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1-15 10:58
來源:湖南省環保廳
②收集設施
省級環保部門統籌規劃、試點開展來源于第三產業及居民日常生產生活等社會源危險廢物收集工作,主要可收集的社會源危險廢物包括:(1)HW03廢藥物、藥品(900-002-03)銷售過程中產生的失效、變質、不合格、淘汰、偽劣的藥物和藥品(不包括HW01、HW02、900-999-49類);(2)HW05木材防腐劑廢物(900-004-05)銷售及使用過程中產生的失效、變質、不合格、淘汰、偽劣的木材防腐化學品;(3)HW29含汞廢物(900-023-29)銷售及使用過程中產生的廢含汞熒光燈管及其他廢含汞電光源;(4)HW49其他廢物(900-041-49)含有或沾染毒性、感染性危險廢物的廢棄包裝物、容器、過濾吸附介質;(5)HW49其他廢物(900-044-49)廢棄的鉛蓄電池、鎘鎳電池、氧化汞電池、汞開關、熒光粉和陰極射線管;(6)HW49其他廢物(900-047-49)研究、開發和教學活動中,化學和生物實驗室產生的廢物(不包括HW03、900-999-49)。針對上述社會源危險廢物,各市州可在轄區內建設單一類別收集單位2-3家,收集設施建設規模應與轄區申報登記的危險廢物產生量相匹配。同時鼓勵收集單位試點設立縣級農業廢包裝收集回收點,加強農藥包裝廢棄物等農業源危險廢物的回收處理。除上述六類危險廢物,其它危險廢物采取收集、利用和處置一體化管理模式。
(2)醫療廢物
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部門規范醫療機構內部分類貯存,加強醫療廢物流向監控,逐步實施醫療廢物運輸車輛跟蹤管理。推行醫療廢物分類收集,對未被污染的輸液瓶(袋)加強統一管理,嚴禁混入針頭、一次性輸液器、輸液管等醫療廢物。將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醫療廢物分類和貯存設備納入農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能力建設范圍。床位總數在19張以下(含19張)的醫療機構產生的醫療廢物收集過程可不按危險廢物管理。
各市州原則上建設一個醫療廢物集中處置中心。尚未建設醫療廢物處置中心的益陽、湘潭、岳陽三市應妥善解決本地區醫療廢物的去向問題。規劃自行建設的,應于2018年6月底前完成相關項目建設;不再自行建設的,應提出本市醫療廢物處置的解決方案并報省環保廳備案。其它醫療廢物處置中心依據國家相關的要求和技術規范進行升級改造或搬遷。鼓勵采用先進實用技術集中處置醫療廢物,除甲類傳染病??仆猓t療衛生機構不得自行處置醫療廢物。不具備集中處置條件的農村及偏遠地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要按照《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的規定做好醫療廢物處置工作。環保部門會同農業部門試點將寵物醫院醫療廢物的回收、轉運和處理納入集中處置范圍。
(3)電子廢物
全省共4家接受國家基金補貼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拆解處理企業,回收體系不完善,處理能力仍然不足。電器電子產品生產者和經營者對其生產和經營的產品負有回收和處理的責任,有條件的企業必須自建回收網絡和處理處置基地;不能自行回收和處理處置的,按照市場經濟的運行模式交由專業公司回收和處理。加快推動覆蓋全省城鄉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電子電氣設備及其廢棄零部件回收網絡建設,2020年前基本建成覆蓋全省電子廢物回收利用場所,不斷提高電子廢物的回收率和處理能力,防止電子廢物污染環境。
(4)一般工業固體廢物
按照“合理規劃、安全處置”原則,各市州可以自行統籌規劃建設一般工業固體廢物集中處置設施。以水泥建材、冶金和環保產業為核心構建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系統,拓展資源化利用途徑,充分利用水泥、建材和冶煉企業消納粉煤灰、爐渣、脫硫石膏等工業固體廢物,加大對尾礦的綜合利用。
(四)創新管理模式,完善固體廢物管理制度
省人大頒布實施《湖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辦法》,省政府制定湖南省危險廢物管理規定,省環保廳等省直部門出臺一系列管理制度,規范固體廢物環境管理。創新環境管理方式,推行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進口、危險廢物申報登記、轉移、利用的第三方審核制度,落實危險廢物經營單位信息化管理。探索危險廢物經營單位績效評估考核和退出機制。
建立健全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長效機制,組織開展全省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督查考核,將督查考核結果納入企業環境信用評價指標體系和危險廢物經營單位經營許可證換發重要因素。建立危險廢物產生重點源監管清單,加大對重點源的抽查和監管,實現重點突出、分級監管,提高規范化管理水平。將危險廢物污染防治情況納入對地方政府環境保護績效考核,建立健全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失職追責”的責任追究制度。
(五)加強能力建設,夯實工作基礎
著力提升固體廢物信息管理水平。全面開展危險廢物、醫療廢物在線申報登記工作,推動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在線申報登記工作,實現固體廢物網上申報;推行危險廢物轉移電子聯單管理。
有針對性開展調查摸底工作,摸清底數。推行臺帳管理,建立一套穩定動態的數據體系。
加強市、縣固體廢物環境管理隊伍建設,要求專職人員從事固體廢物環境管理,加強基層環保部門工作人員固體廢物環境管理法律法規、專業知識、執法監管的培訓,提升固體廢物環境管理隊伍能力和水平。
(六)嚴格監管執法,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
堅持“以屬地管理為主,專屬管轄為輔,省級環保部門督查為補充”的原則,市、縣環保部門要切實肩負起監管職責,形成分工明確、上下協調、責任落實、管理有效的固體廢物監督管理體系;建立部門聯動協作監管機制,充分運用綜合環境管理手段,實現全過程聯動管理,嚴厲打擊涉危險廢物的環境違法行為。
及時公開城市固體廢物污染防治信息、危險廢物轉移情況、危險廢物經營單位執證情況、企業規范化考核結果及整改落實情況、企業違法違規經營及處理情況。
加強對電子廢物的拆解、利用和處置環節的監督管理,嚴格要求企業對拆解過程中產生的危險廢物(如廢舊顯示器CRT玻璃、制冷劑CFC和PCBs物質)分類集中收集、建立臺賬,明確危險廢物去向及處置情況,確保電子廢物拆解處理產生的危險廢物全部得到安全處置。
編輯:劉影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