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6-16 11:58
來源:石嘴山市人大常委會
(八)制定餐廚垃圾收運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并向所在縣(區)城市管理執法主管部門報送備案;
(九)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義務。
第十條從事餐廚垃圾處置的單位,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一)具備企業法人資格;
(二)采用的技術、工藝符合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環境保護要求;
(三)具有健全的工藝運行、設備管理、環境監測、安全生產、計量統計等方面的管理制度,能夠保證設施設備持續穩定運行;
(四)具有可行的廢水、廢氣、廢渣處理技術和達標排放的能力,并按規定安裝使用管理信息系統等相關設施設備;
(五)制定有控制污染和突發事件的預案;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第十一條從事餐廚垃圾處置的單位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和技術標準處置餐廚垃圾,對不能進行資源化利用的餐廚垃圾應當進行無害化處理;
(二)依照國家環境保護的有關規定,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環境,并達到國家規定的排放標準;
(三)適用微生物菌劑處理餐廚垃圾的,應當符合國家有關規定并采取相應的安全控制措施;
(四)實現資源化再利用生產的產品應當符合相關質量標準要求;
(五)按照要求進行環境影響檢測,定期對餐廚垃圾處置設施的性能和環保指標進行檢測、評價,并向縣(區)城市管理執法主管部門及環境主管部門報告檢測、評價結果;
(六)建立餐廚垃圾處置臺賬制度,定期向縣(區)城市管理執法主管部門報送餐廚垃圾處置的來源、數量、去向資料;
(七)制定餐廚垃圾處置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并向所在縣(區)城市管理執法主管部門報送備案;
(八)設施設備停產、檢修需要中斷作業的,應當提前十五個工作日書面向所在縣(區)城市管理執法主管部門報告;
(九)不得拒絕收運單位交付的餐廚垃圾;
(十)不得將收運的餐廚垃圾未經處理,直接填埋、或者提供養殖企業和個人;
(十一)按照規定設立安全機構,配備安全管理人員,執行安全管理制度;
(十二)法律、法規禁止的其他行為。
第十二條餐廚垃圾收運、處置實行交付確認、報送備案制度。
交付確認、報送備案具體制度由縣(區)人民政府制定。
第十三條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實施下列行為:
(一)以餐廚垃圾為原料生產加工食品;
(二)使用未經無害化處理的餐廚垃圾養殖畜禽;
(三)利用廢棄食用油脂生產食用油;
(四)擅自掏撈餐廚垃圾;
(五)其他利用餐廚垃圾危害食品安全的行為。
第三章 監督管理
第十四條市城市管理執法主管部門負責指導本市餐廚垃圾的管理工作。
縣(區)城市管理執法主管部門應當加強餐廚垃圾日常監督管理;監督落實本轄區內餐廚垃圾產生單位和個體經營者、收運單位收運協議簽訂執行、處置單位規范處置情況。
市場監督部門負責對食品生產環節、流通環節和餐飲服務環節的監督管理,依法查處以餐廚垃圾為原料進行食品生產的違法行為。
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負責查處餐廚垃圾產生、收集、運輸、貯存、處置、利用等相關活動中污染環境的違法行為。
農牧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對畜禽養殖的監督管理,依法查處使用未經無害化處理的餐廚垃圾飼養畜禽的違法行為。
公安機關負責依法查處生產經營利用餐廚垃圾加工的油脂,危害環境與人身健康的犯罪行為。
財政主管部門負責餐廚垃圾收運、處置財政資金的績效評價。
市、縣(區)人民政府可根據餐廚垃圾管理工作需要組織相關部門聯合執法。
第十五條餐廚垃圾收運和處置單位不得擅自停業或者歇業。確需停業或歇業的,應當提前六個月向縣(區)城市管理執法主管部門報告,經同意后方可停業或歇業。
縣(區)城市管理執法主管部門應當在餐廚垃圾收運和處置單位停業或者歇業前,落實餐廚垃圾收運和處置的保障措施。
第十六條餐廚垃圾收運、處置特許經營許可有效期滿,需要繼續從事餐廚垃圾收運和處置活動的,應當在有效期滿三十日前向縣(區)城市管理執法主管部門申請辦理延續手續。準予延續經營的,縣(區)城市管理執法主管部門應當向餐廚垃圾收運和處置單位重新核發特許經營許可證。
第十七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法撤銷許可證書:
(一)城市管理執法主管部門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作出準予餐廚垃圾收運或者處置單位許可決定的;
(二)超越法定職權作出準予餐廚垃圾收運或者處置單位許可決定的;
(三)違反法定程序作出準予餐廚垃圾收運或者處置單位許可決定的;
(四)對不符合許可條件的申請人作出準予許可的;
(五)申請人以欺騙、賄賂等不正當手段取得許可的,應當予以撤銷。
(六)依法可以撤銷許可的其他情形。
第十八條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從事餐廚垃圾收運或者處置單位應當向原許可機關提出注銷許可證的申請,交回許可證書;原許可機關應當辦理注銷手續,公告其許可證書作廢:
(一)許可事項有效期屆滿,未依法申請延期的;
(二)單位依法終止的;
(三)許可證依法被撤回、撤銷或者吊銷的;
(四)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應當注銷的情形。
第十九條市、縣(區)城市管理執法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制定餐廚垃圾收運和處置應急預案,建立餐廚垃圾收運、處置應急機制。
編輯:劉影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