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12-19 15:52
來源:中國水網
12月16日,在“中國環境管理前沿政策與市場實踐交流研討會”上,近50位環境領域專家、官員、企業代表圍繞我國近期頻繁出現的大范圍霧霾、PPP在環境治理的發展、環保制度改革、綠色金融與綠色債券等問題展開談論。
此次“研討會”以“面向‘十三五’的環境管理”為主題,由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環境管理分會、環境保護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天津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在環保部環境發展中心共同舉辦。E20環境平臺作為支持單位也參加大會。環保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夏光,環保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河北省環保廳黨組書記副廳長原丹慶,成都市環保巡視員、國家清潔評估師陶宏志,E20環境高級合伙人、E20研究院執行院長薛濤,津市環保局機動車排污檢控中心主任李東,以及首創環境、新宏源科技等企業在會上發言。除此以外,E20環境平臺會員單位,博天環境、北控水務、浦華環保、藍德環保也參加會議。
E20環境高級合伙人、E20研究院執行院長薛濤在談到環保領域PPP的發展與地方實踐時,認為中國發展PPP時應該特別注重三大視角,環保領域PPP已經有泛化趨勢。
首先,薛濤認為,發改委與財政部競相推動的PPP改革,影響了環境產業在環境治理的參與模式。
在中國要發展PPP,必須從以下三個關系的視角分析。
第一,中央和地方之間關系。環保部監管地方政府、地方政府擔心環境影響自己的排名。這些都和我們中國特色的中央集權制有高度關系,這不只影響環保,更影響PPP的發展。財政部2003年發起PPP,其核心目的之一就是控制地方債務,這一條的加入使得PPP在中國具有了中國特色,在外國是沒有的,外國也不需要控制地方外債。我們要通過納稅、土地或財政完成債務控制。這一任務以前是公建公營,現在,政府將這些外包給北控、興蓉等公司承擔,有些邏輯發生變化,所以,研究PPP,必須研究中央和地方的關系,地方的財政預算。
第二,中央部委之間的關系。在中國,“九龍治水”就是一個反映。在河道治理方面,之前,薛濤在《治理黑臭水體中與PPP相結合的七個觀察》一文中提到。在參與黑臭水體治理的答標中,不同流派展示出其不同的技術偏重和認知。
水利口的公司、專家、政府部門主要研究水動力學,即“水利治水用水沖”;園林公司如(東方園林、鐵漢生態等)關注的重點在濕地,希望建設成為山清水秀的環境,即“園林公司偏濕地”;環保公司則專注于技術,比如,種水葫蘆、建膜反應器。還有的在海口項目中,將需要治理的河道分成十段,每一段加上一個小型的循環的地下污水處理站,正所謂“環保公司愛神器”;排水公司如興蓉環境,“排水公司玩地下”,這部分公司屬于住建部范圍,更多的是關注地下的雨污、河道等。另外,環科院也在做研究探索,他們研究原水更擅長。不同的部委關系會影響不同技術流派的關系,在黑臭水體治理過程中,這些關系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在此次PPP改革中,“水十條”規定的2017年大限即將到來,地方政府在改革中每年投入幾千億元,PPP規定的數額總共為2萬億,幾年就全部包出去,然而,這些地方政府還需要還錢,黑臭水體并沒有完全消滅,到頭來還需要環保部來整治。在改革的背景中,方案比較亂,環保產業分布在環保部、住建部、發改委、財政部等多個系統中,之前一段時間,財政部拿了發改委的立項權。發改委現在又收回并且通過新的導則。
所以,部委之間的格局會影響PPP,以及環保產業的發展。
第三,在中國做PPP,必須考慮所有制關系,習近平主席說過,要理直氣壯大國有企業,目前,金融系統中國有企業占了非常大的一塊兒,通過PPP吸引民間之本,必須要尊重公建公營的已經存在的大量專營國有公司存在的事實,并且要考慮他們業務能力的某些短板和價值取向的偏好。這些企業,在一二線城市,有的已經高于社會資本。
環保領域PPP已經出現泛化現象
在這個環境產業九宮格圖中,最上面代表的是工業類,中間代表的是市政基礎設施,最下面是環境類。薛濤認為,目前環境領域的PPP已經出現泛化現象,大氣治理和土壤修復是不適應PPP的。原因有二,1,大氣治理屬于工業點源治理,是一種企業的商業行為,而PPP是需要政府來買單。2,這些領域有些是不適應政府長期做維護,做融資的,比如土壤修復市場。
黑臭水體和河道治理是目前新興的市場,有一定難度。
PPP到目前為止已經走了3個階段,第一個是上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末期,當時,國家共新建了六個項目,第二階段是從2003、2004年年開始,圍繞市政基礎設施培養了環保產業的大批上市公司,主要從事環境治理、自來水公司的股權改造。第三個階段,就是現在由財政部發起、發改委追上的被譽為PPP 2.0時代,這期間,出現了PPP的泛化。
目前,PPP可以分為3類,第一類是政府監管的特許領域,如燃氣、管道等,早年威立雅參與的就是這一類,第二類是政府購買服務的由政府付費的,如,污水治理,垃圾焚燒等,第三類是政府買服務的環境維護修理行為,如;河道治理、海綿城市等,還有一類是政府購買服務但并不是PPP,如河道維護。垃圾清運等,這類項目財政部正在地方嚴查。
編輯:張偉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