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12-14 09:12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洪翩翩
“生態環境問題歸根結底是經濟發展方式問題,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發展觀的一場深刻革命,是一個鳳凰涅槃的過程,絕不是輕輕松松唱著‘山歌’就能達到的。”
12月13日,“2018(第十二屆)固廢戰略論壇”開幕,會上,生態環境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黨委書記吳舜澤圍繞論壇“集約循環 突破變局”主題,從環境產業視角詳細分析了近期環境和經濟形勢中的變與不變,他認為,當前,生態文明建設正處于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邁過這一高質量發展的非常規關口需要陣痛和定力。
生態環境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黨委書記吳舜澤
以下內容根據嘉賓現場發言整理。
當前,我國長期發展形勢沒有發生根本性變化,不過受去產能、金融脫實向虛、金融去杠桿(政府債務問題)、降成本、企業稅負、社保、國際經濟形勢等眾多因素的影響,中短期經濟形勢波動復雜敏感。
吳舜澤表示,這些因素同時疊加作用在環境產業上,分析時需要區分共性問題和個性問題、短期問題和長期問題,其中,需要特別注意三點:一是政策對實體經濟的疊加作用,這其中有共振,也有放大,每個政策作用到不同主體時會產生不同的效果。第二,政策不確定性在增強;第三,總體反映在對未來的信心預期上,需要提振信心。
會上,吳舜澤從六個方面詳細分析了近期的環境與經濟形勢。
一、2018年金融問題跟2015年金融政策的影響密不可分
吳舜澤表示,討論錢(金融),不能只看2018年發生什么,要看2015年前后金融業發生了什么,從2015年再看2018年。
2015年是中國金融歷史上重要的一年,P2P、股權質押、公司債及海外融資等創新政策的出臺,金融業膨脹,金融體系復雜化,帶來高利率、脫實向虛等問題。
吳舜澤認為,2018年的金融問題跟前期金融政策的影響密不可分,主要包括以下幾個因素:
一是P2P發展迅速,余額最高達到1.5萬億。但風險較高、監管偏弱、信息相對不透明,部分P2P更是因存在嚴重的管理不合規導致平臺倒閉。二是股權質押融資活躍,凈增加1.5萬億,股市下行時,抵押品價格會降低,有可能被強制平倉并拋售股票,造成股市和信心出現問題,形成惡性循環。三是2014年底,公司債存量7000億人民幣,2018年春季膨脹至5.5萬億。此外,中資企業在海外美元債務存量2400億美金,到2018年三季度擴張到4500億美金。
這樣的背景下,必須進行去杠桿和金融強監管。吳舜澤表示,2018年以來去杠桿政策取得了明顯成效,但融資渠道影響大,實體經濟融資條件急劇惡化。
“缺錢是普遍現象,這是當前企業的共性問題,不是環境產業的特征問題?!?nbsp;
近來,個別上市公司的問題被放大并影響了資本市場對環保行業的信心,實際上,環境產業中出現問題的大部分是上市企業,這些上市公司存在兩點共性,一是都是2014年以來金融加杠桿和PPP政策背景下負債率高的環保企業,二是受政府等支付影響較大的企業。 “個別企業過于激進、短債長投、資金錯配,違背了基本經濟規律?!?/p>
環境產業發展出現的問題不能怪強監管,當前是對過去某些錯誤的糾偏,是正確的方向,吳舜澤建議,環境企業應該保持持續平穩發展,“內修外秀”。
二、政策作用的影響呈現區域和行業分化的特點
今年,“國資系”大手筆買進民營上市企業股份的現象,在環保領域尤為突出。根據中國固廢網不完全統計,截至今年11月,有11起國資意向或已經入股民營上市環保企業的案例發生。業內不少聲音認為“國進民退”現象越演越烈。對此,吳舜澤并不認同。
吳舜澤表示,所謂的“國進民退”,其實去杠桿、去產能等政策對大型與小型企業、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呈現出明顯不同的分化影響。大型企業、國有企業享受了“產能收縮+需求韌性”利好下的量價齊升,但部分民營企業、小型企業出現了負向效果,因此,出現“冰火兩重天”。
同時,吳舜澤認為,去杠桿、去產能等政策還帶來了西部速度領先優勢的逐漸弱化,南北之間的差異擴大,“南快北慢”的情況在今年上半年非常突出。他預判,未來東部地區和部分中部城市可能在新一輪高質量發展中搶得先機,固化新優勢?!爸灰黄破款i,跨過非常規的關口,一定會取得未來不可逾越的先機,獲得比過去更快的增長速度。
在當前的政策環境下,為什么有的企業生活得很好,有的企業生存堪憂,有的地區發展好,有的地區發展差?在吳舜澤看來,這是行業和企業本身的問題所決定的。
1.環境保護對不同領域和不同行業會造成不同的短期影響
越是需要進行轉型升級的行業越歡迎環保嚴管,越是較早進行環保整治的行業越不受經濟社會形勢影響。比如玻璃、陶瓷、水泥等行業早期經歷過環保政策淬煉,在目前環保督察執法下基本沒有受影響,這些行業體會到環保是行業發展的能力建設。
水泥行業嚴重產能過剩,環保嚴要求契合行業態勢。錯峰生產和環保限產政策的執行使得庫存降低,價格惡性競爭得到遏制,行業效益較大改善,有的上市公司毛利達到40%多。再比如,在鋼鐵行業,督察執法減少了低水平或者無效供給,為環境表現良好的企業騰出了空間,促進了鋼鐵行業內一些技術的提升。
另外,仔細分析會發現,經濟下行期和上升期抓環保政策的實施角度和方式不一樣,所產生的影響也不盡相同。
2.環境管理對不同規模企業存在不同的長短期作用
短期來看,總體分析,企業個體產量與收入下滑、價格上漲,存在短暫、有限的陣痛期,大企業約為4個月、小企業約為5個月。長期來看,全國總體分析, 20個月以內環保趨嚴后影響變為積極正面。
編輯:洪翩翩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