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5-03 15:23
來源:環保部
責任單位:銀川市、石嘴山市、吳忠市人民政府,寧東基地管委會。
整改時限:2017年底。
整改目標:強化環境執法能力,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全面提升基層環境執法水平。
整改措施:
(一)加大處罰工作力度。堅持重拳治污,鐵腕執法,建立健全相應制度體系,嚴格執法,對各類違法行為堅持零容忍、重打擊;對惡意違法排污行為,發現一起,堅決查處一起,對偷排偷放、非法排放有毒物質、非法處置危險廢物、不正常使用污染防治設施、偽造或篡改環境監測數據等違法行為,依法從重處罰;涉嫌環境污染犯罪的,及時移送公安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特別是要嚴厲查處重點工業園區、超標排污的重點污染源、賀蘭山東麓葡萄酒莊非法排污等問題。
(二)加大環境監察稽查和后督察工作力度,確保各項行政執法工作落到實處。加強環境違法行為行政處罰、重點環境信訪案件、約談、掛牌督辦等行政處罰、行政行為的后督察,加強重點案件專案稽查,促使環境行政行為落到實處,環境違法行為及時得到改正。
(三)完善案件辦理制度。明確工作職責、程序環節、時限要求,對處罰文書制作、證據調查、案件審理、自由裁量權標準作出明確規定,用制度規范行為。
(四)加強培訓考核。對各地環境保護行政執法人員進行專項培訓,加強辦案人員日常教育,增強責任意識,定期對案件辦理情況及人員進行考核。
(五)加強重點排污單位環境信息公開公示。依法指導和監督重點企業按照國家規定及時公開和公布企業環境信息,同時,對企業違法信息及時曝光。
(六)明確企業主體責任。有關企業要定期向政府相關部門報告整改進展情況,完成任務要申報、驗收和銷號。
十五、2014年、2015年自治區PM10年均濃度分別比2013年增長20.6%和21.8%,連續兩年未完成國家大氣考核任務。
責任單位:自治區環境保護廳。
配合單位:自治區發展改革委、經濟和信息化委、公安廳、財政廳、住房城鄉建設廳、交通運輸廳、商務廳、工商局、質監局、氣象局。
整改時限: 2017年底。
整改目標:持續改善全區環境空氣質量,2016年堅決扭轉PM10不降反升局面;2017力爭完成國家PM10大氣考核任務。
整改措施:
(一)制定強化方案。制定《“藍天碧水·綠色城鄉”專項行動方案》,以改善環境空氣質量為核心,實施大氣環境整治工程,2016年重點推進大氣污染防治,扭轉我區可吸入顆粒物(PM10)不降反升的局面;2017年實現大氣環境質量有所改善,力爭完成國家下達的PM10下降目標;2018年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
(二)加快燃煤鍋爐污染治理。開展設區市和縣(市、區)城市建成區燃煤小鍋爐全面排查,進一步摸清底數。加快推進熱電聯產集中供熱工程,各設區市和平羅縣、賀蘭縣、永寧縣、靈武市、青銅峽市等重點城市建成區集中供熱管網覆蓋區域內燃煤鍋爐全部淘汰,集中供熱或供氣管網覆蓋不到區域,實施鍋爐“煤改氣”“煤改電”,對暫不能拆除的20蒸噸/小時及以上燃煤鍋爐全面實施治理改造并安裝在線監控設備,確保達標排放。
(三)加快重點行業污染治理。實施火電超低排放、重點行業脫硫脫硝除塵提標改造工程,推進揮發性有機污染物治理。
(四)大力整治揚塵污染。加大城市揚塵治理力度,重點城市建成區拆遷和施工工地嚴格規范6個100%揚塵防控措施;推行較大拆遷和施工工地安裝視頻監控和揚塵在線監測系統,實現與城管、環境保護部門聯網;規范渣土運輸車輛管理并全部安裝GPS定位系統與城管部門聯網;提高道路機械化清掃水平。
(五)加強機動車污染防治。加強高污染車輛管理。公安、環境保護、交通運輸等部門要加強聯合執法,重點查處黃標車在限行區域內上路行駛、報廢和拼裝車輛上路行駛、機動車尾氣排放不達標等行為。提升油品質量。2017年,全區全面供應符合國家第五階段排放標準的車用汽、柴油。
(六)嚴格煤質管控。強化散煤治理。各設區的市、縣(市、區)配套出臺相關補貼政策,實施城中村、城鄉結合部及鄉村潔凈煤替代工程。加強煤質監管。各設區的市制定禁止銷售和使用高灰份、高硫份劣質煤管理辦法,完成高污染燃料禁燃區劃定工作。在高污染燃料禁燃區內嚴禁使用硫份大于0.8%、灰份大于15%的高硫、高灰份煤種,其他地區禁止使用劣質煤。
(七)加強預報預警。利用自治區信息化建設項目,建設環境空氣數值預報系統。優化工作流程,強化人員培訓,提升預報預警水平。推進環境保護、氣象的信息共享、聯合會商、信息發布等工作,并指導各地級市做好本地預報預警工作。督促、指導各地級市人民政府定期修訂、完善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切實提高預案的可操作性、科學性,構建自治區、市、縣三級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體系。
(八)做好冬季重污染天氣應對工作。印發《關于加強全區重污染天氣應急管理工作的通知》(寧減排辦發〔2016〕20號)、《關于做好2016年冬季供暖期重污染天氣應急管理工作的通知》(寧環辦函〔2016〕106號),督促各級人民政府切實做好冬季重污染天氣應急管理工作。
十六、銀川市2015年冬季以來首次出現連續霧霾天氣,2015年1月和2016年2月兩次進入全國74個重點城市空氣質量排名后10位。2016年上半年銀川和石嘴山兩市PM2.5平均濃度同比分別上升16%和6.7%,固原市PM10平均濃度同比上升8%。
責任單位:銀川市、石嘴山市、固原市人民政府。
整改時限: 2017年底。
整改目標:2016年,銀川市要退出全國74個重點城市空氣質量排名后10位,扭轉環境空氣質量下降的局面。銀川市、石嘴山市扭轉PM2.5不降反升局面,固原市扭轉PM10不降反升局面。
整改措施:
(一)制定整改方案。銀川市、石嘴山市、固原市人民政府根據自治區《“藍天碧水·綠色城鄉”專項行動方案》要求,制定本地區《“藍天碧水·綠色城鄉”專項行動方案》。并組織編制《城市環境空氣質量限期達標規劃》,確保環境空氣質量逐年改善。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