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質廢物能源化產業涉及新能源和節能環保兩大領域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符合國家的循環經濟和新能源戰略的重點發展方向。12月14日,在“
2013(第七屆)固廢戰略論壇”上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生物質燃氣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執行副理事長王偉分享了自己在生物質廢物能源化產業發展方向上的思考。
要點提示:
生物質廢物能源化利用的時候,要從收運、轉化、提純到產品輸配和利用全生命周期經濟和環境成本考慮。
產業目標:2017年煤制天然氣產量達到150億立方米/年,生物天然氣產品達到100億立方米/年。
產業的發展不僅僅依靠技術和裝備的發展,還有戰略政策和標準的研究。
我國固體廢物總量已經達到了70億噸,其中約60%是生物質廢物。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生物質燃氣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執行副理事長王偉
以下是現場發言整理:
生物質廢物產生現狀
談到固體廢物,大家關注比較多的是生活垃圾、污泥、餐廚垃圾。這些廢物在固體廢物總量里面是比較少的。我國固體廢物總量已經達到了70億噸,其中約60%是生物質廢物。而且在這些生物質廢物里面至少有三分之一沒有得到有效控制,成為了重要區域環境污染的污染源。
生物質廢物對環境污染的主要途徑可以分成以下幾類:一是產生大量的溫室氣體,大氣污染物,對水質的污染。我們做過一個研究,溫室氣體排放里面二氧化碳占最大的比例,其次是甲烷,再次是甲烷二氮。總的溫室氣體排放里面,溫室氣體的廢物占的總貢獻率達到6%。
大氣污染更是顯而易見的,華北和全國發生的霧霾大家都有感受。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大量農作物秸稈露天焚燒,引起大面積的大氣污染,也是PM2.5重要的來源。
對水體污染來說,我們不是把廢物100%作為COD排放到環境,而是算了一個流失率。城市污水,工業污水和城市污水COD數量級很大,每個五年計劃投幾千億做污水處理廠的建設,只有兩千多萬噸的COD進行處理。大量的固體廢物每年流到環境里面的COD的總量大了一個數量級。
危險廢物的產能潛力及可獲得性
生物質廢物具有很大的產能潛力。但是由于農村的生物質廢物區域的分散性,發生源的分散性,能源密度比較低,在收集和集中處理上有一定的困難。考慮生物質廢物能源化利用的時候,一定要從收運、轉化、提純到產品輸配和利用全生命周期經濟和環境成本考慮。
從實施規模化生物質能利用工程的角度出發,可有效利用的生物質廢物資源包括:規模化養殖場禽畜糞便、農作物秸稈、城市生活源生物質廢物、工業源生物質廢物、以及工業高濃度有機廢水等。
生物質廢物清潔燃氣化技術
在生物質廢物的能源化技術方面,垃圾焚燒發電,農作物秸稈發電,生物酒精,生物柴油目前都有相應的研究和應用。作為國家生物質燃氣產業技術戰略聯盟,我們主要關注生物質廢物清潔燃氣化。
下面介紹一些我們參與國家行動方案的編制和研究的情況。
首先生物質燃氣是什么概念?生物質廢物經過能源化處理,最終以清潔燃氣為最終產物的技術,主要以各種生物質廢物,包括污泥餐廚垃圾,禽畜糞便,工業殘渣,最終把它轉化成清潔燃氣,就是生物天然氣。這個產業涉及新能源和節能環保兩大領域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符合國家的循環經濟和新能源戰略的重點發展方向。
我們聯盟在09年開始策劃,到2010年3月份成立了聯盟,到目前已經有40多個企業高等院校和研究院所作為成員單位。我們生物質燃氣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的有三個主要任務:引導產業發展方向、推動生物質燃氣產業鏈形成和整合培育產業骨干隊伍。
我們分了兩個階段提出了目標。在十二五期間,通過國家重點項目的支持,在全國范圍建100個示范工程,形成3-5億立方生物質燃氣生產能力,探索生物質燃氣能源多種應用途徑,從技術創新購置完善生物質燃氣產業鏈,打造生物質燃氣新興戰略性產業。
生物質燃氣產業技術路線
作為生物質燃氣產業技術路線圖,我們面臨的處理對象是70億噸固體廢物,里面大概有60%的生物質廢物,包括城郊源,生活源,工業源。我們希望以規模化為目標,獲得高品位清潔燃氣,從而和工業生產車用民用結合的利用,通過高端產品的開發對產品的發展獲得更好的經濟上的支持。
十二五期間,我們提出一些關鍵技術突破的目標,在現有基礎上,提高生物質廢物燃氣轉化率,高效回收生物質廢物中的能量,如何在過程中減排COD,減少N,P,GHG、惡臭等污染,提高燃氣產品的品位和附加值,拓展燃氣產品的利用途徑。
在重大裝備方面,生物質燃氣的行業以中小型環保企業為主,技術涉及眾多傳統行業,標準不統一。我們的目標是在生物質燃氣行業推廣標準化,系列化,成套化的裝備體系,提高整個行業產品設計和裝備加工水平,實現工業化規模水平,通過這樣的目標推動產業的發展。我們在十二五期間提出希望突破每天處理能力1000噸級規模化的轉化系統,對熱化學轉化突破500噸級的系統裝備體系。
我們在十二五期間提出示范工程和系統集成的生物質燃氣的產業布局,希望在大中小型城市,以及典型工業城市采用不同的技術,以不同的產品形式,以不同的產品利用途徑提出這樣的布局,為行業的發展提供技術支撐。我們選擇在大城市建立20個大于500噸/天的處理能力的工程,在中小城市建立40個大于200噸/天的處理能力的示范工程。
生物質燃氣產業戰略、政策與標準
產業的發展不僅僅依靠技術和裝備的發展,還有戰略政策和標準的研究。為了促進行業的發展,首先要制定行業發展的戰略規劃,我們從“十一五”到“十二五”,在科技部的領導下,對生物質燃氣行業發展的戰略和規劃一直努力工作,對產品的市場準入政策,以及技術的產業化,市場化的政策和生物質燃氣工程相關的技術和標準體系方面的建設,都作為我們行業標準飛機重要保障性的工作內容。
在調研和分析的基礎上,對我國可以實現規模化利用的生物質廢物的產能潛力進行分析。總體來講目前的各種生物質費用,總的產氣能力折合成生物天然氣一年將達到700億立方的水平。我國在2011年天然氣消費量是1400億立方米,溫室氣體減排是4.7億噸二氧化碳的減排,COD的減排是7000萬噸。
十二五期間,我們給科技部編制了生物質燃氣“百座億方”的科技工程,生物質燃氣能建立10-20條相對完整的工藝技術路線,針對不同的地區建設100家左右的產業技術創新基地,為我們行業的發展提供科技的支撐。在全國建設100個示范工程,形成生物質廢物1000萬噸年處理能了,產品是3-5億方的生產能力。
生物質燃氣國家行動方案
最近科技部又在編制新的科技創新方案,以科技為先導,推動清潔燃氣新興戰略性產業發展,2017年煤制天然氣產量達到150億立方米/年,生物天然氣產品達到100億立方米/年。對煤制天然氣來講目標比較容易,對生物天然氣來講,100億立方米要建幾千個處理設施,還是有困難的。
我們聯盟作為嘗試,建立了深圳環境產業園區模式,以及山東以工業廢物為對象的低碳環保產業園區的模式。最近我們在上海老港嘗試5期填埋氣提純的模式,總量最終可以達到9.7億立方米生物天然氣的總量。
我的介紹就到這里,謝謝大家。
編輯:佟婧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