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1-17 15:03
來源:貴州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近日,貴州省生態文明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了關于全面推進我省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通知(黔生態辦發〔2019〕1號)。該通知對實施垃圾分類提出了明確要求和具體方法,詳情如下:
貴州省生態文明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全面推進我省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通知
黔生態辦發〔2019〕1號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貴安新區管委會,各縣(市、區、特區)人民政府,省有關部門、人民團體:
根據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14次會議精神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 住房城鄉建設部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17〕26號)要求,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應率先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為全面推進我省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經省生態文明建設領導小組同意,現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總體要求
全面實施城鎮生活垃圾分類,積極鼓勵開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堅持法治為基礎、政府推動、全民參與、協同推進、因地制宜,落實政府主體責任,大力宣傳生活垃圾分類,加快建立生活垃圾分類政策法規體系,加快建立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垃圾處理系統,推進地級城市餐廚垃圾處理能力全覆蓋、市(州)中心城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處理能力全覆蓋、縣城及以上城市生活垃圾資源化處理能力全覆蓋、有毒有害垃圾專項處理。
2019年,各地全面部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制定生活垃圾分類方案,城區范圍內全面實施生活垃圾分類;到2020年底,基本建立生活垃圾分類相關法規、規章,形成一批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區;在進入焚燒和填埋設施之前,可回收生活垃圾(可回收物和易腐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以上。
二、全面實施生活垃圾分類
(一)實施范圍
城區范圍內的單位和個人。
1.公共機構。主要為黨政機關,學校、科研、文化、出版、廣播電視等事業單位,協會、學會、聯合會等社團組織,車站、機場、碼頭、體育場館、演出場館等公共場所管理單位。
2.各類企業。主要為園區內生產制造企業、商貿服務企業及城區內的賓館、飯店、購物中心、超市、專業市場、農貿市場、農產品批發市場、商鋪、商用寫字樓等。
3.城鎮居民。主要為社區居民、城區內村民等。
(二)生活垃圾分類主要類別及相關要求
各地應將生活垃圾按照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進行分類,并建立與分類品種相適應的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置設施體系。
1.有害垃圾。
(1)主要品種。包括:廢電池(鎘鎳電池、氧化汞電池、鉛蓄電池等),廢熒光燈管(日光燈管、節能燈等),廢溫度計,廢血壓計,廢藥品及其包裝物,廢油漆、溶劑及其包裝物,廢殺蟲劑、消毒劑及其包裝物,廢膠片及廢相紙,廢礦物機油及其包裝物等。
(2)投放暫存。按照便利、快捷、安全原則,設立專門場所或容器,對不同品種的有害垃圾進行分類投放、收集、暫存,并在醒目位置設置有害垃圾標志。對列入《國家危險廢物名錄》(環境保護部令第39號)的品種,應按要求設置臨時貯存場所。
(3)收運處置。根據有害垃圾的品種和產生數量,合理確定或約定收運頻率。有害垃圾應送至有資質的專業環保企業處置,運輸、處置應符合國家有關規定。鼓勵骨干環保企業全過程統籌實施有害垃圾分類投放、收集、運輸和處置。
2.易腐垃圾。
(1)主要品種。包括:家庭、食堂、賓館、飯店等產生的餐廚垃圾,農貿市場、農產品批發市場產生的蔬菜瓜果垃圾、腐肉、肉碎骨、蛋殼、畜禽產品內臟等有機廢棄物。
(2)投放暫存。設置專門容器單獨投放,除農貿市場、農產品批發市場可設置敞開式容器外,其他場所原則上應采用密閉容器存放。餐廚垃圾可由專人清理,避免混入廢餐具、塑料、飲料瓶罐、廢紙等不利于后續處理的雜質,并做到“日產日清”。按規定建立臺賬制度(農貿市場、農產品批發市場除外),記錄易腐垃圾的種類、數量、去向等。
(3)收運處置。易腐垃圾應采用密閉專用車輛運送至專業單位處理,運輸過程中應加強對泄露、遺撒和臭氣的控制。相關部門要加強對餐廚垃圾運輸、處理的監控。
3.可回收物。
(1)主要品種。包括:廢紙,廢塑料,廢金屬,廢包裝物,廢舊紡織物,廢舊家具,廢舊書籍,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廢玻璃,廢紙塑鋁復合包裝等。
(2)投放暫存。根據可回收物的產生數量,設置容器或臨時存儲空間,實現單獨分類、定點投放,必要時可設專人分揀打包。
(3)收運處置。可回收物產生主體可自行運送,也可聯系再生資源回收利用企業上門收集,進行資源化處理。
4.其他垃圾。除上述三類外的其他生活垃圾按現行辦法處理,設置容器、定點投放,按現有收轉運渠道進入生活垃圾終端處理設施處置。
三、加快生活垃圾分類設施體系建設
(一)加快生活垃圾分類收轉運設施建設。完善垃圾分類相關標志,配備標志清晰的分類收集容器。改造城區內的垃圾房、轉運站、壓縮站等,適應和滿足生活垃圾分類要求。更新老舊垃圾運輸車輛,配備滿足垃圾分類清運需求、密封性好、標志明顯、節能環保的專用收運車輛。鼓勵采用“車載桶裝”等收運方式,避免垃圾分類投放后重新混合收運。建立符合環保要求與分類需求相匹配的有害垃圾收運系統。
(二)加快再生資源利用回收體系建設。建設垃圾分類回收和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兩網融合”信息平臺,合理布局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站點,清理取締違法占道、私搭亂建、不符合環境衛生要求的違規站點。建設兼具垃圾分類與再生資源回收功能的交投點和中轉站。建設大件垃圾回收利用中心。鼓勵企業采用押金、以舊換新、設置自動回收機、快遞送貨回收包裝物等方式回收再生資源。加快培育再生資源龍頭企業。
編輯:程彩云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