰老舊機動車200多萬輛,推廣應用新能源車100多萬輛。全國秸稈焚燒火點數同比下降30%,其中東北地區同比下降約48%。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