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12-16 09:39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洪翩翩
近年來,環保監管日趨嚴厲,環境執法持續加碼,督察態勢漸成常態,環保監管風向已然成為密切影響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當下社會各界對依法嚴格執行的環保監管所帶來的影響和理解眾說紛紜,看法不一。12月15日,在“2017(第十一屆)固廢戰略論壇”上,環境保護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吳舜澤從如何理解環保監管趨嚴這一趨勢、如何看待其影響兩方面進行了深入闡釋和糾偏分析。同時,他強調,“目前必須明確的是,環保監管趨嚴,是依法的、常態的、合理的,是一種理性回歸,未來會成為常態。同時,依法嚴格監管的長遠效益非常明顯,短期影響則需要綜合分析。”
吳舜澤 環境保護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一、如何理解:環保監管趨嚴是依法施政、合理回歸、將成常態
1.監管趨嚴是依法、是常態,是合理的、是回歸
吳舜澤表示,目前必須明確的是,環保監管趨嚴,是依法的、常態的、合理的,是一種理性回歸,所以它也是長期的,未來會成為常態。
他認為,近年來環境監管呈現出三大新特征,一是過去單一靠行政執法,目前行政執法與環境司法同步;二是綜合激勵與嚴懲重罰并重,特別體現在明年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將在7省市開展試點并將推向全國全面實施;三是以排污許可落實排污者主體責任與社會監督嚴格問責相結合。目前,這三大特征已經形成組合拳,使得環境監管威力強勁。
2.為什么會監管趨嚴?因為原來粗放發展的現實基礎和政策環境沒有了
對于為什么監管會趨嚴,吳舜澤認為,分解來看主要包括四個原因。一是目前市場經濟環境下,環境成本必須內化;二是2015年十八大以來,40多項生態環保制度陸續落地,新環保法、水、大氣、土壤等各項立法,包括司法解釋已經基本完成,形成了一系列法規、法律要求,目前所做的是依法監管。三是目前在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常態下,資源環境承載能力接近或者達到上限,已經不能走老路和邪路了,所以必須要走內生發展。四是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提升,生態環境成為稀缺產品,成為老百姓最大的需求之一。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環保監管趨嚴成為必然。
“那為什么感覺嚴了呢?”吳舜澤表示,“從某種意義上講,之所以感覺趨嚴了,其實是過去的欠債太多,寬松軟太嚴重。” 過去上頭熱、中梗阻、下頭冷的現象現在得到了充分改變,各級地方政府和部門在嚴格問責、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導向下對當地企業的監管明顯加強、加碼,抓大不放小,這使得大家對環境監管趨嚴印象深刻、感受明顯。
3.“狼”真的來了 依法加強監管具有對經濟社會發展具有深遠影響
吳舜澤強調,環保執法由以前溫和、打招呼的方式轉為動真格,“狼”真的來了。因此,排污者要適應嚴格監管執法的常態,及早謀劃達標排放,從生產工藝和治污設施、管理運行的角度實現本質環保,拋棄臨時、不正確的觀念。環保產業從業者也要適應,強調技術工藝而非生產關系。只要是常態化的依法嚴格環境監管,就能夠傳遞出穩定、持續、可預期的信號,就是有效的、有利的、有力的。
對于嚴格環保執法的綜合效益,除了環境效益之外,吳舜澤認為還必須從經濟社會發展四個大方向予以強調:一是依靠環境成本獲取發展空間,影響了市場正常秩序,劣幣驅逐良幣,阻礙了技術進步,降低了創新發展動力,已經成為當前最大的問題之一。二是不少地方自發地通過嚴格環境監管執法倒逼經濟轉型升級。三是,從全國總體態勢來看,加強環境督查執法已經成為提供發展質量、從高速度增長到高質量增長的一個中心手段。四是,從某種意義上講,環境保護也有一個去杠桿的問題,必須把散亂污等高風險堅決控制下來,避免灰犀牛發展成為霸王龍,影響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
二、如何看待:環保監管趨嚴長遠效益明顯,局部短期影響往往被放大渲染,需要進行綜合分析
環保監管執法趨嚴既然已經成為未來的大方向,那么如何理性、科學地看待環保監管對供給側改革的影響,特別是今年來氣勢如虹的環保督察執法的作用,成為當下社會必須重視的問題。目前,社會上有些言論將有關價格上漲、煤改氣、投資下滑等影響單一地歸因于環保監管的趨嚴,這些觀點和論調在吳舜澤看來,有失偏頗,不少是錯誤的。他認為,保持戰略定力,持續推進依法嚴格監管,指導地方有想法、有辦法地精準發力,加強溝通交流防止拿環境問題炒作預期,才是實現綜合效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徑。
1.環保督察執法的短期效益需要綜合分析
首先,吳舜澤肯定了環保督察執法帶來的效益。吳舜澤表示,環保督察執法對經濟社會有短期長期綜合效益,不僅騰出了環境容量,優化了投資環境,增加了綜合競爭力,發展了一批生態型特色產業和資源能源高效利用產業,培育了新動能或者新增長點,創造了文明的新形態。而且這些發展趨勢與國家宏觀調控方向是完全一致的,為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夯實了基礎,符合高質量增長要求,符合主要矛盾需求,改變了劣幣驅逐良幣的狀態。
與此同時,吳舜澤指出,從調研情況來看,大家對環保督察執法的長期利好是充分肯定的,但是,卻往往放大了其短期影響,有的甚至可以用負面沖擊來概括。
他認為,短期內影響經濟波動的因素紛繁復雜,既有內因又有外因,既有偶然因素也有必然因素。環保督察執法對經濟的短期影響具有非常明顯的結構性,體現出區域分異、行業分異的特征,總體也是有利的,很明顯地體現在環境保護方面早做早主動、結構優化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而局部、個別的有短期影響,則需要消化。舉例來說,一些生產企業數量少、國內市場集中度高、污染嚴重的小行業生產和價格受環保督察執法影響大,一些地區內的企業生產變化會波及影響臨省供需平衡并引起產品價格短期內振幅加大;發出聲音的往往是利益受損的行業和企業,而真正收益的群體卻無意公開,這進一步增加了高估環保督察對經濟短期沖擊的可能性。目前很多觀點其實是把復雜多因素的整體影響歸結于環保督察執法這個單一因素,未講復雜因素進行科學分離,這種觀點錯誤的、偏頗。
編輯:洪翩翩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