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12-14 10:54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薛濤
資料整理和PPT制作: E20研究院 郭慧
在2016(第十屆)固廢戰略論壇中,E20環境平臺高級合伙人、E20研究院執行院長薛濤將2016年整個固廢行業概括為兩個詞——天羅地網、時不我待。他解釋道:“剛才清華PPP中心王天義主任的精彩演講中有一句話印象深刻,他說過去三年每個月PPP都有一個政策出臺,我本人也研究PPP,看文件都看不過來。其實不光是PPP,我們的環保領域每個月也有一個文件出臺,這么多文件構成了對從農村到城市、從農業到工業的所有垃圾和固廢進行管控的天羅地網。另外,行業火熱之后,我們依然面臨著很大的危機。據我所掌握的情況,環保部在明年將對重點垃圾焚燒領域的排放進行監管,這是我們這個行業面對的挑戰。如果不做生態化的布局,一個優秀的企業不能將技術和自己所有能力相結合,我們將面臨很大的壓力,‘時不我待’。感謝E20的才女合伙人全新麗,為我的年度盤點起了這一組好名字。”
本文根據薛濤發言內容整理,未經本人審閱。
我的報告分五部分,第一,填埋是歸宿,第二,焚燒符合國情,第三,分類是趨勢,第四,競爭態勢盤點,第五,生態是未來。希望我的報告能夠為政府、各位企業家以及關心這個行業的金融機構提供一些參考。
一、填埋是歸宿
我們垃圾處理曾經的傳統主流方式一直是填埋。同時,無論我們如何強調生態化,強調減量化,填埋幾乎是所有垃圾最終的去向。即使是焚燒,也要有飛灰和爐渣的填埋,即便做厭氧發酵,依然會有殘余物需要填埋。
伴隨我們城鄉一體化垃圾收運體系化的建設帶來的收運能力的提高,我們的垃圾處理量節節提高,基于收運量的提高和無害化處理率節節提高的數字背后,還可以看到:在城市生活垃圾中,衛生的填埋占比在不斷下降。在無害處理率提高到96%的情況下,衛生填埋占比63.7%,焚燒已經占到了將近40%的比例。
但是仔細觀察,我們還可以看到城市和縣鎮的差別。在縣城,填埋依然占無害化比例的85%。我們的會員企業首創環境,在很多縣城通過PPP接管了填埋場,對提高縣城的無害化填埋水平發揮了很大作用。
圖中縣城和城市垃圾不同的增長曲線幅度可以直觀地看到,伴隨著我們大型城市的高速擴張,帶來了運輸成本的提高和用地的緊張,城市填埋場新增速度已經放緩,對比縣城填埋場的數量還在不斷提高。城市垃圾填埋場新增速度的放緩背后,還有大量城市垃圾場超量填埋,過早滿庫容,以及城市垃圾庫容告急的問題,作為所有垃圾處理的最終處置去處,城市垃圾填埋場的高效利用和預期管理成為緊迫的問題。
二、焚燒符合國情
垃圾焚燒必然成為城市垃圾處理的主要路線。雖然在行業內外,民眾也包括某些專家對垃圾焚燒有一些誤解和爭議,但是我認為,在當前民眾自律水平、環衛系統能力、垃圾分類不到位等制約下的城市垃圾管理水平局限的國情下,未來十年內,垃圾焚燒為主的處理路線能夠實現穩定化和減量化目標及一定的能源利用方向資源化,是符合國情的選擇。
在這種背景下,也為了正面回應各種質疑統一思想,在2016年11月份,四部委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工作的意見》,要求2020年,設市城市垃圾焚燒處理能力占總處理能力的50%以上。在論壇召開兩日前剛剛頒布的《十三生態環境保護規劃》也要求,到2020年,垃圾焚燒處理率達到40%,需要說明的是這中間的差別是處理能力和處理率兩種統計基礎的差別。兩個文件恰好在本次論壇前期發布,好像是為了我們的論壇預熱,也確實為我們從事垃圾焚燒的投資運營企業打了一劑強心針。
目前全國城鎮焚燒能力占比是34.7%,距離50%還有一定差距,E20研究院也據此進行了投資估算,分別計算了垃圾焚燒十三五期間的建設和運營收入。2020年,垃圾焚燒建設的市場空間將達到1200億元,運營的市場空間將達到500億元。
在這兩年能看到,在整個垃圾焚燒新的增長量基本保持穩定的情況下,我們E20俱樂部的A方陣的企業市場占有率越來越高。到2016年,又比2015年在垃圾焚燒的運營規模占比提高八個百分點。目前這些優秀投資運營企業在垃圾焚燒運營市場上占比將近70%。
由于E20研究院對環保產業的深入了解,在社會輿論高度關注中和中央高層領導的關注下,發改委和財政部均找到我們來了解PPP是否造成國進民退的具體情況,而恰恰我們在水業戰略論壇中發布的一項數據可以客觀說明在水務PPP領域十年來的國進民退的趨勢。
可以看到,伴隨著特許經營中后期的到來,在水務領域的國進民退非常明顯。但垃圾領域,我們也進行了類似的總結,尋找到連續參評的14家固廢企業,來分析其此消彼漲的狀況,卻展示了另外一種情況:
上圖是垃圾領域的國企和民企份額變化,我們可以看到國企和民企基本打了一個平手。背后原因,可能正如國家發改委韓志峰司長剛才的發言所說——十億以下的項目適合PPP,也相對適合民企公平競爭。我們垃圾焚燒的項目單體規模基本都在十個億以下,金額的規模沒有造成民企競爭的劣勢。由此,在新建項目較多的情況下,國企和民企能夠達到一個均勢,這是大家高興的一個現象。
編輯:李艷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