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10-08 11:10
來源:河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3)收運處置。由專業隊伍收集,并采用密閉專用車輛運送至指定專業處理廠(場)進行處理,運輸過程中要加強對泄露、遺撒和臭氣的控制。
3.可回收物。
(1)主要品種。包括:廢紙,廢塑料,廢金屬,廢包裝物,廢舊紡織物,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廢玻璃,廢紙塑鋁復合包裝等。
(2)投放暫存。根據可回收物的產生數量,設置容器或臨時存儲空間,實現單獨分類、定點投放,必要時可設專人分揀打包。
(3)收運處置。可回收物產生主體自行運送,或者由再生資源回收利用企業上門收集,進行資源化利用。
4.其他垃圾。除上述三類外的其他生活垃圾按現行辦法處理,設置容器、定點投放,按現有收轉運渠道進入生活垃圾終端處理設施處置。
三、引導城鄉居民自覺開展生活垃圾分類
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的區域,制定居民生活垃圾分類指南,引導居民自覺、科學地開展生活垃圾分類,選擇不同類型的城鎮社區、行政村進行生活垃圾分類試點示范,并根據試點情況逐步擴大范圍。
(一)實施城鎮居民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的區域可根據本地實際情況,采取靈活多樣、簡便易行的分類方法,并按確定的分類種類統一配置設計美觀、標識易懂、規格適宜的居民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容器,并設置垃圾分類引導指示牌。單獨投放有害垃圾,針對家庭源有害垃圾數量少、投放頻次低等特點,可在社區設立固定回收點或設置專門容器分類收集、獨立儲存,由居民自行定時投放,社區居委會、物業公司或專業的垃圾分類運營公司等負責管理,并委托專業單位定時集中收運。分類投放其他生活垃圾,引導居民將“濕垃圾”(濾出水分后的廚余垃圾)與“干垃圾”分類收集、分類投放,有條件的地方可在居民社區設置專門設施對“濕垃圾”就地處理,或由環衛部門、專業企業采用專用車輛運至餐廚垃圾處理場所,做到“日產日清”。鼓勵居民和社區對“干垃圾”深入分類,將可回收物交由再生資源回收利用企業收運和處置。
(二)探索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收運處理。鼓勵市縣探索建立適合當地的“戶投放、村收集、鄉鎮運輸、縣處理”鄉村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處理體系。引導農戶定點投放有害垃圾,在行政村設立專門容器分類收集、獨立儲存,并按相關規定由專業單位統一收運處理。統籌有機易腐垃圾(餐廚垃圾)終端處理設施的布點、規模、輻射區域,科學選擇處理模式與技術,實施就地生態處理。可回收垃圾由鄉鎮廢舊物資回收點或相關企業定期定點回收。其他垃圾納入“村收集、鄉鎮運輸、縣(市)集中處理”的城鄉生活垃圾收運處理體系,由縣城垃圾終端處理設施進行無害化處理。
四、加強生活垃圾分類配套體系建設
(一)推進源頭減量。嚴控工業固體廢物和危險廢物混入城鎮生活垃圾處理體系,防止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后重新混合收運。限制商品過度包裝,減少產品生產、流通、使用等全過程的垃圾產生量。對商場、超市、農貿市場等實施“限塑令”專項整治。開展果蔬集貿市場果蔬菜皮就地處理、凈菜進城試點。倡導節約文明用餐,有效減少餐廚垃圾產生量。
(二)建立與分類品種相配套的收運體系。完善垃圾分類相關標志,配備標志清晰的分類收集容器。加快改造城區內的垃圾房、轉運站、壓縮站等設施。更新老舊垃圾運輸車輛,增配滿足生活垃圾分類清運需求、密封性好、標志明顯、節能環保的專用收運車輛。鼓勵采用“車載桶裝”等收運方式,避免垃圾分類投放后重新混合收運。優化現有環衛收運體系,統籌安排分類運輸路線、時段和作業組織,規范運輸企業管理,嚴肅查處隨意傾倒、棄置現象,實現規范運輸。建立符合環保要求、與分類需求相匹配的有害垃圾收運系統。
(三)建立與再生資源利用相協調的回收體系。健全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網絡,合理布局布點,提高建設標準,清理取締違法占道、私搭亂建、不符合環境衛生要求的違規站點。完善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發展政策,支持企業回收生活垃圾的中低價值可回收物,提高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率。鼓勵企業采用押金、以舊換新、設置自動回收機、快遞送貨回收包裝物等方式回收再生資源。推進垃圾收運處置系統與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系統銜接,建設兼具垃圾分類與再生資源回收功能的交投點和中轉站。鼓勵在公共機構、社區、企業等場所設置專門的分類回收設施。建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信息化平臺,提供回收種類、交易價格、回收方式等信息。
(四)完善與分類相銜接的終端處理設施。及早規劃建設垃圾焚燒發電、濕垃圾處理、餐廚垃圾處理、固廢處理園區等終端處理設施,避免因終端處理設施缺乏導致垃圾分類后再混收混運混埋問題。加強有害垃圾貯存、二次分揀、集中運輸和規范處置的指導和監管,強化有害垃圾運輸單位和處理企業協調,合理布局有害垃圾處置設施,提高有害垃圾規范化處理水平。鼓勵各省轄市建設危廢垃圾處理廠,探索跨區域危廢垃圾處置模式。加快餐廚廢棄物處置設施建設,已開展餐廚垃圾處理試點的城市,要在穩定運營的基礎上推動區域全覆蓋。嚴厲打擊和防范“地溝油”生產流通。嚴禁將城鎮生活垃圾直接用作肥料。加快培育大型龍頭企業,推動再生資源規范化、專業化、清潔化處理和高值化利用,鼓勵回收利用企業將再生資源送鋼鐵、有色、造紙、塑料加工等企業實現安全、環保利用。
(五)加快靜脈產業園建設。落實《河南省靜脈產業園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以城鄉生活垃圾、餐廚垃圾、城市污泥無害化處置和資源化利用為重點,在中心城市、人口大縣規劃布局建設一批工藝技術水平一流、協同處置效應明顯、生態環境友好的靜脈產業園。編制全省生活垃圾焚燒發電中長期專項規劃,明確2020年前擬開工建設項目建設地點(四至邊界)、規模和處理能力,提出2030年前擬建項目目標名單。加快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設施建設,科學選定技術工藝,加強垃圾焚燒煙道氣、粉塵顆粒物、垃圾滲濾液治理,確保穩定達標排放,到2020年,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占無害化處置總能力的比例超過50%。加強對焚燒和填埋設施日常運營監管,定期開展處理設施污染排放物監測,對已封場的城鎮生活填埋場實施生態化改造和修復。
編輯:程彩云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