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2-20 16:58
來源:中國水網
作者:薛濤
所以,最終使人獲得成功和幸福的,除了Grit這樣的優秀品質可以使人更容易成功以外,人生的終極幸福(并不是簡單的表面上的成功),卻還要取決于老子所說的“常”,就是構成做人道德的基本原則和與人為善的本能,如與人為善、愛護自己的團隊,從團隊的角度去考慮,為你的客戶真心去考慮,害人之心不可有和長抱有感恩之心。違背這些原則的人,也許短期可能會獲得一些短利,但絕對不可能取得長久的成功,而是往往驗證了“出來混總是要還的”這句老話。
這部分的常識(靈商)指的這些基本原則和本能,是驅動一個人成功(完備的定義上)的最核心要素,是無法通過智商計算和情商套取出來的東西,它會滲透在你人生中的各個環節。違背了常識所需的要求,你得到了卻反而是失去了,失去的卻常常是“塞翁失馬、吃虧是福”,這也許是靈商背后的天道在發揮作用。一個企業包括一個人,如果他想保持持久的成功(當然為人為企都應該有謀,謀本身就是邏輯的高級產物),都應該是靠大道陽謀的,所謂不可為利而背德,不可違背“常識”中道德的制約。
七、結語:以德為道,行穩致遠
當今社會(包括諸多原罪和野蠻)在經過三十年高速發展,各方面都面臨轉型,我們可以看到許多企業(包括企業家),甚至百年老店因為不注重德的遵守而轟然倒下,也看到身邊一些注重客戶和品質的品牌悄然興起。類似的,環保產業中擁有技術核心和服務質量的企業也在相對滯后但逐步規范的市場規則變化中迎來發展契機。企業在面對時代轉型中也正在全面轉型,對應到個人上的發展也是如此:無論企業還是個人,如何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的同時保持自己可持續的長期發展,這部分背后隱藏的規律是非常值得我們思考的。
——相關鏈接——
薛濤:要避免“二分思維”-評析北大教授的“管理不能大于經營”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