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5-03 15:44
來源:環保部
(三)園區不再新批農藥、醫藥、染料中間體項目。
(四)三泰化工周位酸項目已于2016年8月25日取締關閉,拆除生產設施。
十五、38個化工園區未落實衛生防護距離要求。灌云縣臨港產業區、濱海經濟開發區沿海工業園、響水生態化工園區等6個化工園區在設立之初,當地政府均就落實衛生防護距離要求制定計劃、做過承諾,但計劃和承諾流于形式,至今沒有落實,風險隱患較大。
責任單位:各設區市市委、市政府。
整改時限:2016年底至2018年12月。
整改目標:滿足衛生防護距離要求。
整改措施:
通過拆除或搬遷敏感目標,調減園區面積,推動園區和企業轉型等措施,確保38個園區防護距離內無敏感目標。2018年12月底前整改不到位,取消園區化工定位。
十六、部分飲用水水源地環境風險隱患較大。長江江蘇段分布有30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現場抽查12個,8個存在環境違法問題。無錫市長江窯港水源二級保護區內有多家化工碼頭未搬遷。南通市狼山水廠水源二級保護區內建有南通港口集團危險化學品集裝箱裝卸碼頭、狼山港務公司硫磺散貨裝卸碼頭等。鎮江市征潤州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內存在水產養殖場,江心洲丹陽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內建有新興船舶修造有限公司。
(一)南京市夾江飲用水水源地。
責任單位:南京市委、市政府。
整改時限:2017年12月底前。
整改目標:消除飲用水源保護區內的環境風險隱患。
整改措施:
1.開展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專項執法行動,按照“一個水源地,一套整改方案”的要求,推進全市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內的污染源搬遷和整治工作。
2.將夾江水源地取水口上移至步行橋上游1220米處,目前已完成規劃選址、國土預審、取水許可、環評、能評等前期工作,2017年12月底前完成,確保水源地一級保護區沒有與供水無關的設施。
(二)無錫市長江窯港飲用水水源地。
責任單位:無錫市委、市政府。
整改時限:2017年12月底前。
整改目標:消除飲用水源保護區內的環境風險隱患。
整改措施:
制訂專項整改方案,2017年12月底前完成整改工作,確保水源地二級保護區內無化工碼頭,徹底消除風險隱患。
(三)南通市狼山水廠飲用水水源地。
責任單位:南通市委、市政府。
整改時限:2017年6月底前。
整改目標:調整碼頭作業品種,消除飲用水源保護區內的環境風險隱患。
整改措施:
1.立即停止在狼山水廠水源二級保護區內的硫磺散貨裝卸作業,2017年6月底前,停止全部禁止類散貨作業。
2.加強危化品集裝箱裝卸作業管理,控制堆存數量和周期,限定作業品種,完善安全管理制度,2017年6月底前,狼山水廠水源二級保護區內的集裝箱公司泊位不再接卸危化品集裝箱。
3.推進南通市港口一體化改革,修編《南通港總體規劃》,優化整合港區布局,加快推動市區段港口岸線優化整合。
(四)南通市洪港飲用水水源地。
責任單位:南通市委、市政府。
整改時限:2016年12月底前。
整改目標:拆除飲用水源保護區內的違法違規設施,消除環境風險隱患。
整改措施:
飲用水源保護區內停泊的采砂船已全部清理到位。強化日常監督管理,防止問題反彈。
(五)揚州市長江瓜洲飲用水水源地。
責任單位:揚州市委、市政府。
整改時限:2017年5月底前。
整改目標:拆除飲用水源保護區內的違法違規設施,消除環境風險隱患。
整改措施:
1.瓜洲飲用水源一級保護區內的國際露營地已經拆除。
2.完善潤揚大橋應急預案,備足應急物資,加強應急演練,提高應對能力。一旦發生突發事件,及時封堵橋面泄水口,確保污水不下江。
(六)鎮江市長江征潤州飲用水水源地。
責任單位:鎮江市委、市政府。
整改時限:2016年12月底前。
整改目標:拆除飲用水源保護區內的違法違規設施,消除環境風險隱患。
整改措施:
鎮江市潤州區組建由區委書記和區長任總指揮,多部門共同參與的工作領導小組。2016年12月底前,拆除飲用水源保護區內的所有水產養殖場。
(七)鎮江市江心洲丹陽飲用水水源地。
責任單位:鎮江市委、市政府。
整改時限:2016年12月底前。
整改目標:拆除飲用水源保護區內的違法違規設施,消除環境風險隱患。
整改措施:
飲用水源保護區內的鎮江新興船舶制造有限公司已停工,2016年12月底前,完成所有船臺建筑物拆除及相關清理工作。
(八)泰州市長江永安州飲用水水源地。
責任單位:泰州市委、市政府。
整改時限:2016年12月底前。
整改目標:拆除飲用水源保護區內的違法違規設施,消除環境風險隱患。
整改措施:
2016年12月底前,拆除飲用水源一級保護區內新橋垂釣中心剩余房屋,全面完成老漁船停泊點搬遷工作,所有漁船全部停靠新建的龍窩漁港漁船停泊點。
十七、通榆河部分水源地環境問題長期未得到有效解決。
責任單位:鹽城市委、市政府。
整改時限:2017年12月底前。
整改目標:完成飲用水源保護區內居民搬遷和違法違規設施拆除。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