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5-26 10:05
來源:環保部、河北省政府
2.嚴厲打擊環境違法犯罪行為。2016年,省環境保護廳、省公安廳、省法院、省檢察院聯合開展了“利劍斬污”專項行動,共查處環境違法企業3333家,關停取締1545家,行政處罰918家,責令整改1370家,掛牌督辦58家。公安機關共立案偵辦環境污染刑事案件518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184人,查處治安案件2236起、治安拘留2335人。
3.切實強化科技監管執法手段。按照“省環境保護廳組織建設,省環境保護廳、省公安廳共同管理,省、市、縣三級環境保護部門共同使用”的原則,建設使用污染源遠程執法抽查系統。目前,已投資5235萬元,組織在相關涉水、涉氣重點排放企業安裝了689臺遠程執法抽查智能儀。2016年以來,省環境保護廳充分發揮污染源遠程執法抽查系統作用,截至12月底,共組織了25次“零點行動”,其中16次集中抽查、7次區域抽查和2次百日會戰遠程執法行動,抽查企業841家次(涉水企業146家,城鎮污水處理廠695家次),對20家次超標企業立案處罰,其中“按日計罰”1家,罰款1101.42萬元,督促5家進行升級改造。省本級直接進行8次遠程執法抽查行動取樣,共監測企業74家,超標17家次,涉及企業12家。
4.強力推進“土小”企業群污染專項執法行動。堅決取締關閉“土小”企業。自2016年初開始,我省持續強化網格化環境監管,以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河北服務保障領導小組名義向各市部署開展“土小”企業群污染專項執法檢查行動,全面排查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土小”企業非法生產污染環境問題,特別是針對夜間生產的現象,采取明察暗訪、突擊檢查、聯合執法等方式,按照“兩斷三清”(斷水、斷電、清原料、清設備、清產品)標準,依法關停取締到位,杜絕污染反彈。全省共取締關閉“土小”企業2221家。嚴打涉水“十小”企業。我省將徹底殲滅“十小”污染項目列為《河北省水污染防治百日會戰》重點內容,制定了《河北省污染水環境“十小”項目取締工作實施方案》和《河北省污染水環境“十小”項目取締工作督導方案》,召開了河北省污染水環境“十小”項目取締工作電視電話視頻會議要求,按照時間節點,圍繞重點部位、重點行業,突出滹沱河流域、子牙河及龍鳳河流域、白洋淀水系、北京上游水系及環京津渤海水域區域內“十小”水污染項目的取締情況進行督導檢查。2016年,各市已排查、取締污染水環境“十小”項目85家。
五、核實核準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等行業產能現狀,采取綜合措施有效化解過剩產能,堅決淘汰落后產能,嚴格禁止新增產能,切實推進去產能工作。加快能源結構調整,不折不扣完成國家下達的煤炭削減任務。
整改進展情況:該問題整改完成時限為2017年12月底,目前正在積極推進。
(一)2016年4月,在全面摸排鋼鐵行業現狀的基礎上,制定了《河北省化解鋼鐵過剩產能實施方案》并報送國務院。
(二)2016年6月,出臺《關于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實施意見》,制定并實施了環保、能耗、水耗、技術、質量、安全等6類嚴于國家標準的地方標準,倒逼不達標產能退出。
(三)下達了全省2016年化解過剩鋼鐵產能計劃,并全部落實到企業和裝備;組織開展了集中拆除行動。化解鋼鐵過剩產能方面,按照與國家簽訂目標責任書要求,2016年壓減煉鐵產能1039萬噸、煉鋼產能820萬噸。1—12月份,已累計壓減煉鐵產能1761萬噸、煉鋼產能1624萬噸,已全面完成國家下達的壓減任務,超額完成省下達的壓減煉鐵產能1726萬噸、煉鋼產能1422萬噸的目標任務。化解煤炭過剩產能方面,2016年全省煤炭去產能計劃退出煤礦50處,產能1309萬噸;截至12月底,全省已退出煤礦54處,產能1400萬噸,已完成計劃退出任務。
(四)省委、省政府多次印發文件,要求各級黨委、政府不得批準或默許企業投資不符合產業政策、未取得合法審批手續的鋼鐵項目,各部門不得為違規項目提供任何審批手續或服務;對違規建設鋼鐵項目或封停設備復產問題嚴格責任追究、實行黨政同責。為杜絕壓減鋼鐵產能封存項目復產,各市對已封停設備加強自查、巡查,強化監督、落實責任,建立了檢查月報制度,發現問題及時查處。2016年4月,省發展改革委會同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環境保護廳組成聯合檢查組,對全省封停設備進行檢查和驗收,沒有發現已封停設備復產情況;5月,省委督查室、省政府督查室對所有封停設備進行了突擊檢查,未發現封停設備復產情況。
(五)印發了《關于對全省水泥和平板玻璃行業建設項目開展再核查的通知》,要求各市對行政區域內現有水泥、平板玻璃企業(項目)進行全面核查,徹底查清本地是否存在漏報或新增產能項目,此項工作已于6月底前完成,并組織了現場核查。
(六)制定了《河北省鋼鐵、煤炭行業環境保護現狀全面調查工作實施方案》,組織有關專家重點對鋼鐵、煤炭行業存在排放不達標、不符合清潔生產要求、治理設施和在線設施不齊全、存在違法、違規行為的企業進行現場核查。目前,鋼鐵、煤炭行業環境保護現狀全面調查工作已完成。開展鋼鐵、煤炭行業環境執法“雷霆行動”,整治了一批嚴重污染環境的鋼鐵、煤炭企業,查處了152個環境污染違法問題。委托清華大學、省環境科學研究院等部門編寫了《基于環境空氣質量目標約束的鋼鐵行業產能限值研究》,為全省淘汰落后產能提供了參考。
(七)積極實施節煤工程。2016年1-12月,全省共改造燃煤工業鍋爐7281臺、21463蒸噸;已確定“能效領跑企業”創建企業名單,待對備選企業能效指標及創建工作成效進行評議優選后確定最終名單。印發《河北省低品位余熱回收暖民工程實施方案》,謀劃實施低品位余熱回收暖民工程項目44個,總投資180.7億元,項目全部建成運營后可實現年節煤525萬噸。
(八)積極推進潔凈型煤推廣工作。在建潔凈型煤生產配送中心項目,除受國家劃定“禁煤區”和“7·19” 洪澇災害等因素影響的12個項目停建或棄建,其他項目全部建成投產。
(九)強化散煤專項整治,積極推進煤炭清潔化。制定了《關于加快實施保定廊坊禁煤區電代煤和氣代煤的指導意見》。與榆林市政府、神華集團以及山西晉城無煙煤礦業集團分別簽署了蘭碳推廣和潔凈用煤推廣戰略合作協議。加快推進廊坊熱電、邯鄲東郊熱電等7個在建熱電聯產項目建設,廊坊熱電有望2016年底投產。
(十)積極發展清潔電力。海興核電項目列入國家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已完成大部分項目前期手續;全省風電、光電裝機容量分別達到1123萬千瓦和455.6萬千瓦。
編輯:張偉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