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久久网|特污兔影院|中文字幕日本一区久久|天堂岛最新版在线bt天堂|草草影院ccyy国产日本欧美

首頁 > 新聞 > 正文

蘇州環衛處干磊:以蘇州為例,談垃圾分類實踐中的問題及思考

時間:2018-08-01 09:21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洪翩翩

農貿市場垃圾產量的影響因素有:攤位數,市場服務范圍人口數量、批發零售兼顧的經營方式、蔬菜水果攤位數量及比例。同時具有一定的季節特性,一般夏季產量較高。蘇州市某區44家農貿市場年日均垃圾產量約為117.08噸,每個攤位日產生垃圾量為23.3kg,占所有進入垃圾填埋和焚燒終端處置設施的9%。目前,蘇州對農貿市場主要采用就地就近處理模式,以農貿市場為單元,運用中小型有機垃圾處理設施進行處置。已建成農貿市場有機垃圾處置點56處,處置農貿市場有機垃圾119家。2017年已處置5183.6噸。

與在居民端開展廚余垃圾分類相比,選擇在農貿市場將易腐垃圾進行分類,處理成本也是納入考慮的重要因素之一。經測算,在農貿市場就地處理易腐垃圾的運行成本為350元/噸,如果同樣地去處理廚余垃圾,要加上分類,上門收集,還有宣傳等環節,費用將在一千塊以上,所以我們還是覺得農貿市場有機垃圾的處理,它社會效益和成本效益相對較為劃算,所以在易腐垃圾方面我們將分類的重點放在了農貿市場上。

垃圾分類遇到的問題小結

在垃圾分類的推廣過程中,蘇州市遇到的主要問題包括垃圾分類評價體系不完善、政策法律法規有待健全、綜合協調機制不完善、垃圾分類的終端處理系統有待完善、分類意識轉化為行動還需要較長時間、經濟保障措施和垃圾收費制度有待完善等。

首先,在分類評價體系中,出現了很多如垃圾分類設施投放率、再生資源的回收率等數字概念,但是實際上這些概念并未得到統一、權威的定義,數據的抓取也沒有一個固定的途徑,為日后的評價帶來不便。

第二,政策法規有待健全。這一點早已老生常談,目前在我國有一些城市雖然也有立法,但是實際上除立法外,如何去執法,執法的力度到底怎么樣還有待商榷。另外,拒收、拒運的機制是否能在配套政策法規里面體現,如果可以,才能有望實現條例落地。

第三個是綜合協調機制不完善。垃圾分類的牽頭部門是環衛或者城管局,但在推廣過程中,往往需要教育局、機關單位配合,甚至銀監局等相關單位及其上級主管部門配合。如果這些條線不配合,即使推向市場化,企業也很難進一步推展。

第四是垃圾分類的終端處理系統技術有待提高,末端分類處理能力不足,是制約前端分類的一個重要因素。

第五,分類意識轉化為行動,還需要較長的時間。居民垃圾分類投放的意識雖然較強,但是實際上分類準確率不那么高,習慣的改變要有待于進一步提高。還有經濟保障和垃圾收費制度也要完善,這也是未來需要進一步攻克的問題。

垃圾分類幾個熱點問題的思考

關于垃圾分類,有幾個熱點問題值得我們思考。

首先,垃圾分類和源頭減量的關系到底是怎樣的?垃圾分類是不是更應該把源頭減量的重點放在垃圾產生之前?以本次論壇為例,這次會議前E20環境平臺為與會嘉賓發的通知都采用了電子版本,就是垃圾源頭減量的行為。

其次,分類投放環節采取經濟激勵的意義是什么?很多地方在推進垃圾分類過程當中,都是以激勵居民,比如說積分獎勵為主,一旦資金鏈斷裂,失去經濟激勵后的居民將能否還繼續主動分類?分類投放環節如何能成為居民自愿參與的工作,也是我們需要進一步思考的問題。就拿我們蘇州來說,有害垃圾的投放準確率是較高的,政府并沒有采用激勵的措施,只是在垃圾箱體上進行改觀,這個改觀讓居民能夠自覺地參與到里面去,這就是一個方向。如果用投放環節激勵老百姓的錢用于執法,是否會產生不一樣的效果?

另外,關于宣傳教育方式方法的問題,我認為對垃圾分類而言,“宣傳教育”應改為“宣傳教化”。作為一線的垃圾分類工作者,我經常會為居民社區老爺爺老奶奶上垃圾分類的課程,課程往往會準備禮品,而他們來聽這些課的目的往往就是單純是拿禮品,聽完就忘記了,這種教育效果是很差的。與這種方式相比,我們的宣傳教化應該讓他自覺自愿接受垃圾分類這件事對他本身有利的,應該講大環保的概念,如告訴他塑料垃圾袋到底多污染,對居民個人將會產生怎樣的危害,這些是不是更應該教化老百姓?除了老百姓之外,對企業單位而言,可以考慮將環保和我們所做的事情結合起來,在宣傳的層面鼓勵環保,比如采用再生紙進行宣傳介紹,或者和今天的會議一樣,用一些信息化的手段把企業推廣介紹出去。

最后我覺得所有做垃圾分類,或者做環衛的人,首先要熱愛這個工作,讓自己成為環保主義者,如果自己不成為環保主義者,你很難感染別人,更難以教育別人。我希望今天我們所有在場的人員,都能夠以身作則,盡量少產生垃圾、多進行分類,從點滴小事做起,從我們自己做起。

12

編輯:程彩云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xjxbtd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固廢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