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競爭優勢的運營模式是掌控收集渠道的運營權”,桑德環境資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文一波說。南海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金鐸表示,“要改變垃圾處理行業“重處理、輕收運”的局面。”“第六屆固廢戰略論壇”上,兩位固廢龍頭企業掌門人都非常看好垃圾轉運市場的發展前景。
目前,我國垃圾處理的市場化程度較高,而垃圾轉運市場化則剛剛起步。有評論認為,生活垃圾轉運市場化運作將進一步明確監督者與經營者的責任,實現“運動員”與“裁判員”的分離,有利于提高清運效率,降低行政管理成本。同時引進大的社會公司服務,既有利于提高城市清運質量,也有利于提升城市形象。
改變垃圾處理行業“重處理、輕收運”的局面
南海發展建設了南海城鄉一體化垃圾壓縮轉運系統,該系統是住建部科技示范工程,服務1100平方公里,共十個站點。以BOT方式,與垃圾焚燒發電項目配套,形成城市生活垃圾從收運到處理的“四統一”(統一規劃、統一配置、統一調度、統一處理),創新行業發展模式; 并首創多站點、集GISSCADAGPS 及物聯網應用為一體的集中控制管理的垃圾壓縮轉運系統;全封閉廠房,全密閉、應用換位門技術的轉運車輛。
金鐸表示,此舉可改變垃圾處理行業“重處理、輕收運”的局面,大幅提高垃圾壓縮轉運行業的建設和運營管理水平,改善行業形象。
南海發展在垃圾轉運市場化操作中,受到比較大的制約還是在前段。從各個垃圾的收集點,再到轉運站中間的環節,政府沒有完全統籌和管理起來,轉運站的車輛、作業時間,不一定能最高效的安排。
垃圾轉運市場化是一個新的盈利模式
文一波指出,最具競爭優勢的運營模式是掌控收集渠道的運營權,即掌控收集渠道和處理園區的運營權。建立成熟的回收渠道體系,將回收站點、分揀中心和再生資源交易市場統一相連,并提供加工處理、交易、倉儲物流和綜合服務等整合系列服務。
垃圾從前端到處理可以分為三段,清掃,轉運,處理。金鐸表示,垃圾轉運市場在國內也是剛剛起步。垃圾轉運原來都是傳統的事業單位市政環衛來運營,轉運的市場化運營是在嘗試開拓一個新的盈利模式。
垃圾清掃轉運市場化可以實施,而且市場化率還有大幅提升的空間。 文一波認為,“只是目前政策和觀念還沒有轉變過來,能實施的地區不是很多。”目前,垃圾清掃和轉運采用市場公開招標方式,從垃圾清掃到轉運到處理,每段是分開計費的。
文一波表示,希望通過企業的努力,使一體化的方式得到社會的認同,我們堅信它有很強的競爭力。
編輯:劉永麗