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10-08 11:10
來源:河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六、建立完善的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省有關部門要加強對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指導。因地制宜探索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模式。城市人民政府是實施生活垃圾分類的責任主體,成立由政府、發改、住建、環保、衛生、教育、機關事務等多部門參與的協調機制,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機構,制定工作方案,明確部門責任,定期召開會議,分工負責推進工作。
(二)健全制度政策。推動相關市縣出臺地方性政策法規,明確生活垃圾強制分類要求,依法依規推進生活垃圾強制分類。按照污染者付費原則,完善垃圾處理收費制度,鼓勵市縣探索推進計量收費、分類垃圾與混合垃圾差別化收費,建立健全征收體系,做到應收盡收。探索生活垃圾跨界轉移補償制度。公共機構要將生活垃圾分類費用列入各單位年度部門預算。積極爭取中央基建投資、循環經濟發展等專項資金,采取投資補助、貸款貼息等方式,支持相關城市建設生活垃圾分類收運處理設施。嚴格落實國家對資源綜合利用的稅收優惠政策。有關市縣要采取有效措施,對垃圾分類收運處理系統的建設運行經費,在財政上予以支持,確保實施分類后的垃圾得到妥善處理。經過選定的生活垃圾分類設施要納入城市總體規劃并優先安排建設用地,確保項目落地。
(三)創新體制機制。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生活垃圾分類收集、運輸和處理。積極探索特許經營、承包經營、租賃經營等方式,通過公開招標引入專業化服務公司。加快城市智慧環衛系統研發和建設,通過“互聯網+”等模式促進垃圾分類回收系統線上平臺與線下物流實體相結合。逐步將生活垃圾強制分類主體納入環境信用體系。推動建設一批以企業為主導的生活垃圾資源化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及技術研發基地,提升分類回收和處理水平。通過建立居民“綠色賬戶”“環保檔案”等方式,對正確分類投放垃圾的居民給予可兌換積分獎勵。探索“社工+志愿者”等模式,推動企業和社會組織開展垃圾分類服務。
(四)加強考核監督。依據目標管理責任對各地生活垃圾分類投放、處理設施運行及處理效果實行年度考核評價。建立生活垃圾處理運營單位信用體系和失信懲戒機制、黑名單制度,對違反生活垃圾處理各環節相關規定的,視其情節記入信用體系。對分類執行對象的生活垃圾強制分類情況進行嚴格監督,對不按要求進行分類的,應依法依規予以處罰。
(五)動員社會參與。積極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宣傳,采用多種方式,利用多種渠道推廣普及生活垃圾分類的知識,讓城鄉居民樹立垃圾分類、人人有責的環保理念,引導公眾從身邊做起、從點滴做起。強化國民教育,著力加強全體學生的垃圾分類和資源環境意識,建設一批生活垃圾分類示范教育基地,開展垃圾分類專業知識和技能培訓。建立垃圾分類督導員及志愿者隊伍,引導公眾分類投放。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作用,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等傳統媒體和“兩微一端”等新媒體大力宣傳報道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形成良好社會輿論氛圍。
編輯:程彩云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