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3-07 13:13
來源:珠海環保廳
中國固廢網了解到,目前《珠海市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十三五”規劃》(下稱《規劃》)日前正式出臺?!兑巹潯芬蕴岣攮h境質量為核心,實行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深入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兑巹潯诽岢隽?0項指標,重點解決社會高度關注的飲用水水源安全、消滅城市黑臭水體、空氣環境質量和土壤環境質量等問題。
《規劃》重點突出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的規劃思路,強化環境質量指標,提出要在2020年實現20項指標,包括環境質量指標10項、總量控制指標7項、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指標3項。其中與民生密切相關的指標有,城市城市空氣質量達到二級天數占全年比例93%、PM2.5年均濃度低于28微克/立方米、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達標率與近岸海域水質達標率100%、地表水水質優良(達到或優于III類)比例85%或以上、消滅地表水喪失使用功能(劣于V類)水體與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
《規劃》提出,以生態文明建設為統領,夯實“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基線、排放總量上限、環境安全底線”。堅守“藍天白云、綠水青山”的環境面貌,為珠海市加快建設生態文明示范市提供堅實的環境基礎。到2020年,全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持續穩定下降,大氣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空氣質量全面穩定達到國家空氣質量二級標準,水環境質量全面提升,土壤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生態系統穩定性增強,環境風險等到有效管控,環境監管能力顯著提升,基本實現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生態文明制度體系逐步完善,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工作取得重大進展,人民群眾對優質生態產品的獲得感顯著增強。環境安全防控體系逐步完善,環境監管能力顯著增強,環境保護基礎設施持續投入建設。
《規劃》要求,要加強污染整治力度,改善環境質量;落實重點工程,扎實推進總量控制;劃定生態紅線,筑牢生態安全屏障;強化環境風險預警,提升環境監管能力;倡導生態文明,促進人與自然協調共生;全面深化改革創新,健全環境保護制度體制;完善環保市場體系,促進環保產業發展。
政策全文
“十三五”是我國完成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決定性階段。珠海市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工作必須貫徹落實“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和綠色發展理念,緊緊圍繞“全面率先建成小康社會”的總目標,著力改善環境質量,提高區域生態服務功能,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為打造成珠江口西岸經濟核心城市與和諧宜居城市提供堅實環境基礎。
一、現狀與挑戰
(一) “十二五”環境保護工作回顧
1、取得的主要進展
“十二五”以來,在各級部門的正確領導下,以全面深化改革和國家生態文明示范市創建為重點,轉變工作作風,不斷創新工作思路,生態市創建、大氣污染防治、總量減排和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等工作成效明顯,生態環境保持了較好水平。
(1) 通過國家生態市考核驗收
“十二五”期間,珠海市順利通過由環保部組織的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復核指標要求,并給予了高度評價,被譽為全國“標桿”。同時,持續提升環保模范城水平,不斷加強環保標準化能力建設,城市生態環境質量保持在全國領先水平。另一方面,全面啟動生態市創建工作,將生態市的創建作為總抓手,按照“四年行動計劃”和“實施方案”、“考核辦法”等任務,啟動了一批生態民生工程,動員各方面力量,大力度開展創建工作,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到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等方面。2016年1月,珠海市獲得國家生態市命名;香洲區、金灣區、斗門區全部創建成為省級生態區。全市13個鎮建成省級生態鎮,6個鎮成為國家級生態鎮,且井岸、白蕉、乾務、蓮洲、萬山、擔桿6鎮申報并通過環保部技術評估。建成“綠色學校”127家,“綠色社區”45家,生態環保教育基地16個,“綠色學?!薄ⅰ熬G色社區”實現增長比率達10%,生態示范效應逐步顯現。
(2) 污染減排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嚴格按照廣東省環保責任考核有關要求,狠抓總量減排重點工作。按要求制定印發了《珠海市“十二五”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實施方案》及農業源減排、機動車減排等配套方案,制定年度實施方案考核辦法及實施細則等一系列減排政策與措施,明確減排責任主體。
“十二五”期間,各項減排重點工程建設穩步推進,富山、白蕉污水處理廠已完成環保驗收,配套管網建設全面完成。珠海經濟特區紅塔仁恒紙業有限公司廢水深度處理項目已完成并通過驗收。珠海華豐紙業有限公司已建成2000噸/天的中水回用設施。西部固廢無害化處理中心主體工程建設完工。完成珠海電廠1、2號機組和金灣電廠3、4號機組完成脫硫擴容、旁路取消、加裝濕式除塵器等改造工程,綜合脫硫效率均達93%以上。金灣電廠3號機組完成脫硝全負荷改造,綜合脫硝效率可達80%以上?;浽XS公司對脫硫系統進行了技術改造,提高了脫硫系統綜合脫硫效率,綜合脫硫效率可達到70%水平。組織開展了15家企業燃煤鍋爐改造或淘汰,其中珠海市恒信糖業有限公司等7臺燃煤鍋爐已辦理注銷手續。高欄港集中供熱系統已建成并投入使用,關停鍋爐17臺(套),關停鍋爐總蒸噸數為112.5t/h。
農業源和機動車減排工作取得進展,劃定了畜禽禁養區、限養區。出臺了《關于對提前報廢黃標車增加財政補貼的實施意見》,淘汰黃標車及老舊車23096輛,污染減排工作取得階段性突破。
“十二五”期間,珠海市圓滿完成了廣東省下達的“十二五”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目標。在工業、建筑、交通、公共機構等重點領域節能減排扎實有效,2014年單位生產總值能源消耗、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氮氧化物、氨氮排放量分別降低4.12%、7.1%、3.0%、11.0%和4.0%。2015年,全市化學需氧量和氨氮排放總量(含工業、生活、農業)分別控制在3.14萬噸、0.41萬噸以內,比2010年的3.92萬噸、0.51萬噸分別減少19.9%(其中工業和生活排放量減少20.2%)、19.6%(其中工業和生活排放量減少20.0%);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總量分別控制在2.31萬噸、4.29萬噸以內,比2010年的3.42萬噸、7.13萬噸分別減少32.5%、39.8%。
(3) 環境質量保持平穩
編輯:程彩云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