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1-14 10:27
來源:國土資源部、中國農資導報網、科技部
近日來,土壤污染防治立法以及相關技術研發進度推進迅速。自去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之后,《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進入也在年底進入二審階段,距離正式出臺更近一步。
污染治理,技術先行。《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提出,要促進先進土壤污染防治技術與裝備推廣應用,以解決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科技需求。
土壤污染防治進入國家戰略層面,土壤修復市場大熱,各種技術層出不窮,不少產品宣稱可以有效實現土壤修復治理。但到底哪些技術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有著顯著的效果?污染物去除率有多高?技術路線如何實現?適宜于哪些土壤環境?
1月3日,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農業部聯合組織編制的《土壤污染防治先進技術裝備目錄》發布,明確列出了15種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有明顯效果的技術裝備。
《目錄》共有15種先進技術裝備在列,包括異位間接熱脫附、異位直接熱脫附、原位氣相抽提、類芬頓氧化法修復、污染土壤異位淋洗修復技術、土壤與修復藥劑自動混合一體化設備等。
上述六部門指出,各類企業、財政投資或產業技術資金、各類土壤污染防治領域的公益、私募基金及風險投資機構等用戶,在土壤污染防治技術升級改造和投資時,可參考這15種技術裝備。
編輯:劉影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