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3-28 13:20
來源:中國水網
培育環境治理第三方市場。積極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出臺優惠政策,加大對第三方治理的支持力度,逐步提升污染治理效率和專業化水平。加快推進污水和垃圾處理設施運營單位向獨立核算、自主經營的企業轉變。探索建立環境質量監測、排污企業自行監測、環境損害評估監測、污染源在線監
第三節 完善環保標準體系
加快制定和修訂一批能耗、水耗、地耗、污染物排放、環境質量、碳排放等方面的地方標準,完善計量保障體系建設,實施能效和排污強度“領跑者”制度,加快標準升級步伐。環境容量較小、生態環境脆弱、環境風險高以及環境質量不達標的地區要制定和執行基于環境質量的地方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參照國家評價體系,健全我省水泥、石化、造紙、農副產品加工等重點行業清潔生產評價體系,發揮標準和評價體系的引導作用。
第九章 實施一批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程
實施水環境質量改善、大氣環境質量保護、土壤環境質量保護、生態保護與建設、農村環境保護、重點領域環境風險防控、環境監管能力建設等七大項重點工程,全力推進“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任務順利實施。“十三五”期間,全省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程項目所需資金約494.98億元(資金概算僅供參考,項目最終資金安排以申報審批為準)。水環境質量改善工程、大氣環境質量保護工程、礦區污染土壤修復示范工程、自然保護區建設工程、生物多樣性保護工程、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工程等項目由全省各級政府或其相關職能部門統籌各類資金組織實施,具體工程內容、資金概算及項目進度安排見附表。
專欄4 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程
一、水環境質量改善重點工程
新建98個城鎮污水處理設施,改擴建17座污水處理設施,新增污水配套管網規模1547.04公里和老舊污水管網改造規模175.20公里、建設污水再生利用項目11個,建設污泥處理處置項目和排水監測機構能力建設項目等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工程。整治全省60個城鎮內河(湖)污染水體工程。實施水產養殖污染防治項目、洋浦控股污水處理廠升級改造項目和九吉坡海洋經濟產業園區工業污水處理系統改造項目等水污染防治工程。
二、大氣環境質量保護重點工程
華能海口電廠和東方電廠發電機組進行脫硫脫硝改造、燃煤鍋爐超低排放改造項目、金海漿紙業有限公司電廠超低排放改造項目、海南中航特玻材料有限公司煙氣處理系統改造、中國石化海南煉油化工有限公司加熱爐氮氧化物排放升級改造和海南洋浦煉化廠VOCs減排項目等5個大氣污染物總量減排工程。機動車污染防治、加油站油氣回收治理和中國石化海南煉油化工有限公司PX、煉油裝置揮發性有機污染物檢測等大氣污染防治工程。
三、土壤環境質量保護重點工程
昌江、樂東、東方等市縣的采礦區污染土地開展修復示范等礦區污染土壤修復示范工程。開展海南省土壤環境保護優先區分等定級項目和全省土壤污染狀況詳查等土壤污染防治工程。
四、生態保護與建設重點工程
建設生態紅線監測動態監測網絡、生態紅線監測與評估體系工程。完善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監測網絡工程。開展海南良好湖庫生態環境保護項目。實施熱帶雨林恢復項目。開展霸王嶺保護區海南長臂猿拯救與生態走廊建設工程。完善尖峰嶺、吊羅山、五指山、鸚哥嶺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自然保護區標準化建設工程。開展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清瀾紅樹林省級自然保護區、新英灣紅樹林市級自然保護區、海南東方黑臉琵鷺省級自然保護區、萬寧青皮林省級自然保護區濕地保護與恢復,恢復紅樹林濕地0.5萬畝。海口建設濕地森林公園群。開展藍色海灣綜合治理等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程。開展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組織實施珍稀瀕危物種和種質資源保護工程以及外來入侵物種的預警和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工程,新建5-10 個國家級海南野生稻原生境保護點。建立10處珊瑚礁海洋保護區。建立生物多樣性監測體系和管理信息系統。
五、農村環境保護重點工程
實施1000個美麗鄉村示范村以及生態保護紅線區內、主要河流湖庫周邊及高速鐵路兩側村莊的生活污水治理項目,繼續開展農村生活垃圾保潔體系建設項目。實施畜禽養殖場改造、禁養區畜禽養殖項目淘汰工程、海南省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體系建設等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工程。
六、重點領域環境風險防控重點工程
建設海南省危險廢物監控管理信息系統,出臺海南省危險廢物等地方性法規,實施海南省典型危險廢物資源化利用處置研究示范工程,實施海南省非工業源危險廢物分類與回收體系建設示范工程,開展海南省危險廢物應急能力建設,海南省危險廢物填埋場二期工程建設,洋浦開發區工業固體廢物填埋場工程。升級改造18座滲濾液處理設施,新建57座垃圾轉運設施,治理143座存量垃圾點。
七、環境監管能力建設重點工程
開展城市(鎮)、農村、重點旅游度假區空氣質量自動監測能力建設,區域大氣污染輸送通道區域空氣自動站建設和空氣自動站備用設備購置。開展飲用水源地、跨區水體、重點城區、主要濱海旅游區和重點工業園區近岸海域水質自動站建設,構建水環境質量預警監測數據管理平臺,開展重點海域在線監測建設和地下水監測井建設。開展面源污染定位監測基礎設施建設,土壤環境常規監測網絡建設(Ⅰ期)。組織實施噪聲環境質量自動站建設和噪聲污染源監測能力建設。實施省控網大氣輻射自動監測站建設項目一期和二期,配置省級輻射監測高端儀器設備,開展城市放射性廢物庫安防系統升級改造,組織高危險移動放射源監測監控系統建設和昌江核電廠廢水排放口海域水體輻射自動監測預警建設,建設電磁環境移動監測系統和輸變電設施電磁輻射在線監測系統,開展核與輻射安全監管建設和放射源安全監管建設。配置省級和市縣級輻射應急監測儀器裝備,組建核與輻射應急監測移動實驗室,建設省核應急指揮中心雙回路供電工程。建設生態環境監測數據接收、處理、分析、數據管理和成果發布等綜合性平臺,新建海岸帶綜合觀測樣地、西沙無人島嶼觀測樣地,購置南海島嶼及近海生態環境綜合監測船,購置無人機及其生態環境遙感監測相關傳感器。建設生態環境大數據基礎平臺、生態環境大數據管理平臺、生態環境監測大數據應用系統、生態環境監管大數據應用系統、生態環境決策服務大數據應用系統和生態環境公眾服務大數據應用系統。建設生態環境宣傳示范教育基地。建設海南銅鼓嶺國家自然保護區信息網絡和視頻監控系統。推進海南省生態環境監測機構實驗室基本設備更新、監測高端設備配置,開展西部工業區污染物監測能力、配置海洋監測綜合監測船隊。開展環境監察機構標準化、環境監察移動執法能力、環境監察應急能力和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建設。
編輯:程彩云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