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5-26 10:05
來源:環保部、河北省政府
(五)健全制度,切實堵塞漏洞。以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整改為契機,舉一反三,全面查找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環節,進一步完善工作制度,健全長效機制。印發了《河北省環境保護督察實施方案(試行)》,在全國率先組織開展了省級環境保護督察,有效督促各級黨委、政府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制度的落實;制定了《關于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實施意見》,從環保、能耗、水耗、質量、技術、安全6個方面,初步形成了比較系統的“6+N”標準和配套政策;出臺了《河北省水資源稅改革試點實施辦法》《河北省水資源稅改革試點工作指導意見》《河北省工業取用水量核定工作辦法》《河北省水資源稅征收管理辦法(試行)》等一系列文件,初步建立了水資源稅改革制度框架;研究起草了《河北省關于進一步加強污染治理和生態修復加快營造良好人居環境的意見》,現已印發實施。
二、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反饋意見整改進展情況
按照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反饋意見整改要求,精準發力,強化舉措,舉一反三,綜合施策,全力推進各項整改任務的落實。根據反饋意見梳理出的47個具體問題,計劃于2016年完成的41個(其中立行立改、長期堅持的3個,持續改善的1個),計劃于2017年完成的 6個。截至2016年12月底,計劃完成的41個問題已全部完成整改;計劃于2017年完成的 6個問題均已取得了階段性進展。
(一)貫徹落實國家環境保護決策部署方面。
1. 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強化“黨政同責、一崗雙責”。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思想和視察唐山重要講話精神,將環境保護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2016年5月以來,召開省委常委會議7次、省政府常務會議8次研究部署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制定印發《河北省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追究暫行辦法》,明確了黨委、政府和相關部門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職責和責任追究事項,初步構建了環境保護齊抓共管工作格局。目前,承德、秦皇島、滄州、衡水、邢臺市和定州、辛集市出臺了相關文件,石家莊、張家口、唐山、保定、廊坊、邯鄲市正在或已經起草完成了相關文件。學習借鑒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模式,在全國率先組織開展省級環境保護督察,2016年,對衡水、廊坊、滄州、秦皇島、定州市開展了環境保護督察。完善推進“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網格化環境監管體系建設,以解決大氣、水、土壤、農村環境監管中存在的盲區死角為重點,全省共建立一級網格(縣、市、區、開發區、園區)194個,二級網格(鄉、鎮、街道)2477個,三級網格(村委會、居委會)50101個。
2.加大督導檢查力度,切實強化責任落實。加大對壓減鋼鐵產能封存設備檢查力度,印發了《關于嚴禁違規新建鋼鐵產能和已封停鋼鐵設備復產的通知》,建立了月報制度,組織對全省封停設備進行檢查和驗收,省委督查室、省政府督查室對封停設備進行了突擊暗訪,未發現已封停設備復產情況。強化散煤煤質管控和成品油市場監管。制定了《關于分散燃煤專項整治任務分解的通知》《流通領域煤炭和成品油質量抽查檢驗工作規范》《關于加強流通領域煤炭質量監管的意見》《散煤污染整治專項行動方案》,強化了日常督導檢查和質量抽查。截至2016年12月底,全省工商部門共抽檢煤炭8899個批次,煤炭經營網點覆蓋率達到76%以上,部分市達到100%,已出結果批次合格率平均達到76%以上;共抽檢成品油11570個批次,成品油經營主體抽檢覆蓋率達到50%以上,合格率81%。全省質監系統共檢驗潔凈型煤2174 批次,涉及煤炭95.32萬噸;其中合格2054 批,涉及煤炭93.38萬噸,不合格113批,涉及煤炭1.54萬噸;未判定7批,涉及煤炭0.39萬噸;共檢驗洗選煤231批次,涉及煤炭17.23萬噸;其中不合格4批次,涉及煤炭0.4萬噸,對所有不合格煤炭經營單位均依法進行了處理。進一步規范環境保護行政處罰工作。省環境保護廳對邢臺國泰發電公司案卷材料和審理程序認真梳理,對取得的相關證據進行固定,對其超標排放行為依法依規作出處罰。同時,印發了《關于加強重點排污單位信息公開工作的通知》等文件,進一步規范了行政處罰行為、重點排污單位環境信息公開公示程序和在線監控數據使用規則。
3.完善考核評價體系,構建鮮明的環保目標導向。完善生態文明考核體系,制定了《設區市黨政領導班子和主要領導干部年度經濟社會發展類指標考核評價實施方案》,將綠色發展類指標權重預設為24%,其中浮動權重最高的為29%;印發了《河北省縣域經濟發展增比進位考核測評辦法》,將生態環境類分值設定為24—29分,比2014年提高了2—7分,其中空氣環境質量改善情況分值設定為5—6分,比2014年提高3—4分;取消了大氣污染防治對全省GDP影響的分析測算。進一步加大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資金籌集和整合力度。2016年,省級預算安排省環境保護廳大氣污染專項資金8億元,安排其他部門大氣污染治理相關治理資金5.2億元。在2017年預算編制中,還將統籌整合大氣污染治理相關專項資金,加大對大氣污染治理的資金投入力度,推進全省大氣污染防治向縱深領域發展。
(二)清理違規項目方面。
1.清理整頓環保違規建設項目。按照“完善備案一批、整頓規范一批、淘汰關閉一批”的原則,組織開展了環保違規項目清理整頓工作。截至2016年12月底,全省13784個環保違規建設項目已全部完成清理整頓工作,完成率100%。石家莊市崗南水庫違規項目建設問題,正在組織拆除不符合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規要求的設施;石家莊市滹沱河違規項目建設問題,一級保護區內網球場、售樓部、塔元莊冰雕大世界項目等設施已全部拆除。
2.嚴格落實國家產業政策。加大對違反國家產業政策或越權審批項目的整改力度,衡水市已完成對《陽煤集團深州化肥有限公司年產22萬噸乙二醇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及《補充報告》環評文件的審批,煤炭等量替代工作已通過評審;樂亭縣乾億實業有限公司已落實停產、停電、停建要求;曹妃甸開發區騰達科技有限公司、唐山鎳金實業有限公司,已取得《關于產能置換的批復意見》,其中,曹妃甸開發區騰達科技有限公司已與宣化區坤源礦業有限公司完成了產能置換交易,唐山鎳金實業有限責任公司鎳合金生產及深加工項目正在積極落實產能置換;古冶區鼎祥錳業有限公司已停產停建,與唐山天盈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簽訂購買其鐵合金產能協議;保定市西北郊熱電廠和滿城縣紙制品加工區熱電項目已落實停建要求,滿城紙制品加工區熱電聯產項目環評手續正在按程序報批,對重復使用的8臺鍋爐對應的煤炭替代量,將從現有的煤炭替代存量中予以更替(用3臺鍋爐替代),目前已經完成對上述3臺鍋爐的現場核查,在項目建成投產供熱前,將按計劃對鍋爐進行拆除。
編輯:張偉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